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7篇
内科学   97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血吸虫和曼氏血吸虫减毒尾蚴免疫小鼠淋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宿主经照射减毒血吸虫尾蚴免疫后获得显著的抗攻击感染的抵抗力。本文探讨紫外线减毒尾蚴免疫小鼠淋巴细胞表型的动态变化。方法:小鼠分别感染减毒日本血吸虫和曼氏血吸虫尾蚴(500条/只),对照组分别感染两种正常尾蚴(200条/只),免疫后第3、5、7、10、14和21d各组剖杀6-7只,摘取两侧腋窝淋巴结和脾脏分离细胞,采用双染色免疫荧光标记的单抗及FACScan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表型分析。结果:免疫小鼠  相似文献   
2.
从日本血吸虫大陆株成虫分离总RNA,逆转录合成cDNA第一链,根据菲律宾株26kDa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的cDNA序列,设计并合成引物,扩增出26kDa的编码区基因,并克隆到pBluescript质粒。初步酶切鉴定后,从两端对插入片段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结果与菲律宾株比较,核苷酸同源性为99.8%,仅第582位碱基不同,菲律宾株为A,而大陆株为G。比较从cDNA推导出的氨基酸序列,两者100%相同。测序结果也与曼氏血吸虫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3.
日本血吸虫多价DNA疫苗pBK-Sj26(Sj32)-Sj23免疫效果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观察血吸虫病多价DNA疫苗的保护力,将小鼠分成5组空白对照组、空质粒对照组、单价抗原DNA疫苗pBK-CMV-Sj23组、多价抗原DNA疫苗pBK-CMV-Sj26-Sj23和pBK-CMV-Sj32-Sj23组.大量提取各组质粒DNA后,各组于0、3、5周在BALB/c小鼠股四头肌注射相应质粒DNA,9周用血吸虫尾蚴攻击感染,15周剖杀小鼠计算减虫率及减卵率.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小鼠减虫率及减卵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与单价pBK-CMV-Sj23组比较,多价DNA疫苗组的减虫率及减卵率有显著性差异.提示血吸虫多价DNA疫苗诱导小鼠对血吸虫的保护力优于单价DNA疫苗.  相似文献   
4.
紫外线减毒日本血吸虫尾蚴免疫小鼠的皮肤组织细胞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紫外线减毒血吸虫尾蚴免疫宿主的皮肤组织在抗攻击感染中的作用。方法 :88只小鼠分为 4组 ,1、2组分别以 50± 3条紫外线减毒日本血吸虫尾蚴免疫或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 ,5wk后以 10 0 0± 10 0条尾蚴进行攻击感染 ;3、4组分别以减毒尾蚴或尾蚴 10 0 0± 10 0条免疫或初次感染。各组均于感染或接种后 6- 12 0 h定时取局部皮肤组织作病理观察。结果 :( 1)免疫攻击组皮肤组织内炎症细胞杀伤童虫现象最明显、炎症反应最强且持续时间最长 ,嗜酸性粒细胞( EOS)浸润百分数最高 ;( 2 )感染攻击组呈现相似炎症反应但程度略轻 ;( 3)免疫对照组减毒童虫在皮肤内滞留时间延长 ,至 12 0 h皮下仍可见较多童虫 ;( 4 )感染对照组皮肤内的童虫数于 72 h后明显减少 ,童虫周围轻微炎症反应。电镜观察可见免疫攻击组童虫内部结构破坏 ,虫体周围 EOS、淋巴细胞增多 ,肥大细胞颗粒溶解。结论 :提示皮肤组织的细胞免疫反应在血吸虫减毒尾蚴免疫的宿主抗攻击感染保护性免疫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了寻找理想的抗原物质,对血吸虫表皮膜进行了研究,目的是找出特异的可供临床诊断用的表皮膜抗原;同时探讨是否具有预防作用。采用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CE)及酶联免疫印斑技术(ELIB)结合使用,不仅能分辨出不同分子量蛋白质,而且能鉴别具有免疫活性的蛋白组分,本文对日本血吸虫表皮膜蛋白进行提取和分离,并对其  相似文献   
6.
本实验根据流体力学和钉螺生态学理论,在配有循环水的玻璃水槽中,设计制作出由进水控制段、分离扩散段、沉降集中杀灭段、出流还原段组成的涵闸渠系钉螺截留系统(Oncomelania Stem-Stay System简称OSSS)模型。研究了改变流量、平均流速对钉螺截留的影响,分离扩散段对附叶钉螺的脱离率和截留率的影响。“采用模拟钉螺”对OSSS及其改良模型,在相同的水流条件下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加OSSS,钉螺和“模拟钉螺”全部冲向下游。而加OSSS,截留率均在98%以上,脱离率为97%。证明OSSS有良好的截留钉螺和使钉螺脱离载体的能力,而其中OSSS-1-3型较好,当相当原型流量0.93m~3/s,平均流速为15.4cm/S时,截留率可达99%。结果还表明OSSS具有不壅高水位,无需处理漂浮物,工程量小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曼氏血吸虫成虫31/32kDa蛋白的基因已经克隆和表达,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31kDa蛋白在多肽水平上与哺乳动物组织蛋白酶B有同源性,32kDa蛋白的核苷酸顺序与血红蛋白酶相同。来源于成虫肠道的血吸虫31/32kDa蛋白可用于三种人体血吸虫病时免疫诊断。  相似文献   
8.
DNA疫苗又称核酸疫苗或基因疫苗,能在体内引起特异性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免疫应答的水平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该文就影响寄生虫DNA疫苗免疫效果的途径和剂量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日本血吸虫双价DNA疫苗的构建及其免疫保护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防治日本血吸虫病的双价DNA疫苗的免疫保护效果。 方法 构建共表达双价DNA疫苗pVI-VO2-mcs-SjFABP-Sj23和pVIVO2-mcs-Sj23-SjFABP,并用BamHI/EcoRI和BspHI/AvRⅡ进行双酶切和测序鉴定。通过免疫荧光法(IFAT)检测质粒在BALB/c小鼠骨骼肌细胞的表达。70只小鼠随机分为7组,每组10只,分别肌肉注射生理盐水、pVIVO2-mcs、pVIVO2-mcs-Sj23、pVIVO2-mcs-SjFABP、pVIVO2-mcs-Sj23-SjFABP、pVIVO2-mcs-SjFABP-Sj23和pVIVO2-mcs-Sj23-SjFABP+多糖佐剂,免疫1次。免疫后4周用40±2条尾蚴攻击感染,感染后45 d剖杀,计数各组小鼠成虫数和肝虫卵数。 结果 双酶切反应和测序分析证明成功构建双价质粒DNA。IFAT结果提示双价质粒DNA可在小鼠骨骼肌细胞胞膜和胞浆中表达。双价DNA疫苗免疫小鼠后获得41.2%~53.8%的减虫率和47.0%~53.8%肝减卵率;pVIVO2-Sj23-SjFABP+多糖佐剂组获得68.9%的减虫率和84.0%肝减卵率,保护力显著高于单价疫苗和双价疫苗(P<0.05﹚。结论 共表达的双价DNA疫苗在小鼠体内可产生较好的抗血吸虫感染的免疫保护效果。多糖佐剂组保护效果明显高于单价和双价疫苗组。  相似文献   
10.
日本血吸虫双价DNA疫苗体内外表达及持续时间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日本血吸虫双价DNA疫苗在体内外表达及体内表达的持续时间。方法将构建的共表达日本血吸虫双价核酸疫苗pVIVO2-SjFABP/Sj23瞬时转染HEK-293细胞,通过逆转录(RT-PCR)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T)检测真核细胞中SjFABP和Sj23基因及蛋白的表达。质粒经股四头肌注射免疫BALB/c小鼠12只,每月眼眶采血,并活体灌流小鼠2只,IFAT检测重组蛋白的原位表达,Westernblot法检测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持续观察6个月。结果RT-PCR和IFAT证明质粒pVIVO2-SjFABP/Sj23能在体外表达。免疫后连续6个月,IFAT均检测到小鼠骨骼肌注射部位重组蛋白的原位表达,但Westernblot未检测到血清中特异性抗体的存在。结论日本血吸虫双价DNA疫苗在HEK-293细胞和小鼠骨骼肌中均能够正确地表达,体内表达持续时间至少在6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