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5篇
综合类   11篇
药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肺炎链球菌表面暴露的毒性表面蛋白A(PspA)促进CXCL8分泌的可能机制.方法 使用炎症相关的信号分子NF-KB、p38MARK、ERK、JNK的抑制剂预处理人嗜中性粒细胞后,观察PspA对CXCL8分泌作用的影响.从受PspA刺激的人嗜中性粒细胞中分别提取细胞总蛋白和细胞核提取物,用ELISA法测定p38MAPK蛋白的活力和NF-κB的浓度的改变,并且采用Western blot方法进一步验证PspA对p38MAPK和IkB-α蛋白磷酸化水平的影响.结果 使用NF-κB,p38MARK的抑制剂预处理人嗜中性粒细胞后,可以扭转PspA促中性粒细胞分泌CXCL8的现象;而ERK,JNK的抑制剂无此效果.另一方面,PspA可以上调中性粒细胞中的P38 MAPK蛋白的含量和NF-κB的浓度,也可以提高p38MAPK和NF-kB通路抑制蛋白IkB-α的磷酸化水平.结论 肺炎链球菌PspA诱导人体中性粒细胞释放CXCL8受p38蛋白和NF-kB途径的调控.  相似文献   
2.
肺炎链球菌是引起肺炎、中耳炎、脑膜炎等的重要致病菌。目前投入使用的荚膜多糖疫苗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针对其主要毒力因子的蛋白质疫苗发展很快,有望替代多糖疫苗。  相似文献   
3.
目的:肺炎链球菌毒力蛋白ClpP鼻腔粘膜免疫BALB/c小鼠,探讨其作为肺炎链球菌候选蛋白疫苗的价值.方法:利用制备的ClpP多克隆抗体,分析ClpP 在肺炎链球菌表面表达情况;ClpP蛋白粘膜免疫小鼠,TIGR4型肺炎链球菌分别经腹腔和鼻腔攻击,分析肺炎链球菌小鼠肺内定植情况并监测小鼠生存时间.结果:流式细胞技术证实了TIGR4肺炎链球菌表面表达ClpP毒力蛋白,粘膜免疫ClpP可以特异产生系统性和粘膜性的ClpP抗体,并可减少TIGR4肺炎链球菌在小鼠肺内的定植,延长小鼠生存时间.结论:ClpP粘膜免疫可预防小鼠发生肺炎链球菌性肺炎和败血症,进一步证实ClpP蛋白可作为肺炎链球菌的候选蛋白疫苗.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利用腺病毒表达系统,研究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核心蛋白对HepG2细胞增殖、Wnt1以及microRNA152(miR-152)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通过HEK293细胞扩增腺病毒获得高滴度的Ad-EGFP和Ad-HCV core,分别感染HepG2细胞后,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证实HCV核心蛋白在HepG2细胞中高效表达.MTT法、细胞周期测定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HCV核心蛋白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SYBR探针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的HepG2-HCV core细胞中Wnt1和miR-152表达的变化.用miR-152 inhibitor转染HepG2细胞后,SYBR探针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检测HepG2细胞中Wnt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变化.结果 Ad-GFP和Ad-HCV core腺病毒经HEK293扩增后滴度分别为1.5×109 pfu/mL和1.6×1010pfu/mL.Ad-HCV core腺病毒感染HepG2细胞后,HCV核心蛋白高效表达.感染48 h后,与HepG2-Mock细胞相比,Ad-HCV core可显著促进HepG2细胞增殖(P<0.05),加快G1/S细胞周期进展(P<0.05),并促进细胞克隆形成(P<0.05).Ad-HCV core腺病毒感染可在显著上调HepG2细胞中Wnt1 mRNA和蛋白表达量(P<0.05)的同时下调miR-152表达水平.同时,miR-152 inhibitor可显著上调Wnt1 mRNA和蛋白水平.进一步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Wnt1基因mRNA 3'-UTR含有miR-152结合位点.结论 HCV核心蛋白可能通过抑制miR-152而减弱其对Wnt1 mRNA的降解及翻译阻碍作用,进而达到上调Wnt1致Wnt信号通路激活,促进肝癌细胞增殖的效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颗粒蛋白前体(PGRN)对调节性T细胞发育和功能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在野生型和PGRN敲除小鼠模型中,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中枢及外周各淋巴器官中T细胞各亚群的比例及调节性T细胞比例及其功能相关分子的表达;采用RT-PCR检测调节性T细胞中CTLA4的表达;最后采用调节性T细胞体外抑制试验验证其功能变化。结果与野生型小鼠相比,PGRN敲除小鼠脾脏、胸腺和淋巴结中调节性T细胞的比例均升高,特别发现在脾脏调节性T细胞中CTLA4在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体外功能试验发现PGRN敲除小鼠的脾脏调节性T细胞的抑制功能也较野生型增强。结论 PGRN在调节性T细胞的发育和功能中扮演重要角色,其机制可能涉及CTLA4。  相似文献   
6.
目的:获取原核表达的肺炎链球菌PspA重组蛋白并研究其作为疫苗的价值. 方法:分离培养肺炎链球菌TIGR4,获取其染色体DNA,采用基因体外重组法将编码PspA抗原表位在内的部分序列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内,酶切及测序鉴定重组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中,经IPTG诱导,将获得的重组蛋白用Western Blot鉴定,镍柱纯化并透析除盐. 用重组蛋白免疫动物,观察PspA抗体对肺炎链球菌感染小鼠的保护作用. 结果:DNA序列与GenBank中的数据相符,所表达纯化的蛋白经Western Blot证实为PspA,其抗体在肺炎链球菌感染中对小鼠有保护作用. 结论:重组PspA刺激产生的抗体能够有效抵抗肺炎链球菌TIGR4侵袭性感染,该重组蛋白可作为肺炎链球菌多肽联合疫苗的组成部分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构建含有肺炎链球菌(SPN)毒力因子CbpA抗原编码基因的重组质粒pcDNA3.1/CbpA,测定其诱导特异性免疫应答的能力并评价其保护效果.方法:PCR扩增SPN CbpA编码基因,将该编码基因克隆到pcDNA3.1(+)真核表达载体中,构建pcDNA3.1/CbpA重组质粒,经测序鉴定后转染COS-7细胞,WesternBlot鉴定目的蛋白的表达,重组质粒免疫BALB/c小鼠,TIGR4型SPN攻击后,监测其生存时间.结果:CbpA能在COS-7细胞中表达;pcDNA3.1/CbpA重组质粒主动免疫BALB/C小鼠后,体内产生特异性IgG抗体,并诱导小鼠对SPN感染产生有效的保护.结论:成功构建了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CbpA,可为SPN基因疫苗的研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利用免疫共沉淀和蛋白质印记技术验证铁硫簇组装蛋白1(ISCA1)与带核定位信号的维甲酸受体α(NLS—RARα)蛋白间的相互作用.方法:构建含融合蛋白的真核表达载体pCMV—HA—NLS—RARα和pCMV—Myc—ISCA1,酶切及测序鉴定正确后,转染人胚肾293细胞,利用免疫共沉淀和蛋白质印记技术进一步证实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真核表达载体成功构建并经测序鉴定,转染293细胞,抗HA多克隆抗体沉淀HA—NLS—RARer相互作用蛋白复合物后,用抗MycmAb进行蛋白印记检测,可以检测到Myc-ISCA1蛋白的表达.结论:分别成功构建了含HA—NLS—RARer与Myc—ISCA1融合蛋白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利用免疫共沉淀和蛋白质印记技术在体外证实了NLS—RARα与ISCA1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白介素-27(interleukin-27,IL-27)对人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ibroblast-like synoviocyte,FLS)的体外活化效应及细胞内信号传导机制。方法:IL-27处理FLS后,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的变化;信号通路抑制剂处理FLS后1 h,用IL-27刺激FLS 48 h,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IL-6的水平变化;Western blot检测IL-27刺激FLS不同时间细胞内信号通路蛋白的磷酸化水平。结果:IL-27能刺激正常关节来源的FLS(N-FLS)和RA患者关节来源的FLS(RA-FLS)产生IL-6,IL-27(50 ng/mL)刺激N-FLS产生的IL-6水平[(1329.10±113.15) pg/mL]和刺激RA-FLS产生的IL-6水平[(1 583.70±129.54) pg/mL]较其阴性对照明显升高(P=0.001,P=0.001)。用不同浓度(0、10、20、50、100 ng/mL)IL-27分别处理2种细胞不同时间(0、12、24、48 h),产生IL-6的水平随浓度和时间增加而升高,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JAK抑制剂AG490和JNK抑制剂SP600125可显著抑制IL-27诱导N-FLS和RA-FLS产生IL-6。IL-27刺激N-FLS和RA-FLS后,细胞内信号通路蛋白JAK2和JNK的磷酸化水平明显升高(JAK2:F=303.000,P=0.000;F=640.400,P=0.000;JNK:F=98.840,P=0.000;F=54.820,P=0.001)。结论:IL-27可通过激活FLS细胞内JAK2和JNK信号通路上调FLS产生IL-6水平,从而增强关节滑膜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0.
陈可  陈丹  曹炬  徐蕾 《免疫学杂志》2012,(12):1028-1031
目的研究肺炎链球菌表面暴露的毒性表面蛋白C(PspC)促进IL-8分泌的可能机制。方法使用炎症相关的信号分子NF-κB,p38MARK,ERK,JNK的抑制剂预处理人嗜中性粒细胞后,观察PspC对IL-8分泌的影响。从受PspC刺激的人嗜中性粒细胞中分别提取细胞总蛋白和细胞核提取物,用ELISA法测定p38MAPK蛋白的活力和NF-κB的浓度,并且采用Western blot方法验证PspC对p38MAPK和IκB-α蛋白磷酸化水平的影响。结果使用NF-κB及p38MARK的抑制剂预处理人嗜中性粒细胞后,可以扭转PspC促中性粒细胞分泌IL-8的现象;而ERK和JNK的抑制剂无此效果。同时,PspC可以上调中性粒细胞中的P38MAPK蛋白的含量和NF-κB的浓度,也可以提高p38MAPK和NF-κB通路的抑制蛋白IκB-α蛋白磷酸化水平。结论肺炎链球菌PspC诱导人体中性粒细胞释放IL-8受p38MAPK和NF-κB途径的调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