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33篇
  免费   1193篇
  国内免费   403篇
耳鼻咽喉   190篇
儿科学   159篇
妇产科学   127篇
基础医学   378篇
口腔科学   106篇
临床医学   1486篇
内科学   807篇
皮肤病学   122篇
神经病学   225篇
特种医学   375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867篇
综合类   3365篇
预防医学   1308篇
眼科学   102篇
药学   861篇
  515篇
中国医学   690篇
肿瘤学   441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297篇
  2022年   475篇
  2021年   573篇
  2020年   425篇
  2019年   393篇
  2018年   410篇
  2017年   178篇
  2016年   377篇
  2015年   330篇
  2014年   374篇
  2013年   285篇
  2012年   432篇
  2011年   502篇
  2010年   445篇
  2009年   456篇
  2008年   355篇
  2007年   375篇
  2006年   337篇
  2005年   306篇
  2004年   311篇
  2003年   232篇
  2002年   205篇
  2001年   862篇
  2000年   818篇
  1999年   638篇
  1998年   260篇
  1997年   177篇
  1996年   186篇
  1995年   158篇
  1994年   147篇
  1993年   84篇
  1992年   99篇
  1991年   77篇
  1990年   75篇
  1989年   60篇
  1988年   48篇
  1987年   49篇
  1986年   34篇
  1985年   36篇
  1984年   36篇
  1983年   26篇
  1982年   31篇
  1981年   27篇
  1980年   22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5篇
  1976年   7篇
  1972年   4篇
  196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三全育人”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关键一环,也是中医药高校推动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以“三全育人”为视角对北京中医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举措“杏林成长导师”计划路径、内容深入分析,运用统计分析和文献研究方法,剖析该计划对中医学专业大学生的学业、思想和实践等多个层面的现实成效,从而为“三全育人”理念在中医药院校制度建构中的应用提供新的视角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妊娠期凝血功能的检测在预防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价值。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妊娠期合并VTE患者80例的病历资料,与同期产检及住院分娩的无产科合并症孕妇80例为对照组进行对比。比较其血常规、凝血功能与纤溶状态。并结合其临床资料分析其并发VTE的危险度。结果所有观察组病例均经超声显像证实诊断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右下肢23例,左下肢57例)。DVT组孕次及体重指数增加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DVT组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有高凝与纤溶亢进状态,DVT组更显著(P0.05)。结论高凝与纤溶亢进状态、稽留流产病史、多孕次、体重指数增长、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均是VTE形成的危险因素,应多加监测,早期诊断,即时予以防治。  相似文献   
3.
<正>营养治疗已成为21世纪医学领域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受到越来越多临床工作者的重视。为了推动儿科领域对婴幼儿生长发育迟缓问题的深入研究,提高对生长发育迟缓婴幼儿的个体化营养治疗水平,上海市儿科医学研究所《临床儿科杂志》编辑部定于2015年举办第一届《临床儿科杂志》"纽荃星杯"婴幼儿生长发育迟缓病例有奖征集活动。纽迪希亚贸易(上  相似文献   
4.
观察电针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记忆功能及脑内突触囊泡蛋白(synaptic vesicular protein,SYN)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90 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组、假手术组,每组各30只。线拴法制作急性大脑中动脉缺血大鼠模型。电针组取“百会”“水沟”“内关”“三阴交”穴位,应用“醒脑开窍”法进行电针,每天电针30 min,连续电针6 d休1 d,7 d为一个疗程,首次电针干预在造模成功24 h后进行。模型组和假手术组不进行电针干预。大鼠分别按7、14、21 d 3个亚组进行运动及记忆功能评分,TTC染色测定脑梗死体积、Western blot检测脑内SYN的蛋白表达。结果 电针组运动功能评分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电针组进入隐藏区潜伏期时间较模型组显著缩短(P<0.01),电针组脑梗死率较模型组显著缩小(P<0.01),SYN的蛋白表达电针组较模型组明显增强(P<0.01)。假手术组无神经功能缺损及脑梗死灶,SYN表达最弱。结论 电针干预能减小脑梗死体积,上调脑内SYN的表达,进而促进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的记忆及运动等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D二聚体(D-dimer)质量浓度与病情严重程度和远期心源性死亡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20年1月收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的AMI患者3 990例,根据D-dimer质量浓度分为3组:≤0.50 mg/L、0.51~0.80 mg/L、≥0.81 mg/L,平均随访时间为2.1 (1.0~4.0) 年。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评估D-dimer对心源性死亡的影响。结果 D-dimer≥0.81 mg/L组患者年龄较大、女性居多、体质量指数较低,既往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者较多,3支病变较为多见,住院期间肾小球滤过率较低,N末端B型利钠肽原峰值明显升高,左室射血分数<50%患者比例明显升高。D-dimer≥0.81 mg/L组患者在随访期间累计心源性病死率(18.7%)高于D-dimer≤0.50 mg/L组(2.3%)和D-dimer 0.51~0.80 mg/L组(6.1%),且校正其他危险因素后,D-dimer能独立预测AMI患者的心源性死亡(HR=1.71,95%CI:1.34~2.18,P<0.001)。结论 D-dimer能反映AMI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且D-dimer升高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AMI患者远期心源性死亡事件发生率升高。  相似文献   
7.
新年寄语     
2021年业已谢幕,这是非同寻常的一年,是我们伟大的祖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砥砺前行,取得举世瞩目、灿烂辉煌成就的一百年的日子。2021年对我们《基础医学与临床》也颇具历史意义。我们杂志创建于1981年,迄今也已走过40个年头。值得欣慰的是,40年来,我们杂志秉承初心,辛勤耕耘这块园地,报道了大量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以及医学教育等有关方面的论文,为同仁提供了施展才华、交流经验、促进医学科学发展的卓有成效的平台。  相似文献   
8.
心血管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目标要求高于住院医师培训,完成心血管专培的医生应能在医疗、教学、科研能力上明显提高,达到心血管专科主治医师水平。如何提高心血管专培学员教学能力是专培中的难点。将专培学员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 CBL)和传统教学法进行带教,课程结束后通过测验和调查问卷两种方式对教学效果进行考察。旨在探讨由心血管专培学员主导CBL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是否对其自身综合能力有所提升。结果显示,CBL教学法组学生临床理论及病例分析考试分数均高于对照组;心血管专培学员通过主导CBL教学,在教学能力、组织能力和学科协调均有提升;相较传统教学法,CBL教学法的教学效果更佳,有利于心血管专培学员自身综合能力提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测评医学生的共情能力现状,探讨人格特质对其共情能力的影响,为培养医学生的共情能力提供对策。方法  以上海市3所高校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班级整群抽样的方式进行问卷调研。采用杰斐逊共情量表-医学生版(JSPE-S)和大五人格量表(NEO-FFI)分别评估医学生的共情和人格特质。结果  共发放问卷2 020份,回收有效问卷1 958份,有效率为96.93%。医学生的共情能力总分均值为(103.24±14.35)。共情能力总分与大五人格中的“外向性”“开放性”“宜人性”“严谨性”维度呈显著正相关(r=0.154~0.406, P<0.01),与大五人格中的“神经质”维度呈显著负相关(r=-0.175, P<0.01)。分层回归结果表明:“共情重要性”和“大五人格”量表的5个维度进入回归方程。其中,人格因素占可解释方差变异量的16.2%(P<0.01)。结论  我国医学生的共情能力低于国外医学生,重视人格特质的塑造有助于提高其共情能力。  相似文献   
10.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指各种病因(如静脉血滞缓、静脉壁血管内膜损伤或血液高凝等)导致血液在静脉系统不正常凝集的一组疾病,包括肺动脉栓塞(PE)和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上海市普通外科临床质量控制中心自2018年发布《上海市普通外科住院病人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管理规范》(以下简称2018版《规范》)至今已2年,推动了上海市普通外科围手术期血栓防治工作的推广,同时积累了上海在血栓防治方面的临床数据。截止至2019年9月,上海市二级以上医院已有88%建立VTE防控体系,在病史中包含了VTE风险评估表,并且大部分医院已有电子病案的嵌入或纸质病史的记录;84%的医院有VTE和PE的联合会诊团队;92%医院的普通外科已按照2018版《规范》为住院病人评估VTE风险,74%的科室在病人手术后再次评估VTE风险,38%的科室在出院前会再次为病人评估VTE风险。上海市普通外科在临床实践中防治VTE的理念和实践有了很大进步,但与先进国家和医院的防治实践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