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1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0篇
  1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近年来,生物大分子相分离得到了广泛关注和蓬勃发展。相分离也称生物分子凝聚物,通过形成无膜隔室,参与调节多种生理过程,包括基因表达、DNA损伤修复、信号转导、细胞稳态等。多价相互作用是驱动相分离发生的关键。相分离的失调会导致异常凝聚物和淀粉样蛋白的形成,从而引发多种人类疾病,如神经退行性疾病和癌症等。通过靶向生物分子凝聚物进行药物治疗是一种高效的疾病治疗手段,这表明相分离药物靶向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价值。本文总结了相分离的研究基础,包括相分离的定义与发展历史、影响因素及与疾病发生的关系,介绍了相分离药物靶向技术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相分离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钠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9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乌司他丁、奥曲肽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泮托拉唑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血淀粉酶、尿淀粉酶、血脂肪酶及血清钙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痊愈率为78.2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2.17%(P〈0.05);观察组患者发热、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IL-6、CRP及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钠治疗急性胰腺炎可减轻胰腺及周围组织损伤,改善炎症,从而加快机体恢复。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吴晗  吉耕全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25):780-781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并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胫骨平台骨折合并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均在12h内行手术切开减压,1例因就诊时严重肌肉损伤出现缺血性肌挛缩,1例因腓深神经受损出现足下垂,其余患者患肢功能均恢复正常。结论高能量损伤的胫骨平台骨折可引起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早期手术切开减压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肢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创伤后脂肪栓塞综合征(FES)的诊治问题.方法 总结分析12例创伤后脂肪栓塞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例FES患者按Sevitt分型:暴发型3例,典型型4例,亚临床型5例,除2例暴发型死亡外其余10例因早期发现并及时正确治疗均治愈.结论 正确认识该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标准,早期及时正确的治疗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疗效,加强创伤后复苏抢救措施可明显降低FES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采用Ilizarov技术结合软组织松解肌力平衡术治疗青少年脑瘫痉挛性马蹄内翻足畸形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6年9月收治并符合选择标准的29例(33足)青少年脑瘫痉挛性马蹄内翻足畸形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7例(20足),女12例(13足);年龄13~28岁,平均17.6岁。依据Diméglio分级:Ⅱ级19足,Ⅲ级14足。给予软组织松解肌力平衡术,同时用Ilizarov技术纠正内翻畸形;术后5~7 d开始调节外固定架至达满意足踝形态为止,拆除外固定架后佩戴矫形支具,并逐渐减少佩戴时间至完全弃用。结果 29例(33足)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2个月,平均18个月。拆除外固定架后均恢复跖行足,无钉道感染及神经血管损伤发生。1足于拆除外固定架后6个月畸形轻度复发,经对症处理后,患者步态恢复正常。其余32足随访期内均无畸形复发。末次随访时,根据国际马蹄足畸形研究学组(ICFSG)评分为(5.21±3.91)分,与术前(36.73±4.80)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227,P=0.000);获优27足、良3足、中3足,优良率达90.91%。患者自评疗效27足非常满意,6足满意。结论 Ilizarov技术治疗马蹄内翻足疗效确切,同时根据症状体征结合适当软组织手术可有效治疗青少年脑瘫痉挛性马蹄内翻足畸形。  相似文献   
6.
正Pilon骨折是涉及胫骨远侧干骺端及关节面的骨折,占胫骨骨折的3%~10%,占下肢骨折的1%,其中10%~30%为开放性骨折[1]。由于Pilon骨折损伤机制的特殊性,骨折发生时往往伴随严重的软组织损伤,其诊断与治疗是目前临床上面临的难题。因胫骨远端血供差、软组织薄弱等因素存在,致使其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正>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adult degenerative scoliosis,ASD)是骨骼发育成熟后出现冠状面Cobb角10°的脊柱畸形[1]。多发生于年龄50岁的中老年人,既往没有脊柱侧凸病史,主要特点为有脊柱结构退变的病因,尤其以椎间盘及椎间小关节非对称退变最为重要,被认为是ADS始动因素[2,3],侧凸常发生于胸腰段及腰椎水平,多伴有矢状面椎体滑移、旋转移位、椎管狭  相似文献   
8.
背景: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对肝纤维化具有启动作用,肝星状细胞(HSC)活化是肝纤维化发生、发展的中心环节。目的:探讨内毒素刺激Kupffer细胞对HSC前胶原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改良链酶蛋白酶、胶原酶原位灌流和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大鼠肝脏Kupffer细胞和HSC。以RNA斑点杂交检测脂多糖(LPS)、Kupffer细胞、LPS与Kupffer细胞共培养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HSC前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放射免疫法检测LPS对Kupffer细胞和HSC产生TNF-α的影响,RNA印迹法检测LPS和TNF-α对Kupffer细胞和HSC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经低浓度(0.5、1、5μg/ml)LPS处理的Kupffer细胞培养上清可增加HSCⅠ、Ⅲ、Ⅳ型前胶原mRNA表达,经高浓度(10、15、20μg/ml)LPS处理的Kupffer细胞培养上清、单独LPS、未经处理的Kupffer细胞培养上清、单独TN-α均无此作用。Kupffer细胞培养上清中的TNF-α含量随LPS浓度梯度的增加而递增,HSC培养上清中的TNF-α含量则无明显变化。TNF-α不能增加HSC TGF-βmRNA表达,但能增加Kupffer细胞TGF-βmRNA表达;经LPS或TNF-α处理的Kupffer细胞培养上清能增加HSC TGF-βmRNA表达。结论:低浓度内毒素能上调HSC前胶原基因表达,该作用有赖于内毒素激活Kupffer细胞所产生的活性介质的参与。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研究经直接前入路和后外侧入路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9年7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行初次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28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直接前入路(DAA)患者100例作为DAA组,后外侧入路(PLA)患者185例作为PLA组。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失血量、手术时间等围手术期指标,VAS评分、Harris评分及髋关节活动(屈曲、后伸、内收、外展、内旋、外旋)等功能评价指标。结果 DAA组失血总量、隐性失血量、隐性失血量占比小于PLA组(P <0.05),手术时间、直腿抬高时间短于PLA组(P <0.05)。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Harris评分、VAS评分、ROM指标比较,经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 ①不同时间点Harris评分、VAS评分、ROM指标有差异(P <0.05);②两组患者Harris评分、VAS评分有差异(P <0.05),ROM指标无差异(P >0.05);③两组患者Harris评分、VAS评分变化趋势有差异(P <0.05),ROM指标变化趋势比较无差异(P >0.05)。结论 采用DAA行初次单侧THA可有效降低围手术期的失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疼痛,有利于早期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