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8篇
儿科学   42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14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67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儿童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卡托普利治疗前后心室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卡托普利治疗儿童急性病毒性心肌炎(VMC)前后心室功能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VMC组(n=60)治疗前和对照组(n=30)心室心缩、舒张功能,将VMC组随机分成卡托普利治疗组(n=30)和常规治疗组(n=30),检测两组治疗后心室收缩、舒张功能,并进行比较。结果:①急性VMC患儿心室收缩舒张功能明显减退,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②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卡托普利治疗组收缩舒张功能明显改善(P<0.01),常规治疗组收缩功能好转(P<0.01),而舒张功能未见好转(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前者明显优于后者。结论:①急性儿童病毒性心肌炎存在心室收缩、舒张功能减退;②运用卡托普利治疗儿童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n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告用双PAP法检测30例晚期血吸虫病肝组织内HBsAg,观察血吸虫病合并乙型肝炎的病理变化,试图阐明晚血患者发生小结节性肝硬变的原因。根据肝组织形态变化并经双PAP法检测证实,30例晚血患者中18例(60%)合并乙肝,其中慢活肝7例(38.9%)。HBsAg的类型中以胞膜Ⅰ型  相似文献   
3.
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因良好的安全性、疗效、极低的复发率和极少的并发症,成为近年来治疗前列腺增生手术的主流术式。剜除术中常用的手术需要的能量系统和设备有多样,各有所长,其中,激光是常用和临床效果可靠的设备之一。本文旨在探讨一种波长为1 900nm的Vela激光,可行汽化切割剜除前列腺增生组织的新武器、成为剜除治疗BPH新领袖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经腹膜外3D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的优缺点. 方法 收集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4月于我科行经腹膜外Storz及Viking 3D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的34例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 结果 34例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78~195 min,平均115 min.出血量70~750 ml,平均约209 ml,2例输血.术中未出现直肠、双侧输尿管和其他脏器损伤.术中、术后未出现心肺并发症.13例患者拔出导尿管后轻度尿失禁,经治疗后12例痊愈,1例生物反馈治疗中.3例术后病理提示尿道切缘阳性.10例保留性功能手术中5例勃起功能3个月内恢复. 结论 3D腔镜技术在前列腺癌根治术中具有优势,尤其是在缝合及精细操作方面.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于四肢骨折后骨不连应用动力加压钢板与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效果进行比较研究。方法:将本院在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期间骨科收治的四肢骨折后骨不连患者共计80例作为研究资料,将全部患者分为两组: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行动力加压钢板治疗,研究组应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情况,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情况,研究组均显著少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显著(P0.05);比较两组手术后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研究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四肢骨折后骨不连患者应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取得了理想的治疗效果,因此这种方法值得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7.
19例儿童重症心肌炎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儿童重症心肌炎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院2005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19例儿童重症心肌炎(重症心肌炎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诊治经过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选择同期在我院体检的正常健康儿童23例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心肌肌钙蛋白(cardiac troponin,CTn)-Ⅰ及血清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水平,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了解左室射血分数和左室短轴缩短率变化。结果 重症心肌炎组患儿CTn-Ⅰ为(18.67 ±12.31) ng/m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0.02 ±0.01)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急性期相比,病程第7天CTn-Ⅰ为(0.55±0.24) ng/ml,呈逐渐下降趋势,第14天基本接近正常[(0.06±0.03)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心肌炎组NT-proBNP较对照组明显增高[(3 067.26 ±902.79) pg/ml vs (80.04±17.79) pg/ml,P<0.05]。与急性期相比,病程第7天NT-proBNP为(648.63±342.37) pg/ml,病程第14天基本接近正常[(213.58±129.51) pg/ml](P<0.05)。重症心肌炎组患儿左室射血分数[(52.63±6.98)%vs(71.39±2.41)%]及左室短轴缩短率[(32.1±2.97)%vs(40.04±2.31)%]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儿童重症心肌炎起病急,病情重,病死率高,在综合治疗基础上早期应用肾上腺素皮质激素和丙种球蛋白,必要时安装临时起搏器,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动力加压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髋关节外侧切口,直视下复位,C形臂X线机监视下选择最佳髋螺钉进钉点后钻入导针,扩髓,攻丝,放置髋螺钉及钢板螺钉。本组42例,男26例,女16例;年龄38~84岁,平均54岁。结果42例随访时间1~5年,平均2.6年。复位及内固定满意率为85.7%(36/42),愈合率为97.6%(41/42),功能恢复至伤前水平为80.9%(34/42)。并发髋内翻为4.7%(2/42),其中1例为髋螺钉钉位不正,1例复位不良。骨不连2.3%(1/42),为髋螺钉钉位置不正,固定失败,螺钉折断后骨分离所致。结论正确掌握DHS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指征,规范手术操作及完善围手术期处理,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刘蓉  谭金秀  陈其能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8):2538-2539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胎儿的发育规律。方法:采用超声测量双胎妊娠胎儿不同妊周(中晚期妊娠)的双顶径、股骨长、头周和腹围,比较双胎妊娠胎儿与单胎妊娠胎儿生长发育的差异。结果:双胎妊娠胎儿自妊娠32周起,双顶径及股骨长的平均值低于单胎妊娠胎儿(差异值分别为2.1mm和3.4mm,P<0.01)。双胎妊娠胎儿自妊娠32周起头围及腹围的平均值低于单胎妊娠胎儿(差异值分别为14.4mm和14.9mm,P<0.01)。结论:双胎妊娠胎儿有着与单胎妊娠胎儿不同的发育规律。  相似文献   
10.
33例胎盘早剥的B超诊断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对产前B超检查产后证实为胎盘早剥的病例进行分析,以提高B超对胎盘早剥的确诊率。方法对我院1988年1月至2003年4月间33例胎盘早剥的声像图表现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产前B超诊断胎盘早剥符合率为84.8%(28例),其中前壁胎盘及重度胎盘早剥符合率高(93.7%,100%),而后壁胎盘及轻度早剥无临床症状符合率低(72.77%;0)。胎盘早剥的超声图像特征为胎盘与子宫壁间为暗区、低回声,中等回声或混合回声15例,胎盘局部增厚6例,胎盘边缘或绒毛膜板下突出肿块8例(误为绒毛膜血管瘤1例)。彩色多普勤血流显像显示胎盘剥离区无血流信号。结论产前B超捡查对诊断胎盘早剥具有很重要的临床价值,为临床处理及分娩方式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