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2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临床医师综合绩效评估机制是对临床医师素质、水平、行为表现、工作能力和绩效状况进行全面评估考察的重要手段。本文拟通过对临床医师绩效考评标准及方法的研究,探索一个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科学的、先进的、公平的人才管理机制,将更有利于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手术与非手术治疗Mason Ⅱ型桡骨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0月期间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采用手术和非手术治疗Mason Ⅱ型桡骨头骨折患者的资料, 根据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非手术组和手术组, 采用倾向评分匹配法对两组患者进行1∶1匹配, 共58对患者成功匹配。手术组男24例, 女34例;年龄为(40±14)岁;体重指数为(23.7±3.4)kg/m2。非手术组男22例, 女36例;年龄为(42±13)岁;体重指数为(23.5±3.9)kg/m2。比较两组患者末次随访时患肢肘关节屈伸和前臂旋转范围、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快速上肢功能障碍评分(q-DASH)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 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治疗后获(24±9)个月随访。末次随访时手术组与非手术组肘关节屈伸范围分别为134°(132°,136°)、134°(131°,136°), 前臂旋转范围分别为176°(174°, 179°)、178°(175°, 179°), MEPS评分分别为100(100, 100)、1...  相似文献   
4.
桡骨远端骨折是急诊最常见的骨折类型。无论是采取保守治疗或是作为手术前的处理,闭合整复石膏固定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的指导下,规范的无痛闭合整复及石膏固定可以减少患者应激,进一步优化此流程可以提高治疗效果。经全国创伤骨科专家讨论,以循证医学证据为基础,以ERAS理念为指导,特制定该共识,为医务人员在治疗此类骨折时提供指导。该共识适用于新鲜闭合桡骨远端骨折患者。  相似文献   
5.
开放性骨折的治疗对于任何创伤骨科医师都是一个挑战。在诸多问题上仍然需要通过研究提供更高等级证据,随着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的引入以及循证医学的发展,可以在现有基础上做出多方面的改进,以使患者的主观体验及客观治疗效果得到改善。经过全国创伤骨科专家的讨论后达成本共识,为在急诊情况下处理开放性骨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单独锁骨远端解剖锁定钢板和解剖锁定钢板联合缝合锚治疗NeerⅡb锁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40例NeerⅡb型锁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锁骨远端解剖锁定钢板联合缝合锚钉组(观察组)和单纯锁骨远端解剖锁定钢板组(对照组)。观察组20例,采用解剖锁定钢板联合缝合锚进行喙锁韧带重建治疗,其中男15例,女5例,年龄20~57(37.30±10.56)岁。对照组20例,采用单纯解剖锁定钢板固定,其中男16例,女4例,年龄26~64 (40.60±12.64)岁。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拍摄X线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内固定位置以及喙锁间距变化,并采用ConstantMurley评分评定肩关节功能。结果:两组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24~42(30.08±6.72)个月。两组患者在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对照组Constant-Murley评分为(83.10±5.81)分,低于观察组(92.30±6.05)分(P0.05);对照组喙锁间距(11.22±3.85) mm,大于观察组(8.71±2.14) mm(P0.05)。结论:解剖锁定钢板联合缝合锚治疗NeerⅡb型锁骨远端骨折比单纯解剖锁定钢板具有更好的肩关节功能和更小的喙锁间距,说明喙锁韧带加强是治疗NeerⅡb型锁骨远端骨折一种有效的补充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肩胛下肌入路治疗Ideberg Ⅰa肩胛盂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9年8月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采用前方经肩胛下肌入路治疗的16例Ideberg Ⅰa型肩胛盂骨折患者资料。术后2周、6~8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随访并拍摄X线片,术后6~8周行CT检查,末次随访时采用Cons...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复杂肱骨近端骨折切开复位解剖锁定钢板固定后出现的肱骨头坏死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年9月至2020年6月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术后出现的20例肱骨头坏死患者资料。男7例,女13例;年龄平均57.4岁(35~84岁)。分析其骨折分型、肱骨头坏死塌陷的时间,测量内侧残余骨距长度、肱...  相似文献   
9.
跟骨骨折是最常见的后足骨折,通过国内外医师学者的长期研究,其在诊治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近年来,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的引入,更加规范了跟骨骨折围手术期的处理流程,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治疗体验。本共识以ERAS理念为指导,以循证医学证据为基础,经全国创伤骨科专家讨论形成。本共识从多模式镇痛、术前宣教、围手术期饮食管理、手术微创操作等ERAS涉及的多个方面进行推荐,为治疗此类骨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致死、致残率高。近年来,国际上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诊疗方面有很多的研究和进展,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的引入进一步提高了治疗效果。但我国目前的诊疗现状并不乐观,缺乏相应的规范和指南。遵循科学性、实用性和先进性的原则,经全国数百位创伤骨科专家讨论通过,制定本指南。本指南仅适用于≥65岁低能量损伤造成的新鲜非病理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