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36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31篇
综合类   53篇
预防医学   24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深,老年髋部骨折已成为全球面临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预后差,国际脆性骨折联盟呼吁通过多学科协作改善患者功能结局。共管照护模式,即骨科-老年科医师共同管理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是国际上一种有效的老年髋部骨折照护模式。该文围绕共管照护模式的概念、产生和发展、护士在共管照护模式中的角色、模式类型、效果评价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为国内医疗机构有效实施本土化的共管照护模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伴有骶髂关节完全性前脱位的骨盆骨折的治疗经验。方法:对北京积水潭医院2008年2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6例伴有骶髂关节完全性前脱位骨盆骨折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描述患者病史、损伤程度、急诊救治等特征,通过影像学判断损伤情况,给予手术治疗,术后功能锻炼,并对患者进行随访以评估术后恢复情况,总结治疗经验。结果:全部6例患者术后愈合良好,无感染和术后神经症状出现,X线示骶髂关节复位良好。随访1.6年(8个月至2年),患者6个月后Majeed功能评分优2例、良2例、可1例、差1例,评分差的病例主要表现为持续疼痛,肢体活动能力下降,行走长距离时需用手杖,有跛行。评分低的2例患者不能恢复原有工作。结论:伴有骶髂关节完全性前脱位的骨盆骨折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损伤,急诊处理困难,应尽早手术,前方入路有利于脱位的复位和固定。  相似文献   
3.
2014年3月29日,在上海举行的第二届 Zimmer 学院亚太创伤论坛上,美国波特兰 Legacy 研究所 Michael Bottlang 研究员和美国尤金 Slocombe 骨科中心 Daniel Fitzpatrick 教授应邀作了“远皮质锁定技术在股骨远端骨折治疗中的初步应用”的报告,阐述了远皮质锁定(far cortical locking)理念,介绍了该技术设计原理和相应实验研究结果,还报告一组采用这一新型内固定技术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结果,展示了其有效性和可靠性。受论坛主席曾炳芳教授委托,并征得两位专家同意,现将演讲内容整理成文,以飨广大骨科读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磷霉素氨丁三醇治疗难治性包皮龟头炎的效果.方法 难治性包皮龟头炎患者27例,其中包皮环切术后感染14例,生殖器疱疹合并溃疡性包皮龟头炎2例,尿道口慢性化脓性囊肿反复溃脓1例,慢性尿道炎伴包皮龟头炎、内板增厚、包皮口缩窄、皲裂8例,阴囊、阴茎湿疹伴感染2例.给予磷霉素氨丁三醇散(含磷霉素酸3.0 g)口服,空腹服用,1次/d,共3 d;然后根据情况延长用药时间.观察记录包皮龟头红肿、糜烂、渗液溢脓等症状停止产生、疼痛缓解、完全结痂、皮损消失时间,有无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所有患者均取得痊愈疗效,最快者用药当天皮损开始消失,临床症状缓解,最慢者10 d左右皮损消失,症状好转,观察1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 磷霉素氨丁三醇散治疗难治性包皮龟头炎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基于定量CT(quantitative computed tomography,QCT)的股骨近段骨密度和骨皮质厚度体素化测量的可重复性,为髋部骨折研究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选择28例短时间内QCT扫描两次的髋部骨折患者,其中男性6例,女性22例。从QCT影像中手动分割出股骨近段结构。借助体素形态学分析(voxel-based morphometry,VBM)思想,选择一个形状和结构适中的股骨近段结构作为标准模板,通过三维弹性配准算法将其他股骨近段映射到标准模板上。采用最小二乘和列文伯格-马夸尔特(Levenberg-Marquardt)方法将CT值转化成体素化的骨密度和骨皮质厚度值。最后,使用统计参数图(statistical parametric mapping,SPM)方法对28例患者短时间内两次QCT扫描数据的股骨近段骨密度和骨皮质厚度进行统计分析,获取三维统计参数图。结果所选28例骨折患者短时间内两次QCT扫描数据的股骨近段骨密度和骨皮质厚度的测量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致性均较好,说明测量结果较为准确。结论股骨近段骨密度和骨皮质厚度的测量方法具有较好的可重复性,为髋部骨折风险评估提供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 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浆趋化因子CXCL13表达,分析CXCL13表达与SLE疾病活动性及脏器受累的关系,探讨CXCL13在SLE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60例SLE患者血浆CXCL13水平,并与21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Mann-Whitney检验,组间计量资料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 血浆趋化因子CXCLl3在SLE患者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501±446)和(102±121) pg/ml,P<0.01].有肾脏及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的SLE患者较无相应器官受累的SLE患者有着较高水平的血浆CXCL13表达(P=0.038,0.026).另外,分析发现血浆CXCL13表达水平与SLE疾病活动指数呈正相关(r=0.585,P=0.001).结论 趋化因子CXCL13在SLE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可能参与了SLE肾脏及中枢神经系统受累过程;CXCL13可作为判断SLE病情活动性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加巴喷丁治疗血液透析患者尿毒症皮肤瘙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6例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8例。2组患者均在血液透析后开始接受4周的治疗,治疗组予以加巴喷丁治疗,对照组予以盐酸赛庚啶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2、4周,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测量并比较2组皮肤瘙痒分数,同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2.22%、94.44%,高于对照组的0、22.22%,且治疗后第2、4周皮肤瘙痒分数低于对照组,减少分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加巴喷丁是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症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纤溶酶治疗中老年人进展性脑梗死(PCI)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5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80例PC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在患者入院当天给予纤溶酶,每次200U,然后加入100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每天一次,连续使用一周,肠溶阿司匹林片75mg,口服,每晚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然后加入100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每天两次,连续使用2周。比较分析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日常生活能力指数评分及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21d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指数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依达拉奉联合纤溶酶治疗PCI患者疗效好,能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s) P65和P50表达及其在细胞内定位的影响.方法:RA患者关节液原代培养获取FLSs,终浓度为0、0.2和0.4 mg/mL的丹参注射液作用24 h后,采用细胞免疫化学方法对P65和P50表达定位进行分析;提取核蛋白,采用免疫印迹方法检测P65和P50表达.结果:细胞免疫化学结果显示,在无药物刺激的条件下,P65和P50均主要集中在细胞质中;当经0.2 mg/mL丹参注射液作用24 h,P65和P50均有向细胞核转移趋势;当丹参注射液浓度为0.4 mg/mL时,P65和P50在细胞核中有明显聚集.免疫印迹结果表明,P65和P50在细胞核中表达量随丹参注射液浓度升高而增加,并当丹参注射液浓度为0.4 mg/mL时,二者的表达相比药物作用前显著增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可调节RAFLSs P65和P50从细胞质向细胞核转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服用氯吡格雷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尽早手术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至2017年4月期间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连续收治的242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资料。将服用氯吡格雷且停药4 d以内手术患者纳入研究组,共20例,年龄中位数为80(77,81)岁;男6例,女14例。手术方式:股骨颈骨折空心钉固定2例,股骨颈骨折股骨头置换11例,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7例。将未服用抗凝、抗栓药且手术方式与研究组一致的患者纳入对照组(22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入院至手术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围手术期输血量和出血相关并发症等,分析尽早手术的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组患者的入院至手术时间为42.5(36.3,48.0)h,与对照组患者[43.0(28.0,61.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70)。研究组患者末次服用氯吡格雷至手术时间为55.0(30.5,71.0)h。两组患者的术前血红蛋白、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比例、输血量、切口引流放置比例、引流量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全身麻醉比例(45.0%,9/2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18.5%,41/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研究组椎管内麻醉患者均未发现椎管内出血的相关并发症。术后3个月内对照组2例患者出现切口血肿、继发感染。结论服用氯吡格雷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停用氯吡格雷后可以尽早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