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7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35篇
综合类   48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带锁髓内钉治疗新鲜四肢长骨干骨折1224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03,自引:0,他引:103  
目的总结带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股骨干、股骨髁上、胫骨干和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自1996年10月至2004年6月间使用带锁髓内钉治疗的有完整资料的新鲜四肢骨折1224例,男778例,女446例;平均年龄39岁(16 ̄92岁)。骨折位于肱骨干92例,股骨转子间210例,股骨干488例,股骨髁上92例,胫骨342例。闭合骨折按AO分型:A型642例;B型364例;C型218例。开放骨折15例(GustiloⅠ型8例,GustiloⅡ型7例)。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为8d(3h ̄33d)。闭合复位1203例,切开复位23例;扩髓409例,非扩髓815例。结果平均随访时间为24个月(6 ̄70个月)。1204例骨折愈合,愈合率为98.2%,平均愈合时间为5个月(3 ̄12个月)。骨折不愈合22例,其中肱骨4例,股骨8例,股骨髁上4例,胫骨6例,总不愈合率为1.8%。术后无急性感染发生,3例发生晚期深部感染,总感染率为0.2%。术中16例发生严重骨折劈裂,4例为肱骨逆行髓内钉固定,4例Gamma钉固定,9例为股骨逆行髓内钉固定,占1.3%。6例发生医原性神经损伤,占0.4%。股骨髓内钉主钉断裂1例,锁钉断裂9例(0.6%)。晚期髓内钉末端骨折3例,占0.2%。53例主诉髓内钉尾端部位不适,占4.3%。结论闭合复位带锁髓内钉治疗骨干骨折在骨折愈合率、感染率、出血量、功能恢复情况和早期活动方面均较满意,是治疗骨干骨折较好的方法,但  相似文献   
2.
以病人为中心 ,满足病人需求是整体护理的最终目标 ,是护理模式转变的重要标志。护理管理如何适应护理模式转变需要 ,是护理管理者普遍关心和研究的课题。几年来 ,我院在选择模式病房试点的同时 ,对转变护理管理模式作了一些探讨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 树立与护理模式转变相适应的管理思维管理思维的转变必须适应护理学科的发展趋势 ,在新的医学模式已被广泛应用的今天 ,“以病人为中心”绝不是一句口号 ,要通过有效的管理付诸实施。首先管理者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 ,将以护士和护理工作为中心 ,以任务为中心 ,转向以病人为中心 ,增…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闭合复位髓内钉技术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总结临床经验。方法 2010年5月至2012年7月应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患者68例,其中男31例,女37例,年龄22~71岁,平均44.5岁。骨折按AO分型,A型51例,B型11例,C型6例。所有患者均采用顺行髓内钉,骨折断端均为闭合复位,未予切开。术后患者即刻保护下功能锻炼。出院后患者进行定期随访。按照Constant评分评估患者肩关节功能,Euro Qol健康指数量表(EQ-5D)评价患者生活质量。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切口均为Ⅰ期愈合。采用门诊或电话随访的方式对所有患者完成3年以上随访,平均随访时间44.3个月(38~52个月)。末次随访时根据肩关节功能Constant评分,优39例(57.4%),良24例(35.3%),可3例(4.4%),差2例(2.9%),优良率达92.7%;EQ-5D评分显示患者生活质量较伤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骨折均达到骨性愈合,无延迟愈合或不愈合,无断钉、畸形愈合等情况发生。结论闭合复位髓内钉技术是治疗肱骨干骨折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后外侧入路在Pilon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评价在Pilon骨折治疗中后外侧入路的作用和并发症。方法:2009年8月至2011年3月,分期手术治疗15例Pilon骨折,AO/OTA分类B3型2例,其余均为C型骨折,均合并明显移位的后踝骨折。其中男12例,女3例,平均年龄37.9岁(21~51岁)。所有患者I期急诊手术使用超关节外固定架固定,Ⅱ期固定时首先通过后外侧入路固定腓骨,同时辅助复位和固定胫骨远端的后方骨折块,通过前内侧或前外侧入路复位和固定胫骨远端。结果:15例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4.2个月(12~17个月),13例骨折顺利愈合,2例需Ⅱ期自体髂骨植骨。后外侧伤口均未出现软组织并发症。术后影像学检查,14例关节面残留移位小于2mm。根据Baird-Jackson评价,优2例,良7例,可4例,差2例。结论:作为Pilon骨折前方入路的辅助切口,通过后外侧入路可以有效显露及固定后踝骨块及腓骨骨折,为前方骨折块的复位提供了标志,操作安全、简单、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跌倒所致髋部骨折患者的流行病学情况。方法收集2015年5月至2017年12月住院的年龄≥65岁脆性髋部骨折患者(A组),其中男性179例,女性456例;并以同期老年科住院的年龄≥65岁无髋部骨折病史患者作为对照(B组),其中男性29例,女性52例;应用SPSS 19统计学软件,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结果①635例髋部骨折老年患者,平均年龄(79.69±7.64)岁;有45.2%的跌倒是发生在家中,在家中的高发地点是卧室、起居室(占家中跌倒的72.1%),跌倒高发时间为入睡时间段,22:00~7:00占33.6%;有54.8%的跌倒是发生在户外,老人因使用非机动车产生的相关非暴力伤占到户外跌倒的28.2%。②发生跌倒后髋部骨折与老人行走时是否使用助行器(P=0.000)、步态(P=0.000)、优势手握力(P=0.000)、内科合并症CCI(P=0.006)有关;其中,行走时需要双手支撑辅助的老年患者比独立行走的老年患者发生髋部骨折的风险高4.7倍(95%CI:2.7,8.0)。③反复发生跌倒,即跌倒超高危老人与行走时是否使用助行器(P=0.000)、优势手握力(P=0.027)、内科合并症指数(P=0.027)相关。结论老年人需尽可能的改善肌力及掌控平衡,居家出门少的老人需要注意卧室和起居室的布置,使用非机动车来助行的老人在上下车时及行驶时需要尽可能的缓慢来预防跌倒。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需要更多的社会力量来开展跌倒预防及跌倒损伤发生后的复健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观察大黄汤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胃肠动力的影响,以进一步寻找使SAP患者胃肠动力尽早恢复的方法,减少胃肠功能衰竭及菌群移位.方法 我院近年共保守治疗SAP患者20例,常规胃肠减压加大黄汤治疗组:10例患者,大黄汤,100ml,胃管内注入,日二,保留1小时;对照组为仅常规胃肠减压:10例患者,其他抑酸、抑制胰液分泌、抗感染、营养支持等治疗,两组均一致.治疗3日后,比较二组腹围减少量、排气例数、腹胀症状消失例数,肠鸣音恢复时间、留置胃管时间、禁食时间及住院天数.结果 大黄汤组留置胃管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天数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P<0.05);大黄汤治疗组腹围减少量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排气例数、腹胀症状消失例数均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大黄汤对SAP患者胃排空及蠕动起促进作用;为改善SAP患者肠动力、减少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为了配合南宁市卫生系统人事制度的改革 ,优化护理管理队伍的人员结构 ,2 0 0 0年初我院实行了护理管理人员竞聘上岗 ,并进行了任用制度的改革。现将情况报告如下1 竞聘条件与设岗  条件是护师以上职称、政治素质好、责任心强 ,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 ,业务技术熟练 ,能完成指导性和指令性任务的护理骨干。正职必须是担任 2年副职管理者。设岗 :护理部主任、副主任各 1位 ,护士长 40位。2 竞聘方法  在确定岗位、职数、任职资格的前提下 ,实行公开、公正、平等竞争 ,群众参与 ,择优聘任。2 .1 自荐或组织提名 召开全院职工大会 ,宣布竞…  相似文献   
8.
深怀对于生命的爱,正是我们这些从医者需要具备的仁心、仁术. --韩德民 大爱无我--源于对生命的敬重 对生命之爱是人的大爱,奉献这种爱,需要勇气和力量.韩德民常说:医牛的天职是为患者服务,患者的需要就是我们的责任,为解除死亡对患者的威胁,有责任感的医生应有勇气承担一切风险.  相似文献   
9.
甲沟重建术治疗嵌甲症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嵌甲症作为一种常见病,虽然国内外有多种治疗方法报告,但其复发率可达73%,为了降低嵌甲症治疗后的复发率。自1993年以来,我们采用了一种病灶切除,利用一侧甲襞推进皮瓣重整甲沟的新方法。结果:治愈率达95.5%,重建甲沟形态良好,效果较满意,结论:嵌甲症发生的病理理解基础是病变甲沟处甲床向甲襞上皮移行中断,炎性肉芽过度充填,局灶性紫痕形成等,致使甲床向趾骨反折,过度生长,这是造成一般治疗容易复发的根  相似文献   
10.
间斑寇蛛常为误触毒蜘蛛栖息区而遭其蜇咬所致.一般蜘蛛咬伤人仅局部红肿疼痛,甚少有全身中毒反应,但致命黑间斑寇蛛(又称黑寡妇蜘蛛)等咬伤则全身中毒严重.蜘蛛咬人时毒腺分泌的毒液通过蜇牙注入伤口,毒液中含神经性毒蛋白,毒性甚强,主要损害中枢神经系统.我科成功救治28例间斑寇蛛咬伤病人,现将处理与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