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8篇
综合类   13篇
肿瘤学   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治性切除治疗胰头癌的手术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提高胰头癌手术根治率和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6年1月至2005年3月期间的55例胰头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55例胰头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中男31例,女24例,均为胰腺导管癌。2002年前、后根治率分别为25.9%(29/112)和34.7%(26/75),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8.3%(14/29)和19.2%(5/26)。提高根治性手术技巧包括胰周淋巴结及神经丛清扫、联合血管切除、综合无血术野技术等。结论 提高胰头癌手术根治率和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赖于对胰头癌病理生理特点的深入了解和手术技巧的成熟。  相似文献   
2.
INTRODUCTION  Themethodofcoldliverpreservationisacruciallimit ingfactorinthedurationofliverpreservation .Experimentalevidencehasshownthatnonparenchymalcellsaremorevulnerabletohypothermicstoragethanhepatocyte,indicatingthatprotectionofthemicrovasculatur…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研究脾功能亢进时血脾屏障的改变,探讨两者的相关性和脾功能亢进的发病机理.方法 收集33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脾脏为试验组,20例外伤脾脏为对照组.每例脾脏选取5块组织,HE染色后计数生发中心,总生发中心数量一平均值×脾质量.统计脾脏质量,术前血常规数值.统计学计算生发中心数量与血常规数值的相关性.结果 两组比较,试验组中血常规数值显著降低,脾质量增加(平均值764.2 g),生发中心增多(平均值8817/例).生发中心的总量与血小板计数呈负相关.说明脾功能亢进程度(包括血小板和脾质量)与生发中心数量的关系.即血小板数量越少,其脾脏生发中心的总数越多,脾质量越重,生发中心数量亦越多.结论 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时,脾脏中的生发中心显著增多,形态不完整,血脾屏障功能异常.血脾屏障功能异常是脾功能亢进的发病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小鼠免疫耐受模型,探讨单倍体异基因淋巴细胞输注在小鼠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和移植物抗肿瘤(GVT)效应中的意义。方法64只BALB/C雌性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16只。对照组:实验第4天接种肿瘤细胞(小鼠大肠癌CT26细胞株配制成1×10^7/mL的瘤细胞悬液,接种到雌性小鼠右腋皮下)后不予任何特殊处理;化疗组:实验第4天接种肿瘤细胞,第7天开始化疗;供体淋巴细胞输注(DLI)组:实验开始时进行预处理,第4天接种肿瘤细胞,第13、15、17天输注单倍体异基因淋巴细胞(雄性BALB/C小鼠制备的脾淋巴细胞);化疗+DLI组:实验开始时进行预处理,第4天接种肿瘤细胞,第7天开始化疗,第13、15、17天输注单倍体异基因淋巴细胞。预处理方案为输注单倍体异基因淋巴细胞+环磷酰胺+输注单倍体异基因淋巴细胞。化疗方案为小鼠接种肿瘤细胞后第3天给予环磷酰胺腹腔化疗。每日观察各组小鼠临床GVHD的指标,并给予临床评分。观察荷瘤鼠肿瘤生长情况,计算接种成功后首日到小鼠死亡的时间和肿瘤质量,计算抑瘤率。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小鼠外周静脉血中T细胞数量,接种后15d各组处死3只小鼠取瘤体制作成观察切片,HE染色后光镜观察。多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化疗+DLI组的小鼠GVHD临床表现轻于其他组小鼠。对照组、化疗组、DLI组、化疗+DLI组GVHD评分分别为(2.3±0.6)分、(1.5±1.1)分、(6.7±0.9)分、(3.4±0.5)分,4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8.68,P〈0.05)。4组小鼠全部接种CT26细胞成功。对照组、化疗组、DLI组、化疗+DLI组小鼠肿瘤质量分别为(3.40±0.20)g、(0.80±0.10)g、(2.20±0.20)g、(0.50±0.30)g,4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9.17,P〈0.05);4组小鼠抑瘤率分别为0、77%±9%、35%±3%、85%±44%;4组小鼠CD3’分别为52.3%±2.9%、44.8%±3.1%、62.9%±3.5%、65.9%±3.3%,4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8.04,P〈0.05);4组小鼠CD3+CD4+分别为32.1%±2.6%、27.1%±1.1%、42.6%±1.8%、41.7%±2.4%,4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0.29,P〈0.05);4组小鼠CD3+CD8+分别为22.7%±2.2%、20.7%±1.8%、26.7%±0.8%、26.1%±0.7%,4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74,P〈0.05);4组小鼠CD3+CD+CD25+分别为8.7%±0.6%、6.6%±0.6%、11.2%±0.4%、13.3%±0.7%,4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2.88,P〈0.05)。4组小鼠的肿瘤组织均有不同程度的坏死、出血,其中DLI组和化疗+DLI组肿瘤组织大片坏死,瘤细胞变小,间质内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化疗+DLI组还可见大量增生的淋巴滤泡。对照组、化疗组、DLI组、化疗+DLI组小鼠生存时间分别为(16.8±2.5)d、(26.3±2.9)d、(23.4±2.5)d、(33.7±4.6)d,4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6.45,P〈0.05)。结论(1)预处理方案可以诱导小鼠的特异性免疫耐受。(2)单倍体异基因淋巴细胞输注与化疗具有协同作用,联合应用可以抑制小鼠皮下移植瘤瘤体的生长以及延长小鼠的生存时间。(3)化疗可降低供体淋巴细胞输注后诱发的GVHD效应并且提高了GVT效果。(4)CD3+CIN+CD25+T淋巴细胞在降低GVHD反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7.
从实验动物模型和临床经验的最新数据表明,异基因干细胞移植(allo-HSCT)可产生类似于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GVLR)的移植物抗肿瘤效应(GVT),并对实体瘤如大肠癌有治疗作用.笔者就allo-HSCT中产生GVT及其GVT的免疫机制和近几年本allo-HSCT在大肠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MMP-9、Syndecan-1和E-cadherin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研究Syndecan-l,E-cadherin及MMP-9蛋白在大肠癌组织的表达情况,探讨三者在大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2例大肠癌及18例对照正常大肠粘膜组织中Syndecan-1,E-cadherin及MMP-9蛋白的表达.结果:1.Syndecan-l、E-cadherin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5.38%、61.54%,明显低于止常大肠粘膜上皮(100%),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2.MMP-9蛋白往人肠癌组织表达的阳性率为86.54%,明显高于正常大肠粘膜上皮(11.11%),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Syndecan-1,E-cadherin及删P-9蛋白表达与大肠癌的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在火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Syndecan-I和E-cadherin蛋白的低表达或失表达和~IP-9蛋白的过度激活,可能参与了促进肿瘤侵袭转移的过程,联合检测Syndecan-I,E-cadherin和MMP-9,有助于大肠癌的诊断及对大肠癌转移潜能、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9.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并发症影响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技术复杂 ,切除范围广泛 ,创伤大 ,因而手术并发症及死亡率较高〔1〕。本文对我院 2 0年来进行的 2 88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并发症作回顾性分析 ,希望探讨该手术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及其防治措施。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从 1980年 1月至 2 0 0 0年 12月间 ,我院共实施了 2 88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其中 1980 1992年为 136例 ,19932 0 0 0年为 15 2例 ;男 170例 ,女 118例 ,年龄 1879岁 ,平均 (5 1 4± 10 5 )岁。手术指征为 :胰头癌 94例 ,十二指肠乳头癌 96例 ,胆总管癌 72例 ,十二指肠肿瘤 10例 ,慢性胰腺炎 4例 ,胃癌…  相似文献   
10.
COX-2反义RNA抑制肝癌细胞增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COX-2反义RNA对肝癌细胞增殖抑制的作用及其机制,探讨肝癌治疗的新途径.方法 人工合成的COX-2反义RNA片段及无关对照空质粒经脂质体包裹后作用CBRH7919细胞.通过MTT法、细胞周期分析、RT-PCR及裸鼠体内接种等方法测定细胞体内外增殖的变化.结果 经COX-2反义RNA处理的CBRH7919细胞与对照组CBRH7919细胞相比,体外增殖速度减慢(细胞增殖抑制率达78%)、DNA合成受抑(S期细胞数为34.8%vs59.9%),细胞周期G_0/G.比例明显提高,裸鼠体内成瘤率下降(25%vs100%).而凋亡相关基因表达并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COX-2反义RNA可有效抑制肝癌细胞的体内外生长增殖,可用于实验性肿瘤基因治疗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