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氧合器吸入异氟醚调控高血压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一种灌注医师可自主操作的、可控性强的体外循环期间降压方法。方法 通过自行设计的经氧合器吸入麻醉药模型,对56例体外循环期间高血压的患者,实施经氧合器吸入异氟醚,观察其降压效果,评价其临床使用价值。结果 56例病人中,47例单凭吸入异氟醚达到满意降压效果,另外9例需加用其它药物才能达到要求的降压效果。结论 此设计是一种简单易行、灌注医师可自行调控、可控性强的降压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探讨椎间盘损伤对胸腰椎椎体骨折脱位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1998年1月~2010年1月门诊及住院胸腰椎椎体骨折脱位伴随间盘损伤患者资料,分析、讨论胸腰椎椎体骨折脱位合并严重椎间盘损伤患者手术前后影像学资料及手术疗效。结果:16例胸腰椎椎体骨折脱位合并椎间盘损伤患者中椎体复位不良者10例,椎间隙成角畸形4例,脱位椎体复位欠满意4例,椎间隙过撑2例,内固定断裂10例。内固定取出后椎间隙高度降低8例,再脱位6例,后凸成角畸形4例。结论:胸腰椎椎骨折脱位、特别是严重胸腰椎椎体骨折脱位患者,术前需要进行完善的术前检查,包括X线、CT和MRI检查,明确是否存在椎间盘的损伤,并根据椎间盘损伤程度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以确保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3.
患者 女,22岁.因双手多指指甲间歇性疼痛4年人院,患者自述遇冷及夜间疼痛加重,指尖碰击可引起剧痛,洗衣、洗脸等日常生活困难.局部检查:左拇、中、环、小指,以及右拇、中、环指指甲隆起,甲下见蓝色斑点.用大头针在可疑点按压时患者诉明显疼痛,肢体回缩.X线片发现上述多指末节指骨骨质呈弧形压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Sky椎体成形器在选择性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12例骨质疏松性椎体爆裂骨折患者,应用Sky骨扩张器进行经皮双侧穿刺、扩张、注射骨水泥。结果:手术均成功完成,手术时间35~90min,平均45min。每个椎体骨水泥注入量3~4.8ml,平均4ml。骨水泥分布均良好,所有病例术中术后均未出现躯干部及下肢的神经损害症状。术后所有患者疼痛消失或明显减轻,VAS评分术前平均8.9分,术后第1天VAS评分平均为3.0分,术后第3天的平均VAS评分1.9分。术前Cobbs角15.5°~39.7°,平均28.6°,术后Cobbs角5.3°~19.2°,平均10.1°,手术前后Cobbs角变化有显著差异。结论:Sky椎体成形器在选择性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骨折创伤小,有一定风险,但并非禁忌证,有选择地谨慎进行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分析在生理前凸获得有效重建的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中,融合节段相邻椎间盘压力变化与颈椎术后轴性症状发生的关系。方法:行前路单椎体次全切除减压内固定手术治疗颈椎伤病42例,术中测量融合节段相邻椎间盘内压力,计算颈椎融合前后压力差。  相似文献   
6.
脊髓损伤常导致不可逆性的感觉及运动功能丧失,主要表现为损伤平面以下感觉、运动功能的完全丧失和大小便失禁,因高致残率和死亡率而成为医务工作者的极大困惑。近年来,髓内细胞移植治疗SCI取得了令人鼓舞的初步效果,为脊髓损伤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所有的这些细胞中,嗅鞘细胞(olfactoryensheathingcells,OECs)的效果较好,嗅鞘细胞移植能降解有关抑制轴突再生分子,分泌不同种类的神经营养因子和支持因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脊柱截骨矫形技术用于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后凸(AIS)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AIS 6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接受脊柱截骨矫形技术的患者36例为研究组,接受棘突拉钩复位技术的患者28例为对照组。比较临床疗效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前两组脊柱冠状面Cobb角和脊柱偏移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均显著改善,且研究组的脊柱冠状面Cobb角和脊柱偏移距离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78%,低于对照组的2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截骨矫形技术在AIS的治疗中临床疗效显著,有效缩短治疗时间,值得在骨科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单开门椎板成形术和椎板切除并侧块螺钉内固定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探究颈椎曲度和矢状面平衡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3年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行手术治疗的455例多节段OPLL患者资料,其中231例行椎板成形术(A组),224例行椎板切除并侧块螺钉内固定术(B组),手术范围均为C_(3~7)。记录2组患者一般资料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术后各随访时间点的C_(2~7) Cobb角、颈椎曲度指数(CCI)、C_2铅垂线至C_7后上缘的距离(C_(2~7_ SVA)、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31.2(27~38)个月。术后24个月,2组C_(2~7) Cobb角和CCI均较术前明显减小,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C_(2~7) SVA较术前明显增高,B组C_(2~7) SVA无明显变化,2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个月,2组JOA评分、VAS评分及NDI较术前均明显改善,2组间JOA评分在各随访时间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在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时A组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DI在术后1个月、3个月时A组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共有34例患者发生C_5神经根麻痹,其中A组中有11例,B组中有2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板成形术尽管在维持颈椎矢状面平衡上不如椎板切除并侧块螺钉内固定术,但两者能获得相似的神经功能恢复。椎板成形术术后轴性痛在短期内低于椎板切除并侧块螺钉内固定术,长期两者无明显差异;椎板成形术术后C_5神经根麻痹的发生率较椎板切除并侧块螺钉内固定术低,但患者均能在6个月内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合并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症(DISH)胸腰椎过伸骨折的损伤机制、损伤特点,以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7-01—2015-12诊治的95例合并DISH胸腰椎过伸骨折,根据X线片、CT及MRI评估脊柱损伤类型:前柱经椎间盘损伤44例(46.3%),经骨损伤41例(43.2%),混合型损伤10例(10.5%)。所有患者均行脊柱后路切开复位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术后3例出现切口愈合不良,给予换药、抗生素治疗后痊愈。术后X线片显示8枚椎弓根钉位置不佳。在治疗期间,4例出现贫血,5例出现全身炎症性反应综合征(SIRS),4例抗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MRSA),5例肺或肾脏衰竭,2例肺部感染,1例泌尿系感染,1例出现褥疮。4例在创伤后3个月内死亡,死亡患者年龄75~88(81.7±4.1)岁。结论随着高龄人口及脊柱代谢疾病的增多,DISH患者中出现的胸腰椎过伸损伤也会随之增加。临床骨科医师要充分认识合并DISH胸腰椎过伸骨折的特点,以便制定较为合理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应用后路短节段固定且非融合手术方式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内固定取出后的稳定性,观察在矢状面进展和节段运动范围。方法:26例进行了非融合手术治疗的胸腰椎骨折患者,年龄均在40岁以下(平均29岁)。在术后平均10.2个月时取出内固定,观察超过20个月。影像学上测量固定节段的矢状面排列,骨折椎体高度,屈伸活动范围。并观察患者腰背部畸形和功能。结果:在最终随访时,骨折椎体高度维持良好。骨折时平均矢状面角度为17.5°的后凸,手术后为2.9°前凸角,在内固定取出前为1.8°后凸角,内固定取出后后凸角为2.5,°在最终随访时后凸角度5.9°。矢状面的平均活动范围14.5°。几乎全部患者对其外观及功能满意。结论:单纯后路短节段固定且非融合方法在获得良好的矢状面排列及恢复固定节段活动上有一定效果。本研究证明了非融合手术是治疗胸腰椎骨折一种有效的方式,特别对年轻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