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129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55篇
预防医学   21篇
药学   4篇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体表心电图P波时限大于0.12 ms,其临床特点和相关疾病分析。方法收集2010-01-01-2010-12-31在解放军总医院住院期间体表心电图提示P波时限大于0.12 ms的患者134例。收集其临床表现,超声心动图,胸部X线片,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8例,占51%,其中30例合并冠心病,占所有高血压患者44%,同时合并冠心病和高血压患者18例,占26%,其中冠心病患者中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2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8例,心肌梗死患者8例。单纯高血压患者5例,占7.4%。肾功能不全患者20例,占15%,扩张型心肌病患者15例,占11%,癌症患者34例,占25%,以肺癌患者居多。结论心电图P波增宽临床上疾病以高血压患者为主,其中高血压患者合并冠心病和2型糖尿病患者居多,肾功能不全和扩张型心肌病,癌症也是造成体表心电图P波增宽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正冠心病是由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等多种危险因素共同作用所导致的心血管疾病,控制危险因素是其预防和治疗的重要环节~([1-2])。本文报道了1例冠状动脉轻度狭窄合并多种危险因素,由于危险因素控制不佳,3年内斑块迅速发展、破裂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的典型病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平板运动试验出现运动中心电图上斜型ST段下降及运动后合并ST段水平或下斜型下降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从2013年~2014年行平板运动试验检查的患者2095例患者中,选取99例平板运动试验出现运动中心电图上斜型ST段下降>0.10 m V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CAG)的患者,根据CAG中病变最严重血管的狭窄程度结果分为4组:A组(无狭窄)12例,B组(0~50%)15例,C组(51%~75%)23例,D组(76%~100%)49例。对4组患者一般情况、平板运动试验前中后各项指标、静息心率、最大目标百分比、运动时间、METS值、运动时心电图ST段下降最大值、运动时ST段下降持续时间、运动后是否合并ST段下降、平板运动试验结果等进行分析。结果 4组患者一般情况、静息心律、最大目标百分比、运动时间、运动耐量(MET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衡性较好;4组患者心电图上斜性ST段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恢复期合并ST段下降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具有相关性(P=0.014,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为0.3141)。运动后出现心电图ST段下降多为水平型或下斜型(89.6%)。结论平板运动试验恢复期心电图ST段下降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有相关性,可作为判别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4.
有创冠状动脉造影(invasive coronary angiography,ICA)是稳定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stabl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SCAD)的诊断金标准,但作为一种有创检查,存在着不小的并发症风险。多项大型、前瞻性研究已经证明冠状动脉CT造影(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CCTA)具有良好的诊断准确性[1],特别是其极高的阴性预测值,提示CCTA可以作为ICA的"看门人"[2]。  相似文献   
5.
葛根素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观察葛根素促进人脐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的作用,探讨葛根素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机制。方法:分离培养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不同浓度葛根素与细胞孵育,TUNEL检测葛根素诱导细胞凋亡,rt-PCR实验检测促凋亡基因Bax和抗凋亡基因Bcl-XL。结果:随着葛根素浓度升高,细胞生长受抑制,TUNEL阳性细胞显著增加。rt-PCR实验发现促凋亡基因Bax随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的增加而上升,而且Bax、Bcl-XL基因表达比例有一定升高。结论:葛根素通过调节经典的Bax、Bcl-XL通路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有一定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升级的Diamond-Forrester法(updated Diamond-Forrester method,UDFM)和Duke临床评分(Duke clinical score,DCS)对于冠心病的评估准确性,并进一步分析验前概率与冠脉CT造影(computed tomographic coronary angiography, CTCA)联合应用的诊断准确性。方法纳入2012年1月-2013年12月因稳定型心绞痛在解放军总医院心内科先后行CTCA和传统冠状动脉造影(conventional coronary angiography,CCA)的患者523例,分别用UDFM和DCS估算每例患者患冠心病的验前概率。以CCA结果为金标准,分析验前概率、CTCA及两者联合应用对冠心病的诊断准确性。理论验后概率根据贝叶斯公式进行计算。结果523例患者中有385例(74%)CCA结果为阳性。与UDFM相比,DCS将更多的CCA结果阳性患者分入高验前概率组(46%vs 23%,P<0.0001)。DCS的ROC曲线下面积明显大于UDFM[0.77(0.73,0.82)vs 0.71(0.66,0.77),P=0.0009]。根据DCS估算结果划分的低、中和高3个验前概率亚组中,CTCA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是94%、98%和97%,94%、87%和55%,91%、94%和93%及96%、96%和77%。中验前概率亚组的理论验后概率十分接近实际验后概率(阳性:94.7%vs 93.6%,阴性:3.7%vs 4.0%)。结论对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DCS比UDFM更适用于冠心病验前概率的估算。将按DCS估算的验前概率与CTCA联合应用,能够有效提高CTCA的诊断准确性,并避免过度检查。  相似文献   
7.
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是指存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证据但无明显临床症状的一种状态。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状态是动态过程,冠状动脉钙化程度会以平均每年15%~25%的速率增长,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存在预示着高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大约60%的冠心病患者可能没有或仅有一项危险因素,且斑块的稳定程度、分布范围及是否造成功能性障碍与患者的临床表现往往并不一致,20%的患者发生首次或再发急性心肌梗死是无预兆的,心肌梗死患者的尸检报告发现55%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造成动脉狭窄程度小于50%,因此需要及时筛查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且一旦发现建议进行危险因素的控制、稳定及逆转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治疗及临界病变的功能性评估与干预。  相似文献   
8.
冠心病已成为全球女性的头号杀手。男性冠心病患者多表现为心外膜下冠状动脉阻塞性心脏病,女性冠心病患者更可能是由微血管病变引起的。WISE研究结果发现60%因胸痛或无创检查发现有缺血证据的女性患者不存在影响血流的冠状动脉阻塞(至少有≥1条主支存在≥50%狭窄)。将近50%无冠状动脉阻塞性胸痛的女性主要表现为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MCD)。  相似文献   
9.
关注女性冠心病介入治疗的特殊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心血管病是当今威胁女性生命和健康的主要疾病。而我们在多年的冠心病治疗中,一直认为女性绝经期前有雌激素的保护故很少患冠心病,所以一直强调冠心病是老年的、男性的、有多种危险因素的疾病,从而忽略了对女性冠心病群体的研究。早期的一些临床试验,所入选的研究人群也常常只包括男性,其结论却作为证据写入指南,用于指导男、女两性人群的心血管病的临床诊治。而这些标准是否适合女性,却一直缺少系统的评价。因此,充分认识  相似文献   
10.
合并有心血管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更容易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在感染后更容易发展为重症患者,死亡风险也更高,对于这类患者的部分用药仍存在较大争议,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的难点之一。本文就近期合并心血管基础疾病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老年患者临床特点与管理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