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5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98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46篇
预防医学   9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碳酸酐酶Ⅲ的生物学特性及与临床疾病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碳酸酐酶(carbonicanhydrase,CA)是一种含锌的金属蛋白酶家族,至少有11种CA同工酶、3种与CA相关的蛋白质和1种受体型蛋白酪氨酸磷酸酶。其中CAⅢ在细胞内的分布、分子的理化特性、生理功能都有不同于其他CA的特点,其功能主要是清除骨骼肌中的CO2,参与细胞内磷酸化、信号转导及调节能量代谢,但在临床中特别是在神经科疾病中的应用还没有足够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癫持续状态 (SE)后小鼠海马活化素A、抑制素A蛋白及活化素ⅡA受体mRNA表达的变化。方法 :采用匹鲁卡品诱导的SE小鼠模型 ,分别应用Westernblot与RT PCR观察SE后活化素A与抑制素A蛋白及活化素ⅡA受体mRNA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 :①活化素A蛋白于SE后 3h开始增高 ,6h显著增高 ,2 4h至高峰 ,48h仍维持在较高水平 ;而未成SE的小鼠活化素A表达无明显变化。②抑制素A蛋白SE后无明显增加 ,同正常小鼠及未成SE的小鼠比较无显著差异。③活化素ⅡA受体mRNA在SE后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 :SE后海马活化素A、抑制素A蛋白及活化素ⅡA受体mRNA表达存在差异性 ;活化素A可能对性脑损伤的保护与修复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西安医科大学1993年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奖简介──社区定向医学教育模式的建立和实施任惠民等1.规定性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胜任基层(县、区)医疗预防、卫生保健工作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2.以社区为定向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微囊化后的猪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etinal pigment epithelial,RPE)对帕金森病大鼠模型的移植疗效。方法原代培养RPE 并传代,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培养液上清中多巴胺(dopamine, DA)和高香草酸(homovanillic acid, HVA)的含量,ELISA法检测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和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GDNF)的含量。用高压静电成囊装置制备海藻酸钠-多聚赖氨酸-海藻酸钠微囊化细胞。6-羟基多巴胺(6-hydroxydopamine, 6-OHDA)毁损内侧前脑束 (medial fore-brain bundle,MFB)建立 SD 大鼠帕金森病模型。立体定向移植 RPE+ 微囊,检验旋转实验、免疫组化和脑内生化的变化。结果 RPE 培养上清液中DA、HVA、BDNF、GDNF 的含量稳定,微囊化后细胞长期存活,活性没有明显变化。6-OHDA毁损MFB建立大鼠帕金森病模型的成模率为83%。移植微囊化的RPE后有效率为33%。结论猪 RPE 体外培养生长旺盛,持续分泌 DA、BDNF 和 GNDF,微囊化不影响其分泌功能。RPE 移植对帕金森病大鼠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测定人房水中 β 微量蛋白 (β tp)的含量。 方法 制备抗 β tp的抗体 ,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测定 12 4例白内障 (12 4眼 )、15例青光眼 (15眼 )及 8例视网膜剥离 (8眼 )患者房水中的 β tp浓度。 结果 白内障患者房水中 β tp浓度 (1.0 8± 0 .75 )× 10 -2 ng/L。其中 ,男性为 (1.12± 0 .78)× 10 -2 ng/L ,女性为(1.0 7± 0 .76 )× 10 -2 ng/L ,≥ 6 0岁者 (1.0 9± 0 .75 )× 10 -2 ng/L ,<6 0岁者 (1.2 7± 0 .82 )× 10 -2 ng/L。青光眼患者房水中 β tp浓度为 (0 .6 7± 0 .2 1)× 10 -2 ng/L ,视网膜剥离患者为 (0 .90± 0 .30 )× 10 -2 ng/L。 结论 房水中 β tp浓度不受性别及年龄的影响 ,青光眼与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房水内 β tp的浓度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 CCM1基因突变在中国人颅内海绵状血管瘤 ( intracranial cavernous angiomas,ICCA)发病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收集我院神经外科 2 0 0 2年 6月~ 2 0 0 3年 2月收治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 1例 ICCA患者及 15名正常健康对照者 ,从外周静脉血中提取 DNA,PCR法扩增 CCM1基因第 12外显子及其两侧部分内含子序列 ,应用 DNA直接测序技术对扩增产物进行检测。结果  5例患者中检测出 3处 CCM1基因突变 ,均为首次发现。其中 ,5例患者中均存在 1172 C→ T的错义突变 ,使编码 KRIT1蛋白391位的氨基酸由丝氨酸变成苯丙氨酸。另有 1例患者存在 116 0 A→ C的错义突变 ,使编码 KRIT1蛋白387位氨基酸的谷氨酰胺变成脯氨酸。另一个突变发生在第 12外显子 5′端内含子区域 ,5例患者中有 4例第 4个碱基 C被 T取代。对照组检测结果无异常。结论 中国 ICCA患者存在 CCM1基因第 12外显子的突变 ,并与 ICCA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7.
CO对局灶性缺血脑组织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一氧化碳及其限速酶(血红素氧合酶-1)对局灶性缺血脑组织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3组(n=6),使用血红素氧合酶诱导剂及抑制剂腹腔注射,用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作为对照组,12h后复制MCAO模型。梗塞后24h后检测血液中一氧化碳浓度、血脑屏障通透性。结果:诱导剂组一氧化碳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血脑屏障通透性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抑制剂组一氧化碳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血脑屏障通透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红素氧合酶诱导剂、抑制剂对非梗塞侧的血脑屏障通透性没有影响(P>0.05)。结论:一氧化碳作为一种信使分子,脑缺血时浓度升高具有保护血脑屏障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马保金  殷保兵  蔡端  任惠民  张延龄 《上海医学》2006,29(12):869-872,F0002
目的观察脑组织低氧诱导因子-1(HIF-1)与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脑损伤的相关性,及生长激素和生长抑制激素联合治疗SAP脑损伤的疗效。方法经胰胆管逆行注射3.5%牛磺胆酸钠(2.5 mL/kg体重)建立大鼠SAP模型,分成SAP模型组、生长抑制激素治疗组、生长激素治疗组、联合治疗组和0.9%氯化钠溶液组;另设假手术对照组。观察各组大鼠的血清炎性介质、内毒素和磷脂酶A2的变化,以及相应的脑组织电子显微镜下表现、脑损伤指标(脑水肿、血脑屏障和细胞凋亡)及脑组织HIF-1表达水平。结果SAP模型组大鼠血清的炎性介质、内毒素和磷脂酶A2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假手术对照组(P值均<0.01),电子显微镜示脑组织超微结构损伤严重,脑损伤指标亦显著升高(P<0.01);联合治疗组大鼠血清炎性介质和脑组织HIF-1表达水平均较SAP模型组显著降低(P值均<0.01),脑损伤程度亦显著减轻(P<0.01)。结论与假手术对照组相比,SAP模型组炎性介质显著升高,脑组织HIF-1表达过度增强,血脑屏障通透性、脑水肿和脑细胞凋亡均显著升高。生长激素和生长抑制激素联合治疗显著降低SAP大鼠炎性介质和脑组织HIF-1的表达,脑损伤程度亦相应减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黄芩苷抑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应用RT-PCR、Western-blot以及酶免疫测定方法,观察黄芩苷对环氧化物酶-2(COX-2)、5-脂加氧酶(5-LOX)及其代谢产物前列腺素E2(PGE2)和半胱氨酸白三烯(cys-LT)的影响。使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脑组织清蛋白含量,评价黄芩苷对脑缺血-再灌时血脑屏障的影响。结果:①黄芩苷降低脑缺血-再灌注时组织细胞质内5-LOX的含量(P<0.01),抑制cys-LT的合成(P<0.01)。②黄芩苷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血脑屏障破坏导致的清蛋白渗出(P<0.05)。③黄芩苷从mRNA水平抑制脑缺血-再灌注时COX-2的诱导表达(P<0.05)。结论:黄芩苷抑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细胞内钙超载引起的5-LOX转位表达,从而减少cys-LT的合成,减轻血脑屏障的破坏。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用3例成人尸体脊髓、6例Wistar大鼠脊髓,按Sternberger(1979)的PAP法,研究了人和鼠脊髓中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亮脑啡肽(leucine-enkephalin,L-ENK)和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OM)阳性结构的分布。此3种特异血清均为美国核免疫公司(INC)产品,实验浓度均为1∶3000。羊抗兔免疫血清(GAR)与PAP为美国Sigma公司产品,使用浓度分别为1∶30~100,1∶100~200。结果表明,在人和鼠脊髓的后角胶状质区,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