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5 毫秒
1.
2004年1月以来.笔对35例应用锥颅碎吸加尿激酶冲洗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is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患进行凝血机制的监测,对术前、术后的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差比值(INR)、激活凝血酶原时间(APTT)及纤维蛋白含量(FIB)进行测定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早期机械通气对特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早期机械通气支持对待重型颅脑损治疗作用临床意义。方法:将49例患者(GCS≤5)随机分成A组:即刻使用机械通气支持20例;B组:治疗过程中如出现呼吸衰竭时才使用机械通气支持29例,进行通气前后呼吸监测指标(PaO2、RR、PaCO2、SaO2)及两组间预后的对比分析。结果:B组29例有24例出现呼吸(以Ⅱ型为主)使用了呼吸机。A、B两组机械通气前后PaO2、RR、PaCO2、SaO2等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早期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7例采用超早期手术(6h内)和延迟手术治疗的43例患的临床康复情况进行对照比较。结果:超早期手术患意识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神经功能恢复快,3月后日常生活(ADL)评判优于延迟手术组,结论:超早期手术治疗对HICH的临床康复疗效显,有手术指征患应积极争取超早期手术。  相似文献   
4.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重症监护病房(ICU)内进行治疗能显著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已成共识。现对本科1991年1月至1999年6月收治的42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ICU内的救治情况作一分析 ,并提出分阶段治疗的观点。1.一般资料 :本组425例中男363例 ,女62例 ;年龄1~82岁 ,平均34.5岁。车祸伤301例 ,坠落伤41例 ,跌伤32例 ,砸伤和打击伤51例。住院时间1~98d ,平均39.8d。入院时GCS评分6~8分297例 ,3~5分128例。2.诊断 :颅脑损伤诊断由CT检查证实 ,合并伤诊断由放射、超声检查…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华佗再造丸对颅脑损伤后功能残缺的康复作用。方法 :42例重度颅脑损伤后功能残缺患者在常规治疗下加用华佗再造丸 ,同时与常规治疗组进行比较 ,观察2组功能残缺的康复、CT、EEG的改变情况。结果 :华佗再造丸组临床症状改善明显 ,失聪、失语、肢瘫、尿失禁等功能残缺及CT、EEG的改变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华佗再造丸对重度颅脑损伤后功能残缺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早期使用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6.
重型颅脑损伤后肠外与肠内营养价值比较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2  
目的:比较各种营养支持途径对重型颅脑损伤及特重型颅脑损伤治疗的合理性及临床价值。方法:对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5 分的17 例特重型颅脑损伤者实施早期全胃肠外营养(TPN)、6~10 日后逐渐过渡至肠内营养(EN)的序贯营养支持;与20 例采用传统的延迟性胃肠内营养的同类患者进行对照。另将84 例GCS≤8 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TPN EN 序贯营养组、单纯TPN 及EN 3 组,进行有关营养指标及早、晚期并发症、预后的临床观察及统计。结果:重型及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能从早期的TPN 途径中获得较充分的能量和蛋白合成所必需的成分,1 周时血糖控制程度、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均< 0.05)。根据病情,7~10 日后逐渐过渡至EN 符合伤者的病理、生理要求,采用该营养支持途径的早、晚期并发症均少于对照组,预后优于对照组(P均< 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后进行合理营养支持对预后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早期肠外、1 周后过渡至肠内营养支持是较为合理的营养支持途径  相似文献   
7.
<正>颅脑外伤导致的急性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十分常见,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中发生精神障碍者可达70%~90.2%[1,2],给病患重返社会带来严重挑战。对于该病的诊治具有重大意义。本文统计了近两年来使用奥氮平(Olanzapine)治疗因脑外伤导致的急性期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临床资料,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尼莫地平和脑脊液净化治疗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t-SAH)的不同治疗作用及二者合用时的作用。方法 经CT证实的112例t-SAH患者随机分为A组 (单独尼莫地平治疗组 )38例 ;B组 (脑脊液净化组 )34例 ;C组 (尼莫地平合用脑脊液净化综合治疗组 )40例。治疗前后分别予以经颅彩色多普勒 (TCD)、CT及腰穿检查 ,观察各组治疗后出血吸收速度、临床症状改善及并发症发生率和预后。结果 三组治疗中B组的脑血管痉挛 (CVS)、脑梗塞发生率高于A、C组 (P<0.05) ,1周时B、C组的脑脊液外观及压力正常或基本正常率高于A组 (P<0.05);C组并发症发生率低 ,预后优于A、B组 (P<0.05)。结论 尼莫地平合并脑脊液净化液对t-SAH患者具有良好的协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我科2001年1月~2002年9月共收治颅内动脉瘤12例,其中行血管内治疗或开颅夹闭5例,保守治疗7例,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男性4例,女性8例;年龄38~64岁,平均50.1岁。均以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起病,其中Hunt-Hess分级Ⅱ级5例,Ⅲ级3例,Ⅳ级4例。1.2脑血管造影11例入院后行DSA检查,1例病人因2年前在外院行“前交通动脉瘤GDC栓塞术”,入院后未行DSA检查。造影共发现动脉瘤14个,其中前交通动脉瘤4个,后交通动脉瘤4个,颈内动脉分叉部动脉瘤2个,眼动脉瘤1个,小脑后下动脉瘤2个,大脑中动脉瘤1个。动脉瘤最大直径为4~11mm,平均为7.7…  相似文献   
10.
重度颅脑损伤后高血糖与GCS评分及预后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度颅脑损伤后出现高血糖严重影响预后,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本科自1995年6月~1997年6月对284例GCS评分的重度颅脑损伤病人进行空腹血糖监测,探讨其与预后及GCS评分的关系,现将结果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一、病例选择284例中男199例,女85例,年龄均>16岁,平均32.3岁。GCS评分均≤8分,其中6~8分212例,≤5分72例。所有病人伤前均无重要脏器急、慢性疾病史,也无糖尿病史,住院时间均在1周以上。受伤原因以交通事故及高处坠落居多。所有病人经颅脑CT检查脑中线结构均有不同程度移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