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7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29篇
药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3.
目的了解龙滩水电站广西库区沿岸鼠疫主要宿主动物和跳蚤的种类构成,调查该地区鼠疫疫源情况,为预防和控制鼠疫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方法,在库区8个乡镇的16个村屯展开调查,采用布笼法调查鼠密度,布粘蚤纸法调查蚤指数。同时,采集啮齿动物、指示动物和媒介蚤标本,分离鼠疫杆菌和检测鼠疫F1抗体。结果库区鼠类密度为3.68%,啮齿动物有2目3科7种,以黄胸鼠为优势鼠种;鼠体蚤指数为1.45,室内地面游离蚤指数为0.033,蚤类有6种,以印鼠客蚤为优势蚤种;所有标本鼠疫F1抗体检测均为阴性。结论龙滩水电站广西库区沿岸具备形成黄胸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的条件,开展鼠疫监测和灭鼠灭蚤是预防和控制鼠疫流行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预防甲型病毒性肝炎(甲肝)暴发的措施与策略。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方法查找一起甲肝暴发的可疑传染源,观察暴发前甲肝灭活疫苗干预结果。结果该起甲肝暴发疫情共发病8例,罹患率为2.04%(8/393);学校水源水和水池末梢水甲肝核酸阳性;前期甲肝灭活疫苗强化干预组与无干预组人员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1,P=0.29);经采取消毒水源水,更换教室桶装水,排污渠道改造使其远离水源和应急接种甲肝疫苗等措施后,疫情得到控制。结论水源污染是本次甲肝暴发的主要危险因素。接种疫苗、加强环境卫生以及卫生宣教,方可综合防制甲肝的暴发。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广西二孩父母对预防接种认知、态度和行为,以及对预防接种的需求,为提高免疫规划工作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在广西壮族自治区115个县区抽取3891名二孩父母使用统一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结果二孩父母中98.46%知道小孩需要接种疫苗,98.74%知道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是免费接种,94.50%知道接种疫苗可以预防乙型病毒性肝炎,94.60%知道孩子上学时需要查验预防接种证,99.51%认为孩子接种疫苗是必要的,90.44%会主动了解孩子预防接种完成情况,78.46%会主动按照预防接种证预约日期带儿童进行接种,97.02%在参与预防接种过程中最关注的是疫苗安全,75.10%希望在预防接种过程中减少排队时间。结论广西二孩父母对预防接种认知、态度和行为有较好的水平,但仍应根据不同儿童父母对预防接种知识的知晓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预防接种宣传教育,提高健康教育工作效果;各地要提高预防接种服务质量,为群众提供满意的预防接种服务。  相似文献   
6.
7.
2011年5月9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某医疗机构报告了2例疑似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例,患者有发热、头痛、呕吐、颈项强直等症状,脑脊液(CSF)呈化脓性改变,经实验室检测确诊为W135群流脑病例。患者经抗感染、降颅压等对症支持治疗后治愈出院。当地疾控部门采取了隔离患者、疫苗接种、健康教育等综合防控措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广西炭疽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与控制本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0-2009年广西炭疽疫情报告及其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广西炭疽病例每年均有发生。人间炭疽流行常继发于畜间炭疽流行,以局部暴发为主,流行类型属农业型,分布广泛。流行无明显的周期性,发病率在O.0015/10万-0.22/10万之间。受害者主要是农民,大多数都是由于剖食病死家畜而感染,以皮肤型炭疽最为多见。结论认真做好炭疽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做到不剖杀、不分食、不出售病死家畜,并妥善处理好病死家畜尸体是防治本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广西1990—2012年乙型肝炎发病的流行趋势,发现重点人群,进一步探讨防治策略。方法根据历年乙肝报告的发病资料和人口资料,计算年发病率以及性别、年龄别发病率,并建立简单线性回归模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90—2012年广西共报告乙肝发病581727例,年平均发病率为56.78/10万,男性发病率(75.03/10万)高于女性(36.56/10万);总体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但0~9岁年龄组呈显著下降趋势;平均发病年龄呈后移趋势,20~29岁人群发病率最高。结论男性青壮年为乙肝发病的重点人群,预防乙肝应在提高对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率和阻断母婴传播的基础上,加强对其他人群尤其是高危人群的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隐匿性桡骨小头骨折患者在CT与MRI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10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的84例隐匿性桡骨小头骨折患者,行CT检查和行MRI扫描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检查结果。结果 MRI检查对骨质挫伤、肘关节腔积液及软骨损伤的信号改变、隐匿性桡骨小头骨折的总检出率明显高于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与MRI均能较清楚显示患者桡骨小头骨折的骨质部位的连续情况及周围组织肿胀情况,但是采用MRI对隐匿性桡骨小头骨折患者的诊断不仅准确率高于CT,而且能及时有效地对骨折做出准确的诊断,减少不必要的运动,使患者得到有效及时的治疗,有利患者早日康复;因此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