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4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4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89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64篇
预防医学   49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29篇
中国医学   2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目的:探讨苯并芘(BaP)的早期妊娠毒性机制及五味子提取物对妊娠前BaP暴露致早孕期大鼠胚胎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将75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Bap模型组、五味子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15只。每日晨起灌胃给药,Bap模型组予BaP 2 mg·kg~(-1)·d~(-1),五味子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予五味子提取物40、200、1 000 mg·kg~(-1)·d~(-1)+BaP 2 mg·kg~(-1)·d~(-1),空白对照组予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给药15d后制备孕鼠模型,于妊娠第9天处死孕鼠,观察胚胎情况,透射电镜观察胚胎超微结构变化;氧化损伤试剂盒检测大鼠胚胎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水平和丙二醛(MDA)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大鼠胚胎组织8-羟脱氧鸟苷(8-OHdG)含量。结果:(1)大鼠一般情况及胚胎形态学比较:空白对照组及五味子干预组大鼠胚胎肉眼观无明显异常,透射电镜示胚胎超微结构未见明显异常;Bap模型组大鼠胚胎大小不一,表面可见异常出血斑块,电镜示超微结构异常,凋亡细胞增加,胚胎内细胞出现异常凋亡结构;(2)与空白对照组相比,Bap模型组大鼠胚胎中SOD、GSH-Px活性显著降低(P0.05或P0.01),MDA含量显著升高(P0.01);五味子提取物治疗后,高、中、低组大鼠胚胎中SOD活性较模型组不同程度上升(P0.01或P0.05),高剂量组GSH-Px活性较BaP模型组上升(P0.05),高剂量组MDA含量较BaP模型组下降(P0.05)。(3)与空白对照组相比,Bap模型组大鼠胚胎中8-OHdG水平显著上升(P0.01);五味子提取物治疗后,高、中剂量组大鼠胚胎中8-OHdG水平较BaP模型组不同程度下降(P0.01或P0.05)。结论:妊娠前BaP暴露可对早孕期大鼠产生胚胎毒性,诱导早孕期大鼠胚胎的氧化损伤、DNA损伤及凋亡,五味子提取物可通过抗氧化、抗DNA损伤及抑制凋亡来发挥对胚胎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中山地区新生儿耳聋基因携带率,通过对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与耳聋基因筛查结果比较,为对新生儿进行听力与耳聋基因联合筛查的可行性及必要性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方法 25 472名新生儿行常规听力筛查,同时行耳聋基因筛查,主要针对GJB2、GJB3、SLC26A4和MTRNR1(12S rRNA)4个主要的非综合征耳聋基因,共20个热点突变进行检测,分析并比较两组筛查结果。结果 25 472例新生儿中携带耳聋基因突变总数为265例,占1.04%,确诊听力障碍103例,确诊率为0.40%,其中GJB2基因突变率(5.10‰)最高;而通过听力筛查后被诊断为耳聋高危人群57例,占0.23%,确诊为听力障碍38例,确诊率为0.15%,两种筛查方法确诊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61例未通过听力复筛的新生儿中耳聋基因携带率为8.68%,25 011例通过听力筛查的新生儿中耳聋基因携带率为0.90%,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听力筛查与基因筛查结果一致性极低(Kappa=-0.003)。结论在传统耳聋筛查基础上采用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可对听力障碍进行有效预警、提前干预,因此对新生儿进行听力与耳聋基因联合筛查具有极大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探讨全肝灌注+肝脏体积一站式检查评价肝硬化患者肝脏储备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 :肝功能正常组20例及肝硬化组23例均行256层CT全肝灌注和常规上腹部增强扫描,将灌注数据和增强门脉期薄层数据分别经Functional软件及肝段分析处理后,得出全肝灌注参数值和体积值,取各段灌注参数平均值作为全肝灌注参数值。对肝硬化组应用Child-pugh(C-P)分级进行分组,比较肝功能正常组与Child A、B、C各组间肝脏体积、全肝灌注参数的差异;并计算得出综合指标,分别与肝功能C-P分级分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随着肝功能受损程度的加重,肝动脉灌注量(hepatic arterial perfusion,HAP)、肝动脉灌注指数(hepatic arterial perfusion index,HAPI)呈逐级上升,门静脉灌注量(hepatic portal perfusion,HPP)、肝总灌注量(total liver perfusion,TLP)、门静脉灌注指数(hepatic portal perfusion index,HPPI)呈逐级递减,相关性系数分别为:rHAP=0.382,rHAPI=0.841,rHPP=-0.761,rTLP=-0.594,rHPPI=-0.846;肝脏体积(liver volume,LV)、单位体表面积肝脏体积(liver volume per body surface area,LVs)呈逐级递减,rLV=-0.875,rLVs=-0.933;单位体表面积肝脏体积-门静脉灌注指数(volume hepatic portal perfusion index per body surface area,VHPPILs)呈逐级递减,rVHPPILs=-0.945。结论 :肝血流灌注及肝体积的改变与肝硬化临床分级相关,VHPPILs综合指标更全面地诠释了肝脏储备功能,可用于定量评估肝硬化患者肝脏整体储备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影响内分泌科患者满意度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举措,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方法采用满意度问卷调查表对患者进行面对面调查。结果病房是否安静满意率93.6%,病房卫生间是否干净无异味满意率92.6%,医院的饮食是否能满足需求满意率96.6%,护士操作技术熟练度满意率94.3%。结论根据满意度调查结果给予相应的改进措施,最终达到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且持续改进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侯海燕  范炜  燕清丽 《海南医学》2016,(9):1518-1520
目的 分析淮安市男男性行为者安全套使用情况及艾滋病和梅毒检测阳性情况,为制订防治对策和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滚雪球"、网络招募等方法招募对象,由经过专业培训的调查员对其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并采血样进行艾滋病病毒(HIV)、梅毒和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HCV)抗体检测.结果 2010-2014年共监测男男性行为者1752人,HIV和梅毒抗体检测阳性率分别为5.24%和6.51%,各年份间HIV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梅毒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近一次同性肛交及同性商业性性行为安全套平均使用率分别为66.11%和70.59%;最近一次异性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为34.91%,不同年份间使用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最近一次同性肛交人群中是否使用安全套对梅毒抗体检测阳性率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他性行为特征人群不同安全套使用间梅毒及HIV抗体检测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男性行为者接受安全套宣传及艾滋病咨询检测和同伴教育分别占74.54%和60.39%,各年份间两种干预措施接受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淮安市男男性行为人群安全套使用率较低,HIV和梅毒阳性率较高,应继续加强健康教育和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7.
空气污染可以导致呼吸道疾病以及心脑血管疾病。妊娠妇女机体处于一种高代谢状态,对空气污染物比较敏感;胎儿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对污染物也更敏感。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妊娠妇女暴露于空气污染物与各种不良妊娠结局有关,包括自然流产、胎儿生长受限、早产和低出生体质量等。然而,其潜在机制尚不清楚。目前暴露组学、代谢组学的应用筛选出许多空气污染体内暴露的生物学标记物,如DNA加合物等代谢产物。生物学标记物可以用来反映个体的内暴露水平,相比外暴露的污染物监测更为准确,更能反映机体的暴露水平,从而指导探究空气污染暴露与各种妊娠结局相关的潜在机制。  相似文献   
8.
9.
吴泽  杜娟  谢洁  勾洵  彭玲  叶羊  张晓喻  袁学刚  袁钰婷  史迎欣 《中草药》2021,52(6):1623-1633
目的探究黄连Coptidis Rhizoma在连栀矾溶液传统发酵炮制中的作用。方法按照连栀矾溶液传统配方比例,将其拆分为3组配方溶液:连栀矾组(黄连+栀子+白矾)、黄连组(黄连+白矾)和栀子组(栀子+白矾),采用HPLC分析比较3组溶液发酵前后的化学成分变化轮廓,采用Illumina H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并比较发酵溶液中微生物的群落特征。结果传统配方连栀矾经发酵后环烯醚萜类成分发生了较显著的变化(P<0.05),生物碱类成分未发生明显变化,拆分后的黄连组中生物碱类成分和栀子组中环烯醚萜类成分均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分别对各组发酵溶液进行测序,根据α多样性分析结果,3组发酵液中真菌多样性为连栀矾组<栀子组<黄连组,真菌的丰富度为栀子组<连栀矾组<黄连组;细菌多样性为连栀矾组<黄连组<栀子组,细菌的丰富度为连栀矾组<栀子组<黄连组。根据β多样性分析结果,3组溶液中的真菌和细菌的群落结构均有明显差异。根据微生物相对丰度分析可知,3组的优势真菌均为子囊菌门、担子菌门和罗兹菌门,不同组间丰度无明显差异;真菌优势属中的孢霉属的丰度在连栀矾组最高,显著高于另外2组(P<0.05),栀子组又显著高于黄连组(P<0.05);韦斯特壳属的丰度在连栀矾组中最低,显著低于黄连组和栀子组(P<0.05),后两者间丰度无明显差异。3组的优势细菌均为变形菌门、厚壁菌门、放线菌门和拟杆菌门,其中连栀矾组中变形菌门的丰度极显著低于黄连组和栀子组(P<0.01),厚壁菌门的丰度在连栀矾组中极显著高于黄连组和栀子组(P<0.01),放线菌门和拟杆菌门的丰度在3组发酵溶液的差异较小;细菌优势菌属中的乳杆菌属在连栀矾组中显著高于黄连组和栀子组(P<0.05),在黄连组中也显著高于栀子组(P<0.05),伯克氏菌属丰度在黄连组和栀子组中无显著差异,都显著高于连栀矾组中的丰度(P<0.05)。结论连栀矾溶液配方中的黄连能提高其中栀子的有效成分的发酵转化,并且是通过对发酵体系中的优势菌属的丰度进行调节而发挥作用的。进一步佐证了传统配方制剂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缓释渗透增敏化疗加放疗综合治疗食管癌的疗效.方法:采取食管缓释渗疗器局部缓释渗疗同时配合X线常规放疗50例食管癌,另50例行单纯常规分割X线外照射作为同期对照研究;观察近期疗效及1,3,5a生存率.结果:缓释渗透治疗组与单纯放疗组的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CR PR,无变化(NC),肿瘤进展(PD)分别为:55.1%,10%;40.8%,60%;95.9%,70%;0,20%;4.8%,10%.缓释渗透治疗组的CR,CR PR,PR与单纯放疗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生存情况:缓释渗透治疗组与单纯放疗组1a生存率为73.46%,52%(P<0.05);3a生存率为40.8%,28%(P>0.05);5a生存率为16.3%,0(P<0.005).结论:食管缓释渗疗器局部缓释渗疗配合常规分割放疗综合治疗食管癌,有显著的近期疗效;同时改善了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