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1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二烯丙基二硫(DADS)对人结肠癌HT-29细胞周期的阻滞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应用MTF法及细胞计数法测量HT-29细胞生长抑制,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时相分布,免疫细胞法测定p21、C-myc、Cyclin E表达.[结果]MTT法显示,不同浓度DADS作用HT-29细胞12、24、48h后,细胞生长抑制率及细胞群体倍增时间呈浓度、时间依赖性增加.流式细胞仪分析,30、60pmol/LL DADS阻滞HT29细胞在G1期,与对照组相比,可使G1期细胞增加约2倍,而90、120μmol/L DADS显著地将细胞阻滞在G2/M期.免疫细胞化学分析表明在细胞周期阻滞的同时有p21wafl蛋白表达上调,Cyclin E、C-myc蛋白表达下降.[结论]DADS对HT-29细胞的抑制增殖作用可能与细胞周期阻滞有关,DADS对HT-29细胞周期阻滞的分子机制可能与调节p21wafl、Cyclin E、C-myc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D5和CD43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DLBCL)(非特指)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DLBCL(非特指)病例81例,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CD20、CD3、CD5、CD43、CD10、Bcl-6、Mum-1和Ki-67在该组淋巴瘤中的表达,同时分析CD5和CD43表达与DLBCL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本组81例DLBCL病例中,CD5阳性表达7例(8.64%),CD43阳性表达26例(32.01%),CD5和CD43同时阳性表达6例(7.41%),CD5和CD43均为阴性54例(66.67%),两者表达呈正相关(r=0.353,P<0.05)。 CD5表达与年龄、性别、临床分期、B症状、免疫表型分型( Hans分型)、部位和是否乙型肝炎病毒( HBV)感染无关;CD43表达与免疫表型分型和HBV感染相关,而与年龄、性别、临床分期、B症状和部位无关。 CD5阳性DLBCL患者的EFS和OS显著低于CD5阴性者;CD43阳性DLBCL患者的EFS和OS显著低于CD43阴性者。 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除临分期外,年龄、性别、部位、B症状、免疫表型分型和HBV感染情况对患者生存期均无影响。结论 CD5、CD43和临床分期与DLBCL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简称胱抑素C,cystatin C)、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NT-proBNP)与慢性心力衰竭(心衰)的关系,总结三者在慢性心衰发展过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慢性心衰患者119例,根据纽约心脏病协会( 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NYHAⅡ组( n=49)、NYHAⅢ组(n=47)和NYHAⅣ组(n=23),其中109例行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各房室腔内径、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并根据LVEF分为LVEF<50%组(n=61)和LVEF≥50%组(n=58)。选取心内科无慢性心衰症状的同期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n=20)。测定血浆hs-CRP、cystatin C、NT-proBNP 水平。结果NYHAⅢ、NYHAⅣ组hs-CRP、cystatin C、lgNT-proBNP水平较NYHA Ⅱ组明显升高( P<0.01), NYHA Ⅲ、NYHAⅣ组LVEF明显低于NYHAⅡ组(P<0.01)。 LVEF<50%组hs-CRP、cystatin C、lgNT-proBNP明显高于LVEF≥50%组和对照组(P<0.01)。 cystatin C、hs-CRP、lgNT-proBNP均与LVEF呈负相关(r=-0.28、-0.22、-0.48,P<0.05)。 LVEF≥50%组hs-CRP、lgNT-proBNP明显高于对照组,但cystatin C水平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cystatin C、hs-CRP 均与lgNT-proBNP呈正相关(r=0.407、0.283,P<0.01),hs-CRP与cystatin C 呈正相关(r=0.261,P<0.01)。结论慢性心衰随着NYHA 分级增高和LVEF降低,血浆hs-CRP、cystatin C、lgNT-proBNP值升高,三者结合更有利于评价慢性心衰患者的临床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4.
二烯丙基二硫启动人白血病HL-60细胞凋亡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目的寻找二烯丙基二硫(diallyl disulfide,DADS)诱导人白血病HL-60细胞凋亡的启动点,建立DADS启动HL-60细胞凋亡模型。方法实验设未处理组、处理组和撤药组,分别采用细胞计数、流式细胞术、DNA凝胶电泳、Western blot等方法,绘制生长曲线,检测凋亡率、活化的caspase-3表达率以及DNALadder、凋亡相关蛋白的检测。结果3.6mg.L-1DADS作用HL-60细胞1d,与对照组相比,细胞数没有明显变化,而作用2~6d,细胞数分别减少24.1%、36.5%、44.2%、52%、53.6%。DADS作用1、2d,凋亡率分别为3.1%、4.3%,与未处理组(3.0%)差异无显著性,而作用3~5d的凋亡率分别达到8.5%,15.2%,27.4%,均高于未处理组(P<0.05)。DADS作用2~5d撤药后再培养至d6,凋亡率分别为7.9%,12.4%,16.5%,18.8%,高于未处理组的3.3%(P<0.05)。处理2~5d后,活化的caspase-3的表达率分别为10.0%、10.4%、14.9%、17.3%,均高于未处理组5.4%(P<0.05)。处理组中DADS处理4d后DNA凝胶电泳出现梯状条带,而DADS作用2~5d撤药后再培养至d6均出现明显梯状条带。Westernblot结果表明,从作用2d起,caspase-3表达开始上调,而Bcl-2表达开始下调。结论3.6mg.L-1DADS诱导人白血病HL-60细胞凋亡的启动点为处理2d。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检测CD56、CD54在甲状腺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CD56、CD54的表达在甲状腺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分别收集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病理科73例甲状腺乳头状癌、64例良性病变组织蜡块。将137例石蜡标本制做组织芯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CD56、CD54蛋白在甲状腺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CD56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大多表达缺失,表达率为14%,在良性甲状腺病变组织中表达率高(92.2%),两者间表达率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CD54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及桥本氏甲状腺炎组织中表达增高(69.9%vs 75.0%),呈弥漫阳性表达,这两组间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其他良性甲状腺组织包括结节性甲状腺肿和滤泡性腺瘤中,CD54表达较低(3.8%),主要呈散在弱阳性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相比,其表达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D56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表达缺失,在甲状腺良性病变组织中表达增高;CD54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及桥本氏甲状腺炎中高表达,联合检测CD56、CD54对甲状腺病变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miR-29c的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预测miR-29c靶基因生物学功能。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下载胃癌微小RNA表达及临床数据,分析miR-29c在胃癌及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收集胃癌及正常组织石蜡标本,制作成组织芯片,使用miRNAscope技术检测miR-29c在胃癌及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通过卡方检验分析miR-29c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TargetScan、Pictar、miRTarbase和Starbase数据库预测miR-29c的靶基因,并对潜在靶基因进行富集分析。结果:TCGA数据分析显示,与正常组织相比(n=41),miR-29c在胃癌组织(n=434)中表达显著下调(P<0.001)。miRNAscope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织相比,miR-29c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下调(P<0.001),其表达水平与胃癌患者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型显著相关(P<0.05)。数据库预测得到18个潜在靶基因,主要富集在DNA甲基化转移酶活性等生物学功能,以及癌症相关miRNAs等信号通路。结论:miR-2...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因多态性与河南汉族人群慢性心力衰竭(CHF)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限制性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的方法检测116例CHF患者( CHF组)和10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MMP-9基因-1562C>T(rs3918242)、R279Q(rs17576)、P574R(rs2250889)多态性,根据酶切后的片段数目和大小判读等位基因和基因型;病例对照分析并运用SHEsis软件分析实验数据,判断MMP-9基因上3个SNPs是否与CHF有关。结果 MMP-9基因-1562C>T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携带T等位基因个体患CHF的风险是C等位基因的1.25倍(OR=1.254);CHF组MMP-9基因 R279Q的AG基因型频率增加(P<0.05)。 MMP-9基因P574R位点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MP-9基因3个SNPs组成的单体型共推断出7种,其中单体型ACT和GCT 频率在CHF组和对照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F组和对照组比较,单体型ACT OR=2.823(95%CI 1.062~7.501)>1,说明单体型ACT更易增加CHF患病风险。结论在河南汉族人群中,MMP-9基因-1562C>T位点的等位基因T和R279Q位点AG基因型以及3个SNPs组成的单体型ACT、GCT可能增加CHF患病的风险性,而P574R位点可能与CHF的易感性无关。  相似文献   
10.
二烯丙基二硫对人结肠癌HT-29细胞G_1期的阻滞作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二烯丙基二硫(DADS)对人结肠癌HT-29细胞G1期的阻滞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采用MTT、细胞计数法、流式细胞术和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分析DADS对体外培养的HT-29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细胞周期分布及细胞周期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MTT法显示,60、120μmol.L-1DADS作用HT-29细胞24 h后,生长抑制率分别达23.1%、45.6%。细胞计数法表明,常规培养HT-29细胞群体倍增时间为22.58 h,60μmol.L-1DADS作用HT-29细胞后,其细胞群体倍增时间延长到31.20 h。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显示,60μmol.L-1DADS阻滞HT-29细胞在G1期,与对照组相比,可使G1期细胞增加约2倍,而120μmol.L-1DADS显著地将细胞阻滞在G2/M期。免疫细胞化学分析表明在G1期阻滞同时有p21W af1蛋白表达上调,Cyc lin E、C-myc蛋白表达下降。结论低剂量DADS对HT-29细胞的抑制增殖作用可能与G1期阻滞有关,DADS对HT-29细胞G1期阻滞的分子机制可能与调节p21W af1、Cyc lin E、C-myc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