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6篇
临床医学   7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目的建立可同时检测低频等位基因Dia和Cob,并且可进行多个样本混合检测的多重PCR基因分型方法。方法针对血型抗原Dia和Cob等位基因的单个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分别设计序列特异性引物,建立稳定的多重PCR体系。通过优化引物设计及PCR反应条件,提高多重PCR反应的灵敏度,使其可同时检测5~10份DNA标本。应用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能否通过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ence RNA,siRNA)干扰影响巨噬细胞Fcγ受体介导的吞噬作用,采用FCGRⅡA siRNA转染佛波酯(phorbol-12-myristate-13-acetate,PMA)活化人单核细胞THP-1,并设NO-TARGET、GAPDH、no-siRNA(1640)为对照。培养48~72h后,用FCM分析CD14+细胞的CD32、CD32b分布,用CD14的平均荧光强度(mean fluorescence intensity,MFI)值作为内参,得到CD32、CD32b相对MFI值;用Western blotting观察CD32a、CD32b的蛋白表达水平;进行单核细胞单层实验(monocyte monolayer assay,MMA),结合流式细胞术分析THP-1中能吞噬调理红细胞的吞噬百分比。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FCGRⅡA组与各对照组间的分布差异。Western blotting结果证实,FCGRⅡA组CD32a量明显减少(分别为NO-TARGET组、GAPDH组、1640组的22%、42%、31%),而CD32b不降低;FCM分析显示,FCGRⅡA组MFI CD32/CD14较NO-TARGET组、1640组、GAPDH组下降(P <0.05),而CD32b无明显减少;同时MMA结果显示,FCGRⅡA组吞噬细胞占比分别比NO-TARGET组、GAPDH组、1640组减少9.6%、9.2%和4.4%。提示siRNA选择性干扰可有效降低Fcγ受体CD32a表达,并降低PMA活化的THP-1吞噬能力,可作为潜在手段干扰输血反应所涉及的巨噬细胞吞噬作用。  相似文献   
3.
弱RhCe型家系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了解弱RhCe抗原遗传背景。方法 采用红细胞凝集试验检测先证者父母和兄弟姐妹的RhD、C、c、E、e抗原 ,用PCR SSP方法检测RH基因。观察Rh血型基因的构成和抗原表达情况。结果 父亲带有弱RhCe抗原和正常的RhcE抗原 ,基因型为RHCe/RHcE ;母亲有正常RhCe抗原 ,基因型为RHCe/RHCe ;先证者有与父亲相同的弱RhCe抗原 ,基因型为RHCe/RHCe ;哥哥和弟弟都仅有RhcE抗原 ,基因型为RHcE/RHCe ;姐姐有正常的RhcE和RhCe抗原 ,基因型为RHcE/RHCe。结论 我国人群中RHCE基因存在有无效的RHCe基因和弱RHCe等位基因。  相似文献   
4.
免疫性输血反应的调查及预防研究   总被引:42,自引:6,他引:42  
目的 对各类输血反应进行调查研究 ,同时建立输血前免疫血液学检查新技术 ,以预防和治疗免疫性输血反应。方法 对上海地区 13家医院的 30 776名输血病人进行调查 ,并应用改良Polybrene、简易致敏红细胞血小板血清学试验 (SEPSA)等新技术 ,进行同种特异性抗体的筛选、鉴定及交叉配型试验。结果 发生各类输血反应5 0 8例 (1.6 5 % ) ,其中检出引起免疫性输血反应的同种抗体 6 4例 (12 .6 % ) ,抗体特异性分别为血小板抗体 (包括HLA) 5 1例 ,红细胞不规则抗体 13例 ;各项新技术的应用对预防免疫性输血反应的发生具有显著相关性 (χ2 >3.84 ,P <0 .0 5 )。结论 使用研究建立的输血前免疫血液学新技术能有效地诊断、预防和治疗免疫性输血反应的发生 ,提高了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上海地区人群中部分稀有血型筛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人群中部分稀有血型的频率和分布情况,用于解决临床上稀有血型的用血问题。方法利用稀有单克隆、多克隆抗血清,对Kell血型系统的K0,Miltenberger血型系统的Mur+,Duffy血型系统的Fya-,高频率抗原中的Lan-、Vel-进行筛选;用2 mol/L尿素进行Kidd血型系统的Jk(a-b-)表型筛选。筛选方法包括试管法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IAT),U型96孔微量板IAT和U型96孔微量板盐水直接离心法试验。结果从24 093名献血者中发现1例K0表型;在2 970名献血者中检出15例Mur+;从200名献血中,检出1例Fya-;从6 153名献血者中发现2例Vel-;在300名献血者中发现了1例Lan-;在102 760名献血者中,成功检出4例Jk(a-b-)。结论Mur+、Lan-、Jk(a-b-)表型频率明显高于白种人;Fya-表型频率低于白种人。  相似文献   
6.
目的 以环磷酰胺 (CY)作为免疫抑制剂 ,诱导小鼠产生对人红细胞血型抗原的选择性免疫耐受。 方法 1 0 2只 Balb/c小鼠分成 1 7组 ,在 2× 1 0 7人红细胞免疫注射后 ,分别以不同 CY剂量和给药时间给予抑制。并通过直接和间接血凝反应测定小鼠免疫应答所产生的抗人红细胞抗原的 Ig M和 Ig G型抗体效价。 结果 在 5 0~ 1 5 0 mg/kg CY剂量范围内 ,免疫注射当天至免疫后第 4天 (d0~d4)均可对小鼠的免疫应答产生抑制。而诱导小鼠产生对人红细胞抗原完全耐受的最佳 CY抑制时间和剂量分别为免疫注射后的第 1天和 1 0 0 mg/kg。 结论  CY能有效抑制小鼠对人红细胞免疫所产生的应答 ,选择适当的给药时间和 CY剂量对耐受的建立十分重要。本项研究对诱导小鼠免疫系统产生对人红细胞血型弱抗原的应答具有探索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对头发、口腔腭粘膜等组织标本进行ABO基因分型的可行性.方法应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多重PCR-RFLP)技术,检测8例头发和6例口腔腭粘膜标本的ABO基因型,标本的基因组DNA经2对引物同时进行扩增,扩增后的产物同时用Msp Ⅰ和Kpn Ⅰ 2种限制酶进行消化,通过消化后产生的片段即可判断结果.然后将分析结果与血清学技术检测的ABO表现型和受检者血液标本的基因型进行比较.结果 14例标本共检出6种ABO基因型,与表现型和血液标本的基因型结果完全一致.结论该方法操作方便,重复性、稳定性好,可鉴定15种基因型,应用于法医学鉴定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制备抗人红细胞血型糖蛋白A(Glycophorin A,GPA)非多态性表位单克隆抗体并鉴定其特性。方法用小鼠B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获得分泌单抗-GPA非多态性表位的杂交瘤细胞株;鉴定抗体特异性和亚型;通过和各种酶处理细胞的反应确定单抗结合抗原位点的特性。结果得到的2株抗-GPA非多态性表位的单克隆细胞株Q6D7和Q7C9,均属IgG1亚类、Kappa型轻链,所针对的抗原位点均抗胰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处理,对无花果酶、木瓜酶、唾液酸酶敏感。结论制备获得2株抗-GPA非多态性表位单克隆抗体。  相似文献   
9.
220例患者血型不规则抗体分析   总被引:30,自引:4,他引:30  
目的 对上海地区患中不规则抗体检出情况进行回顾性总结。方法 对2000年以来上海各医院送捡的免疫血液学标本2149例,应用盐水、抗球蛋白法、聚凝胺法检测不规则抗体。结果 共鉴定确认血型不规则抗体220例。其中自身抗体66例、确定同种特异性抗体154例,分别为:抗-D 41例、抗-E 37例、抗-cE 19例、抗-Ce 4例、抗-CD 3例、抗-c 4例、抗-M 15例、抗-N 3例、抗-PI 2例、抗-Le^a 1例、抗-Le^b 4例、抗-Le^x 1例、抗-Mur 3例、抗-S 2例、抗-HI 11例、抗-Jk^b 1例、抗-Fy^b 1例、抗—Tj^a 1例、抗-I 1例。结论 检出的不规则抗体与国外数据存在较大差异,国外常见的抗—K、抗—Fy^a在国内较少见。产生抗体的患(不包括孕妇)以女性居多。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多重PCR筛选技术(PCR-ssp反应体系)同时扩增s、Fya、OKa阴性稀有血型。方法根据s、Fya、OKa血型基因核心序列设计相应引物,采用序列特异引物引导的PCR反应(PCR-SSP)体系对模版DNA进行扩增,对扩增产物进行电泳分析,根据扩增出目标片段图谱判断该稀有血型基因的存在与否,以此判断是否阴性稀有血型。结果随机抽取本站2010年6~8月参加献血的650名献血者进行筛选鉴定,未发现s、Fya、OKa阴性的稀有血型。结论该方法能在一个反应体系内同时扩增3个稀有血型,具有准确、高效的优点,可以用来进行献血人群s、Fya、OKa阴性稀有血型的筛选与建库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