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16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9篇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0 毫秒
1.
目的:观察氟对体外培养的大鼠成釉细胞HAT-7细胞活性及细胞内Ca2+浓度的影响。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HAT-7细胞,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Na F培养液,培养24、48、72 h后,用CCK-8检测细胞的活性;流式细胞术分析氟对细胞凋亡的影响;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细胞内钙离子的浓度。结果:Na F浓度为0.4、0.8 mmol/L时,促进成釉细胞增殖;当Na F浓度大于1.6 mmol/L时,促进成釉细胞凋亡,Na F浓度为1.6 mmol/L时,细胞早期凋亡数量增加,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证实,1.6mmol/L Na F可以诱导大鼠成釉细胞内Ca2+浓度升高,Na F对HAT-7细胞的上述作用与浓度和作用时间呈正相关。结论:低浓度氟促进HAT-7细胞增殖,高浓度则抑制其增殖。Na F浓度超过1.6 mmol/L时,可诱导成釉细胞凋亡,并诱导成釉细胞内Ca2+浓度增加。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大鼠成釉细胞原代培养技术,观察不同浓度氟化钠对成釉细胞活性的影响,为研究氟斑牙的形成提供依据。方法取1015 d的Wistar大鼠磨牙牙胚组织进行原代培养,通过酶消化法,分离培养成釉细胞。加入不同浓度(0、0.4、0.8、1.6、3.2、6.4 mmol/L)的氟化钠作用于成釉细胞,分别培养24、48、72 h后,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的活性情况。结果①当氟化物浓度为0.4、0.8 mmol/L时,对成釉细胞的增殖有促进作用,且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强。②当氟化物浓度为1.6、3.2、6.4 mmol/L时,对成釉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随着氟化钠浓度的增加,对细胞的抑制作用也逐渐增强,并且抑制作用随着时间的延长愈发明显。结论不同浓度的氟化物对体外培养成釉细胞的活性具有促进和抑制双向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慢性饮水型氟中毒动物模型并观察其硬组织形态学改变。方法 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4组,建立氟中毒动物模型。染氟组分别饮用含氟化钠浓度为50、100、150 mg/L的自来水,对照组饮用常规自来水。8周后取大鼠切牙及股骨,通过组织HE染色方法观察各组大鼠切牙成釉细胞和大鼠骨组织形态学改变,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测定各组大鼠血氟、牙氟及骨氟浓度。结果实验组大鼠切牙出现不同的氟牙症表现。各染氟组大鼠血氟(F=11.234,P<0.05),牙氟(F=275.148,P<0.05),骨氟(F=217.337,P<0.05)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且随浓度增加而增加,各组间均具有显著差异。HE染色发现实验组大鼠切牙成釉细胞排列不规则呈多层,高柱状细胞结构变矮或消失,少量细胞发生扭曲,且随氟浓度增加以上病理学改变加重。大鼠股骨HE染色发现实验组骨组织出现骨小梁增多,排列致密等骨硬化性表现,骨骺板增厚,增殖层软骨细胞排列紊乱,随浓度的增加以上病理学改变加重。结论长时间饮用高浓度含氟水可引起慢性氟中毒,硬组织出现氟斑牙和氟骨症的病理学改变。  相似文献   
4.
槲皮素的药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述天然黄酮类化合物槲皮素在抗肿瘤、抗氧化、抗血栓、抗糖尿病及保护心血管和止泻等方面的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腹腔镜在复发性腹股沟疝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07年1月应用腹腔镜明确诊断并行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30例复发性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前补片修补术(TAPP)和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补片修补术(TEP).结果 30例患者手术全部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应用TAPP24例,TEP6例,术中明确诊断真性复发疝18例,新发疝10例,遗留疝2例.手术时间35~120 min,平均(65.5±28.5)min,术后住院2~7 d,平均3 d.随访0.5~8.5年,平均(3.5±2.3)年,无一例再复发.结论 应用腹腔镜可以明确复发性腹股沟疝的类型,有助于病因分析及减少再复发率.由于TAPP、TEP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复发率低,是治疗复发性腹股沟疝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6.
应用巴德3DMax补片行无钉合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应用巴德3DMax补片行无钉合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治疗腹股海疝的经验技巧和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8月至2007年12月共38例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全部在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TEP,术中应用巴德3DMax补片,且不需钉合固定.结果 38例患者共进行42侧TEP,手术时间25~90 min,平均手术时间单侧(35±13)min,双侧(58±22)rain.术后无需使用镇痛剂.术后住院时间1~4d,平均(2.5±1.5)d.术后并发阴囊血清肿2例,无术后腹股沟区慢性疼痛及异物不适感病例.随访6~22个月,平均(13.0±5.5)个月,无术后复发病例.结论 应用巴德3DMax补片行无钉合腹腔镜TEP,安全可靠,操作简单方便,可使手术时间缩短,减少手术并发症,并有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复发率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分泌AFP的胃肝样腺癌1例─附光镜、电镜和免疫组化观察江显毅,杨善民,张思宇,方庆全(厦门市第一医院病理科3610032厦门大学抗癌研究中心)自1982年Prath[1]等首次在卵巢的卵黄囊肿瘤发现肝癌细胞样细胞特3征以来,在胃、肺、子宫内膜、结肠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口腔预防医学教学新模式。方法:将研究性教学模式引入口腔医学生的口腔预防医学课中,以口腔健康教育为中心,学生为主体,将研究性模式的多种教学方式整合进行教学改革。结果:研究性教学提高了教学质量及学生的综合能力,加强了学生的预防观念和口腔保健意识。结论: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是教学上的新探索。  相似文献   
9.
腹腔镜胸骨前径路甲状腺切除术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总结腹腔镜胸骨前径路甲状腺切除术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对12例甲状腺肿瘤患者行腹腔镜下胸骨前径路手术切除。结果除1例甲状腺腺瘤因瘤体与舌下肌群粘连严重而中转传统手术外,其余11例手术顺利,行一侧腺叶切除10例,另1例附加峡部切除。平均手术时间150(120~240)min,平均出血量60(50~80)ml,术后无声嘶、呛咳、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1例术后出现胸骨切迹处皮下积液,经抽液和加压包扎后治愈。结论腹腔镜下胸骨前径路甲状腺切除术安全可行,疗效可靠,颈部美容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检测胃癌组织中EZH2 mRNA及蛋白的表达,探讨EZH2蛋白的表达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 选取30例术前胃镜和术后病理确诊的胃癌组织及相应癌旁胃组织,应用RT-PCR方法对EZH2 mRNA的表达水平进行半定量检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 SP 法检测76例胃癌组织和45例癌旁正常胃组织中 EZH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30例胃癌组织中EZH2 mRNA的表达量为0.994±0.129,高于癌旁胃组织中EZH2 mRNA的表达(0.332±0.0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76例胃癌组织中,EZH2 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 51.3%,45 例癌旁正常胃组织中未发现 EZH2的阳性表达.EZH2蛋白的表达与胃癌肿瘤的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 TNM 分期显著相关(P<0.05),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及分化情况等临床因素无关(P>0.05).结论 EZH2基因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增强,检测胃癌组织中 EZH2蛋白的表达可能对判断胃癌的恶性程度及病情进展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