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2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6篇
口腔科学   114篇
临床医学   74篇
内科学   55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25篇
特种医学   26篇
外科学   87篇
综合类   190篇
预防医学   70篇
药学   56篇
中国医学   99篇
肿瘤学   2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文献研究,总结国内外静脉血栓栓塞症各类评估工具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指出我国与欧美国家人群存在种族、疾病谱和遗传因素等方面的差异,国外量表所纳入的危险因素并不一定能准确、完整地反映我国患者的风险状况。应借鉴国外评估工具的构建方法,基于我国VTE患者数据进行多中心、大样本的回顾性研究,从而构建更适合我国人群的、更准确的VTE风险评估模型。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估腹腔镜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应用价值、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0月至2012年10月在上海市嘉定区中心医院行低位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143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组(69例)和开腹组(74例),比较两组围手术期及术后生存率情况.结果 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在年龄、性别、病理类型、肿瘤分化、肿瘤分期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手术时间(171.4±63.6 min)大于开腹组(146.1±47.1 min),术中出血量(63.4±23.6 mLvs.92.6±31.8 mL)、术后排气时间(2.5±1.3 d vs.3.6±1.1d)、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4.6±1.9 d vs.6.3±2.2d)腹腔镜组均小于开腹组,腹腔镜组术后总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开腹组相似(7.0% vs 13.2%)(P>0.05),术后吻合口漏率、肺部感染、切口感染、泌尿系感染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随访时间12~6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54个月,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在术后1年、3年、5年的生存率、无瘤生存率和局部复发率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是安全可行的,其远期疗效和开腹手术相似,在对盆腔神经丛的保护和对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方面可能更有优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在体内咬合力丧失的情况下,iNOS影响牙周组织改建的分子机制。方法:选用Wistar大鼠,建立咬合力丧失的动物模型,按照正常及拔牙后6h、1d、2d.3d、1周、2周、3周、4周随机分组,采用HE、免疫组化染色和RT—PCR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单向方差分析、Dunnett检验和配对t检验.分析牙周形态变化以及牙周组织中iNOS蛋白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组织形态学观察发现,实验组的牙周组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建:牙周膜结构由致密变得稀疏,纤维、细胞的排列由有序到紊乱,牙槽骨骨壁由平整变得凹凸不平,甚至出现破骨细胞等。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iNOS在对照组牙周膜的成纤维细胞和成骨细胞中仅表现为少量的棕黄色颗粒,而在实验组中的表达则明显增强,尤其是拔牙后的第2天和第3周。RT—PCR结果显示:咬合力丧失后,iNOSmRNA的表达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并在拔牙后第2天、第3周先后出现2次表达高峰。统计学分析显示:实验组中iNOSmRNA的表达与咬合力的丧失有关(P〈0.01),其中拔牙后的第2天和第3周与对照组的差异最为显著。结论:咬合力丧失促使牙周组织产生iNOS明显增多,且呈一定的规律性变化,导致牙周组织发生一系列退行性改变,提示iNOS很有可能是影响牙周组织改建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人成釉细胞瘤中pRb和E2F-1表达与端粒酶活性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研究 pRb、E2F 1和细胞周期素E(cyclinE)在人成釉细胞瘤 (ameloblastoma,AB)中的表达及其与端粒酶 (hTERT)的关系 ,探讨其临床生物学意义。方法 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了AB中 pRb、E2F 1、cyclinE及hTERTmRNA的表达。结果 pRb在AB细胞核中阳性率为2 0 4 % ( 11/ 5 4 )。E2F 1mRNA阳性率为 92 6 % ( 5 0 / 5 4 )。cyclinEmRNA阳性率为 6 6 7% ( 36 / 5 4 )。hTERTmRNA阳性率为 94 4 % ( 5 1/ 5 4 )。伴随AB的复发与恶变 ,hTERT、E2F 1、cyclinE的表达逐渐增高 ,pRb表达丢失。hTERT与E2F 1、cyclinEmRNA之间经Spearman相关分析 ,rs 均为 1 0 0 0 ,P =0 0 0 0 1,呈高度正相关。结论 pRb/E2F 1与AB细胞的增殖、去分化相关 ,端粒酶活性的释放激活与pRb的低表达及E2F 1的高表达可能相关 ,并在G1晚期受cyclinE调节有较高表达  相似文献   
5.
成釉细胞瘤及牙源性角化囊肿中ICAM-1和VCAM-1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在成釉细胞瘤(AB)及牙源性角化囊肿(OKC)中的表达及其与AB、OKC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对38例AB、10例OKC、7例正常口腔黏膜(NOM)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结合病例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ICAM-1和VCAM-1在AB、OKC和NOM3组表达组间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ICAM-1在AB中的阳性率达65.2%,显著高于NOM(14.3%),OKC(60.0%)与NOM未见显著统计学差异。VCAM-1在AB中的阳性血管数也显著高于OKC和NOM。ICAM-1和VCAM-1表达与AB的组织病理分型、年龄、性别和发生部位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细胞黏附分子ICAM-1和VCAM-1与AB及OKC的发生、发展及细胞分化与增殖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HOXC13 mRNA在成釉细胞瘤(ameloblastoma,AB)中的表达,探讨其发生的意义。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47例AB(原发AB 29例,复发AB 14例,恶变AB 4例),同时选取骨纤维异样增殖症2例,牙源性角化囊性瘤(keratocystic odontogenic tumor,KCOT)10例,正常口腔黏膜上皮7例作对照。结果HOXC13 mRNA AB中阳性率为97.9%(46/47),10例KCOT中7例为HOXC13 mRNA阳性表达,但在7例正常口腔黏膜细胞中仅3例为HOXC13 mRNA阳性表达,AB、KCOT、正常黏膜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665,P=0.001),但角化及颗粒样变退化细胞却为阴性。在部分AB间质成纤维细胞质中也有阳性表达,2例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纤维也为阳性。结论在AB中存在HOXC13的高表达;HOXC13 mRNA在AB上皮中的表达有异质性,该基因可促进上皮的增殖,其丢失可导致上皮细胞的角化和退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酪氨酸蛋白激酶抑制剂Genistein(4',5,7-三羟基异黄酮)对人唾液腺腺样囊性癌细胞株SACC-83的体外抗增殖作用及其对细胞增殖周期的影响。方法:用Genistein处理体外培养的SACC-83细胞,采用MTT检测法计算细胞存活率,显微照相记录细胞生长状态及形态学的改变,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AnnexinⅤ/PI法定量检测细胞凋亡,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方差分析。结果:Genistein对SACC-83细胞有一定的抗增殖作用,且当其作用到一定时间、达到一定的浓度后,该作用与浓度及时间呈依赖关系;细胞形态发生改变,体积缩小,悬浮细胞逐渐增多;SACC-83细胞经220μmol/LGenistein作用3d,其生长受到明显抑制,阻断细胞生长于G2/M期,并明显诱导细胞凋亡(P<0.01)。结论:Genistein可以显著抑制人唾液腺腺样囊性癌细胞株SACC-83的生长,阻断细胞周期于G2/M期,并诱导细胞凋亡;提示酪氨酸蛋白激酶在唾液腺腺样囊性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钙粘附素是一种细胞间粘附分子,它与连环素结合形成复合体介导同种细胞间粘附反应。本文对钙粘附素和连环素的生物学特性、在牙胚发育和口腔病损中的表达和意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静磁场对成骨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体外培养Wister大鼠颅骨成骨细胞,分别置于0Gs、400Gs、620Gs、830Gs、1080Gs不同磁场强度的静磁场中作用24h、48h和72h。用噻唑兰(MTT)法检测成骨细胞的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测定不同磁场强度下细胞所处的周期。结果显示,各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促增殖作用,尤以400Gs和620Gs组作用72h时显著;620Gs磁场治疗组S期、GJM期细胞百分比显著增加。推测一定磁场强度可促使静止态的G1期细胞活跃,向S期转变,细胞增殖加速。  相似文献   
10.
龈下菌斑中牙龈卟啉单胞菌牙龈素基因片段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检测慢性牙周炎患者龈下菌斑中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ingivalis)的2个基因片段kgp-cd和rgpB-cd,探讨2个基因片段的存在和缺失与牙周临床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慢性牙周炎患者龈下菌斑84个,对P.gingivalis阳性的龈下菌斑样本进行kgp-cd和rgpB-cd基因片段检测;根据2个基因片段的有无,将P.gingivalis分为A型和B型,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包,用t检验和x2检验分析不同基因型P.gingivalis与牙周临床指标的关系.结果:A型P.gingivalis在慢性牙周炎中的检出率高于B型(P<0.05),分别为85.29%和14.71%.不同基因型P.gingivalis引起的牙周袋探诊深度和牙龈出血倾向存在显著性差异(PD:t=2.85,P<0.05;BOP:P<0.05).结论:kgp-cd和rgpB-cd基因与P.gingivalis的致病性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