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7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8篇
外科学   108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55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21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敏  韩瑞发  雷铭德  杨宇明  谢林国 《天津医药》2012,40(6):540-542,642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6、IL-17和转化生长因子(TGF)-β在腺性膀胱炎(CG)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CG发病及进展中的作用。方法:将15例正常膀胱黏膜定为对照(A)组,43例未复发CG定为治愈(B)组,13例复发和癌变的CG定为进展(C)组;检测3组IL-6、IL-17和TGF-β的表达情况,并分析这些因子与CG发病及进展的相关性。结果:A组、B组及C组IL-6、IL-17和TGF-β的阳性表达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种因子与CG发病(rs分别为0.431、0.545、0.354,P0.05)和进展(rs分别为0.426、0.333、0.288,P0.05)呈正相关;IL-17分别与IL-6、TGF-β呈正相关(rs分别为0.997、0.961,P0.05)。结论:IL-6、IL-17和TGF-β可能在CG的发病及进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雌激素受体α(ERα)对膀胱癌细胞增殖和侵袭力的影响机制. 方法 建立ERα过表达的膀胱癌细胞T24ERα模型,对照组为膀胱癌细胞株T24V空质粒组.应用四甲基偶氮唑比色法检测细胞生长情况,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Transwell和细胞划痕实验检测膀胱癌细胞的侵袭能力,蛋白质印迹法检测ERα调节膀胱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信号通路. 结果 与空质粒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在96 h和144 h细胞抑制率分别为18.85%、37.2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细胞凋亡率为(18.93±1.41)%,对照组为(9.91±1.0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穿越基质胶的细胞比例为(10.00±2.00)%,显著低于对照组(26.00±3.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印迹显示与对照组相比,T24ERα细胞内整合素β1、磷酸化FAK、磷酸化Src和Src蛋白表达明显减低. 结论 ERα通过下调整合素β1-FAK/Src信号通路抑制膀胱癌细胞的生长和转移,同时促进膀胱癌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3.
目的:提高对前列腺副神经节瘤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报告确诊前列腺副神经节瘤1例,肿瘤组织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嗜铬A、突触素(Syn)、S-100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免疫组化染色。结合文献复习,总结其临床、病理和治疗情况。结果:这1例前列腺副神经节瘤以血精就诊。行前列腺根治切除术,病理检查符合副神经节瘤组织学特征,免疫组化染色:NSE、嗜铬A、Syn、S-100阳性,PSA阴性。随访42个月,排尿和排便通畅,疗效满意,无转移和复发。结论:前列腺是肾上腺外副神经节瘤极少见的位置,临床非常罕见。前列腺副神经节瘤的临床和病理特征具有特殊性,需病理确诊,治疗宜手术完整切除肿瘤,术后应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4.
MicroRNA与癌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3年,Lee等[1]首先在线虫(C.elegans)的胚胎发育期发现一种长度约为22个核糖核苷酸的小分子非编码RNA,能调节线虫细胞发育时序,将其命名为lin-4.随后几年,相关研究人员又在多种动植物中发现数百种类似表达形式的小RNA,推测其对发育和生理过程等可能具有调控作用,并将它们命名为microRNA[2],即miRNA.根据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人类基因组中可能包含了200~255个miRNA基因,约为编码基因的1%[3].数据库中已有319个人类miRNA基因,其中234个已得到验证(http://micmma.sanger.ac.uk/).在哺乳动物中,miRNA可能参与调控20%~25%的基因表达[4].RNA干扰作为近年来的重大科学发现,如今对于这种起抑制蛋白合成作用小分子RNA的研究已成为分子生物学领域的热门.从研究利用RNA干扰技术来阻滞癌症等疾病开始,越来越多的线索表明miRNA与癌症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笔者就miRNA功能及其与癌症的关系和目前的研究进展作以下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适合膀胱内灌注BCG的膀胱癌实验动物模型,观察重组Hifn-α-2b-BCG对其治疗效果.方法 利用亚硝酸银化学损伤、MB49细胞移植改进方法 ,构建C57BL/6原位膀胱肿瘤小鼠模型,进行重组BCG和野生BCG灌注治疗,观察荷瘤小鼠生存率和苏木素.伊红(HE)染色后病理组织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检测p53.结果 p53在荷瘤小鼠膀胱肿瘤表达强阳性.重组BCG和野生BCG各组灌注治疗后各重要器官组织未见肿瘤和结核结节形成.重组BCG灌注治疗组的小鼠平均膀胱重量(140.8±33.2)mg显著低于磷酸盐缓冲液(PBS)对照组的251.6±38.4,与野生型BCG治疗组的150.1±42.1、野生BCG+IFN治疗组的144.6±39.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重组BCG治疗组的小鼠生存率高于野生型BCG治疗组.结论 重组BCG小鼠原位膀胱肿瘤灌注治疗模型造模成功、肿瘤浸润迅速,恶性度高.重组hWN-α-2b-BCG对小鼠体内膀胱肿瘤具有抑制肿瘤生长,影响肿瘤预后.  相似文献   
6.
慢性前列腺炎的诊治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瑞发  马腾骧 《当代医学》2001,7(10):39-42,29
本文着重复习了慢性前列腺炎的分类,病因,诊断和治疗策略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重组hIFN-α-2b-BCG (rBCG) 体外抗肿瘤的作用效果和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共培养后,透射电镜观察不同时间点rBCG对人膀胱肿瘤EJ细胞的影响。吖啶橙染色观察各组肿瘤细胞形态。MTT法检测rBCG对肿瘤细胞生长抑制率。ELISA检测rBCG作用后淋巴细胞分泌Th1型细胞因子水平。LDH释放试验检测rBCG激活的淋巴细胞对肿瘤细胞杀伤效应。结果:BCG和rBCG作用后的肿瘤细胞在透射电镜下和吖啶橙染色后均有显著变化。MTT显示rBCG的生长抑制率显著高于BCG和BCG+IFN组。rBCG对淋巴细胞分泌Th1型细胞因子有影响,同时rBCG激活的淋巴细胞对膀胱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结论:重组BCG在体外有优于BCG的免疫调节特性、抗肿瘤作用和直接细胞毒作用。  相似文献   
8.
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中CD8,CD20,IL-6和IL-23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伟  韩瑞发 《天津医药》2011,39(8):711-713,778
目的: 通过检测良性前列腺增生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BPH ) 患者手术标本中CD8,CD20,IL-6和IL-23的表达,探讨炎症免疫在BPH病因与进展中的作用。 方法: 收集60例BPH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CD8,CD20,IL-6和IL-23在增生前列腺组织中的表达,将检测不同结果病例的临床数据进行对比性统计学分析。结果:CD8表达阳性49例(82%),CD20表达阳性36例(60%),IL-6表达阳性47例(78%),IL-23表达阳性33例(55%)。在检测指标全部强阳性病例组中,前列腺体积大于全部阴性的病例组,IPSS评分也更高(P<0.01)。 结论:BPH组织中存在着炎症细胞标志物和炎性因子的表达,并且与临床数据密切相关,提示炎症免疫可能在BPH的病因与进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腺相关病毒(rAAV)-肿瘤内皮抑素(tumstatin)(简称rAAV-Tum)栽体的构建及其生物学效应的初步鉴定.方法:用PCR扩增tumstatin序列至pAAV-MCS载体,构建pAAV-Tum;采用AAV-Helper Free System包装系统、"氯仿-PEG/NaCl沉淀-氯仿抽提"及冰乙醇沉淀法进行AAV的包装、纯化和浓缩;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对rAAV-Tum生物学效应进行初步鉴定.结果:成功构建pAAV-Tum载体,并经酶切、PCR及测序证实;rAAV病毒颗粒滴度达2 × 1010 v.p/mL,浓缩后可达到2×1011~12 v.p/mL;rAAV-Tum可以分泌内皮抑素,诱导HUVEC凋亡.结论:成功构建rAAV-Tum腺相关病毒,体外实验表明该病毒能高效诱导内皮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0.
随着医学材料学与导管制造工艺的迅速发展,导管在泌尿外科领域也在不断更新与完善.在材料选择与工艺指标方面,已从传统的乳胶制品发展成由硅橡胶、聚硅氧烷、硅化聚氯乙烯、聚氨酯、聚四氟乙烯、聚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和钛镍记忆合金等新型材料制成的各种导管.其表面的光滑性、管壁的均匀性、导管的硬直度、弹性、可曲性、不透X线性、无毒、无抗原性、生物相容性以及长期在尿液环境中的化学稳定性,均已达到较为理想的指标.特别是近十余年来,腔内泌尿外科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使导管进入肾脏的通道从以往经尿道、膀胱、输尿管一条进路,又增加了经皮穿刺肾造瘘的捷径,从而扩大了导管在泌尿外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