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基于临床及影像学观察对K-Rod动态稳定系统的疗效进行评价.[方法]本研究共纳入在2011年2 ~12月期间行K-Rod系统治疗的患者25例,评价指标主要包括VAS、JOA与ODI评分,以及对患者进行影像学随访观察(包括X线及MRI).[结果]随访时的VAS评分及ODI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1),JOA评分则显著升高(P<0.01).随访时手术节段活动度(ROM)较术前显著减少(P<0.01),上位及下位节段的术前ROM与随访ROM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共有7例患者获得了MRI随访,椎间盘Pfirrmann分级显示,3例患者手术节段椎间盘仍有继续退变的表现,大部分患者邻近节段椎间盘信号和高度没有明显改变.[结论]随访结果表明K-Rod动态稳定系统能明显地减轻患者疼痛和功能障碍,同时达到固定和活动的良好平衡,临床效果较为理想.但由于随访时间尚短,研究样本量较小,长期疗效及其延缓邻近节段退变的作用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DSA导向下椎体成形术及椎体后凸成形术等微创治疗在治疗高龄重症胸腰椎压缩骨折中的应用及操作注意事项.方法:2009年6月-2011年5月收治16例重症高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共19个椎体,PVP术式5例,共6个椎体,PKP术式11例,共13个椎体.所有病例均在DSA导向下完成手术.结果:13例患者得到有效随访,随访时间为4~27月,平均随访16.3个月,术后1~24h患者腰背部疼痛均缓解,两组术后2周及随访时VAS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周、随访时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脊髓神经损伤、肺栓塞等并发症.结论:椎体成形术及椎体后凸成形术对于高龄重症胸腰椎压缩骨折的治疗是可行的,但必须结合不同类型骨折的特点,综合选择,对术者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运用DSA导向可在术中协助准确定位,即时观察骨水泥分布,有效预防骨水泥渗漏等严重并发症,临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新加香薷饮加减治疗腰椎围手术期感冒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新加香薷饮加减治疗腰椎围手术期感冒咳嗽患者21例。结果:治愈10例,好转9例,无效2例,风寒证的有效率85.7%,风热证的有效率90.9%,暑湿证的有效率100%,总有效率90.5%,其中治疗3天即有15例有效,占71.4%。结论:新加香薷饮加减治疗腰椎围手术期感冒咳嗽疗效确切,且对风寒证、风热证和暑湿证各型均有疗效。  相似文献   
5.
中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随着人们生活和工作方式的改变,其发病率越来越高,并呈现年轻化的趋势。绝大部分的神经根型颈椎病可以通过保守治疗获得康复,但是在保守治疗过程中却存在很多治疗的瓶颈限制了保守治疗疗效的发挥,使得疾病迁延不愈,甚至部分患者不得不采用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6.
许鸿智  林定坤  侯宇  苏国义 《新中医》2019,51(1):244-247
目的:评价以控制机械刺激为核心的治疗体系对中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中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各60例,观察组应用以控制机械刺激为核心的治疗体系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坐位牵引进行保守治疗,疗程均为2周,治疗前后采用SF-36生存质量量表进行疗效评价,包括生理机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一般健康状况(GH)、精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以及精神健康(MH)、健康变化(HT)等,并随访1年。结果:所有患者治疗期间均无发生不良反应。治疗结束后1年,观察组和对照组各有58例得到随访,有效随访率96.7%。治疗后及随访1年,2组患者BP、PF (观察组治疗后除外)、RP、RE、HT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 0.05);而2组患者GH、VT、SF、MH评分较治疗前无明善改善,甚或评分有下降趋势。治疗后,2组间各维度评分变化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随访1年,观察组患者RP、SF、RE、HT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而BP、PF、GH、VT、MH评分组间差异不大(P 0.05)。结论:普通坐位牵引和以控制机械刺激为核心的治疗体系均能在一定程度改善中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生存质量,但在远期疗效方面,以控制机械刺激为核心的治疗体系疗效更优。  相似文献   
7.
Dynesys动态稳定系统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脊柱融合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传统手术方式,临床报道其疗效明显优于非手术疗法,且随着目前融合技术的提高,融合率已〉95%。但是融合率的提高并没有相应伴随着临床疗效的提高,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的腰腿痛情况并没有获得明显的改善。另一方面,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重度腰椎管狭窄症非手术疗法治疗的预后转归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09年9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41例重度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进行回顾研究,同时随机选择同期41例进行腰椎管狭窄症行减压融合手术的病人进行回顾性对照,采用VAS、JOA评分对疼痛及神经功能进行评分,采用SF-36生活质量评价量表对随访期间...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比较不同角度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生物力学差异,探讨角度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合适方式,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33例病例实验前均拍摄颈椎CT片。患者分别接受前屈位、中立位及后伸位角度牵引,牵引前后均拍摄标准颈椎侧位X光片,测量牵引前后各节段椎间前、后隙高度的变化;对其中1位患者的颈椎CT片进行三维有限元分析,并模拟不同角度受力下颈椎的生物力学变化。【结果】不同角度牵引下椎间前、后隙高度的变化均以前屈位最为显著,从C2/3至C6/7,前屈位组各节段的椎间前、后隙高度增加值均显著大于中立位组和后伸位组(P﹤0.01),而其中中立位组又显著大于后伸位组(P﹤0.01),三者关系为:前屈位组>中立位组>后伸位组。三维有限元分析结果显示:无论是椎间后隙或是椎间前隙,均以前屈位增加最为显著。但与在体实验相比,后伸位受力分析却显示出几乎相反的结果。【结论】单从椎间隙高度增加的角度来看,前屈位角度牵引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最为有利,并可以推测,C3/4、C4/5节段病变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可能最适宜接受前屈位角度牵引;另一方面,建议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应该慎用后伸位角度牵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