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丁伟 《河北医学》2016,(1):125-128
目的:观察患者颈椎处于不同体位下应用拔伸旋转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7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三组,分别在颈椎保持前屈位、中立位、后伸位体位下采用拔伸旋转手法治疗.观察三组患者颈椎病的症状体征、临床疗效、主观疼痛及颈部残障指数(NDI)评分.结果:治疗2周后,各组患者症状体征量表各项目评分及总分较治疗前均有所提高(P<0.05);治疗后,后伸位组症状体征量表总积分优于中立位组,中立位组症状体征量表总积优于前屈位组.治疗后,三组患者间总有效率及主观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均存在显著性,后伸位组优于中立位组和前屈位组(P<0.05);NDI评分后伸位组(0.18±0.07)显著低于中立位组(0.24±0.05)和前屈位组(0.29±0.06) (P<0.05).结论: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拔伸旋转手法治疗时,在20度范围内,患者后伸位的临床疗效优于中立位和前屈位.  相似文献   

2.
穴位注射颈夹脊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颈夹脊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其中治疗组采用穴位注射颈夹脊穴方法,对照组采用颈椎牵引方法,6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在疼痛评分及综合疗效评定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穴位注射颈夹脊穴比颈椎牵引方法能更好地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3.
前屈位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前屈位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132例无颈曲反弓畸形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前屈位牵引组(观察组)和垂直中立位牵引组(对照组),两组均配合电脑中频治疗,分别于首次治疗后30min,1,2,3周后行疗效评价。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4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3%,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经过2~3个疗程的治疗,观察组PRI总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前屈住牵引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最佳体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15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颈椎牵引组(A组)、颈椎牵引加TDP照射组(B组)、颈椎牵引加针灸推拿及TDP照射组(C组),每组各50例。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评定,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患者的止痛效果及愈效率B、C组均高于A组(P<0.05),C组高于B组(P<0.05)。[结论]颈椎牵引加针刺推拿及TDP照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较好的止痛效果及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测伴C5/C6椎间孔狭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颈椎间孔形态及三维空间下的各相关径值,分析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选取492例伴C5/C6椎间孔狭窄,在上海长征医院于2014年9月至2019年7月期间行手术治疗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行颈椎正侧位X线、颈椎CT、颈椎磁共振等检查,数字骨科系统重建后观测椎间孔形态并测量最佳投射角度下的纵径、上前后径、下前后径、横截面积、椎间隙高度等径值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处理,比较病例组与正常成人组C5/C6椎间孔之间、病例组病变椎间孔与对侧椎间孔以及病例组中男女患者之间的差异。结果 病例组C5/C6椎间孔形态因骨赘增生等,以纺锤形、不规则形为主,病例组C5/C6椎间孔横径均值、纵径、横截面积、椎间隙平均高度分别为(5.81±1.40)mm、(10.45±1.70)mm、(50.02±15.46)mm2、(4.99±0.89)mm,均比正常成人组减小,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女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伴C5/C6椎间孔狭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颈椎间孔的形态发生改变,导致椎间孔的横径均值及横截面积值均明显减小;椎间孔的横径在诊断颈椎间孔狭窄方面敏感性及特异性高;术中减压时应更加注重椎间孔横径的有效扩大,以提高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脉冲治疗联合悬吊训练技术(sling exercise therapy,SET)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及其对颈椎生物力学及颈部肌疲劳度的影响。 方法 选择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6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1例。对照组采用SET治疗4周,观察组采用脉冲治疗联合SET治疗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颈椎功能、疼痛程度、颈椎生物力学、颈部肌疲劳度和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治疗后,2组日本骨科协会颈髓功能(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颈椎前屈角度、后伸角度、左侧屈角度、右侧屈角度、左侧旋角度、右侧旋角度、颈部后伸肌群肌电积分值(integrated electromyography,IEMG)、平均功率频率(mean power frequency,MPF)、中位频率(median frequency,MF)均高于治疗前(P<0.05),颈椎功能残障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较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JOA评分、颈椎前屈角度、后伸角度、左侧屈角度、右侧屈角度、左侧旋角度、右侧旋角度、颈部后伸肌群IEMG、MPF、MF高于对照组(P<0.05),NDI指数、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脉冲治疗联合SET可有效提高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颈椎生物力学,降低肌疲劳度,改善颈椎功能。  相似文献   

7.
《皖南医学院学报》2019,(2):173-176
目的:探讨正常颈椎功能单位的动态MRI变化,为脊髓型颈椎病的研究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2015年3月~2017年6月招募40名健康志愿者,行常规的中立位、最大屈曲和最大后伸颈椎MRI扫描。测量3种体位正中矢状面颈椎不同节段的水平位移及角度位移,计算颈椎各节段及整体的活动度以及各节段运动百分数。采用成组设计多个样本的秩和检验比较3种体位不同节段水平位移及角度位移的差异。结果:40名受试者共240个椎间盘纳入研究,Miyazaki分级法Ⅰ级160个,Ⅱ级,69个,Ⅲ级11个。中立位及最大后伸位颈椎序列连续,水平位移均为零,最大屈曲位时4例颈椎序列异常,C3~4、C4~5及C5~6最大过屈位与中立位及最大过伸位水平位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6.101,P均<0.05)。最大屈曲位、最大后伸位时颈椎不同节段角度位移可有不同程度的变化,3个不同体位在C3~4、C4~5及C5~6角度位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20.471、20.812、55.038,P均<0.01),进一步比较,C3~4、C5~6中立位与过屈位和过伸位的角度位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C4~5中立位与过屈位的角度位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4~5、C5~6、C6~7活动度及其对颈椎整体活动度的贡献均较大。结论:正常颈椎水平位移在最大屈曲和最大后伸时变化较小,角度位移在不同体位变化较大;C4~5、C5~6、C6~7活动度及其对颈椎整体活动度的贡献均较大。  相似文献   

8.
颈椎病屈伸位动态MRI检查评价椎管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颈椎病患者椎管在屈伸位MRI上的动态变化。方法27例颈椎病患者,均行中立、前屈、后伸位MRI检查,观察颈椎椎管的狭窄程度、受压部位的变化。结果颈椎病患者后伸位上出现颈椎椎管狭窄加重的数量(21/27)较前屈位(7/27)明显多(P〈0.01)。结论颈椎动态MRI扫描揭示了颈椎椎管的潜在致压因素,后伸位对常规检查的补充价值较大。  相似文献   

9.
颈椎不同体位下拔伸旋转手法对椎间盘髓核内压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拔伸旋转手法在临床上常用于颈椎不同体位时对颈椎椎间盘髓核内压力的影响.[方法]在前屈20.位、中立位、后伸20°位3种颈椎体位下用生物材料实验机(MTS)对6例新鲜尸体颈椎标本实施定量模拟拔伸旋转手法,并测量颈椎C3/4到C6/7髓核内压力的变化.[结果]C3/4、CA/5后伸20°位在200N(牛顿)拔伸末期和扳动结束回位后髓核内压均小于前屈20°位(P<0.05);CA/5中立位在200 N拔伸末期髓核内压小于前屈20°位(P<0.05);C5/6后伸20°位在200 N拔伸末期髓核内压小于前屈20°位(P<0.05);C6/7后伸20°位和中立位在扳动结束回位后髓核内压均小于前屈20°位(P<0.05).[结论]在拔伸旋转手法过程中,颈椎髓核内压力存在一过性下降.从髓核内压力变化的角度看,在后伸位实施颈椎拔伸旋转手法比前屈位更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改良的颈椎斜位X线片测量方法测得动态颈神经根管矢状径,确定对诊治神经根型颈椎病有指导意义的X线片测量指标。方法:选取100名成年人动态颈椎斜位X线片,应用ACR-2000i型计算机影像系统行颈椎侧位、双斜位、过屈过伸斜位X线投照。测得椎间孔矢状径(a),同一椎体下缘斜位矢状径(b),并计算神经根管率(a/b)。结果:颈椎动态神经根管率的均数:中立位0.37;过屈位0.45;过伸位0.35。标准差为0.06。颈椎动态神经根管比率的95%理想值范围底限为0.30。结论:动态颈神经根管矢状径率≤0.30时应考虑有颈神经根管狭窄;动态颈神经根管矢状径率,是诊断神经根型颈椎病有效和敏感指标,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方案的选择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观察肌电图(electromyography ,EMG)与颈椎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MRI)用于诊断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门诊及收治的9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研究对象均进行肌电图和颈椎MRI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率,比较两种检查方法测得患者神经累及节段数量以及对两组检查方法的受累及节段定位准确度进行比较。结果:(1) EMG诊断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阳性率为98.91%(91/92),颈椎MRI诊断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阳性率为95.65%(90/92),诊断率比较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2) 颈椎MRI检查累及3个及以上神经节段数高于EMG检查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 颈椎MRI累及的颈4-5间盘者、累积的颈7-胸1间盘患者比例明显高于EMG检查相应的C5、C7神经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EMG检查法有更高的定位准确度。结论:肌电图与颈椎MRI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均有较高的诊断率,但肌电图检查法的定位神经根位置范围更小,精确度更高。总之,肌电图诊断神经根型颈椎病有着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为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手术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交感型颈椎病的手术治疗(附18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颈椎不稳在交感型颈椎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手术治疗。方法 回顾 1995~ 2 0 0 2年 18例经保守治疗无效的严重症状交感型颈椎病患者的手术治疗体会 ,采用前、后路颈椎手术 ,部分使用内固定物。结果  18例均有颈椎不稳 ,14例行颈前路间盘切除自体骼骨植骨融合 ,结合前路钢板固定 8例 ,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 ,不稳节段门轴、小关节植骨融合 4例 ,配合侧块钢板固定 3例。术后随访 8-70个月 ,平均 3 0个月 ,均获得融合 ,治疗有效率 88.9%。结论 颈椎不稳在交感型颈椎病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以稳定和减压为目的前后路颈椎手术均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3.
刘海涛  蔡亚夫 《河北医学》2010,16(2):156-158
目的:观察手法加中频治疗仪器配合活血止痛中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试验组给予手法加中频治疗仪配合活血止痛中药治疗,对照组仅以活血止痛中药治疗。两组均以10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64.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加中频治疗仪配合活血止痛中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是安全可靠的,其综合疗效明显优于单独使用中药治疗。  相似文献   

14.
颈椎磁共振屈伸位成像对青年颈椎病早期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1.5T高场强磁共振上对颈椎进行屈伸位磁共振成像,探讨磁共振多体位成像在颈椎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及其对颈椎病防治的指导意义。方法采用1.5T高场磁共振成像仪对早期颈椎病患者进行颈椎前屈位、中性自然位及后伸位成像,分析屈伸位成像对颈椎序列、椎间盘及黄韧带等潜在颈椎致病因素的显示情况。结果 30例早期颈椎退变的年轻患者屈伸位成像发现颈椎病患者出现不同程度颈椎欠稳。前屈位显示新增椎间盘突出17.33%(26/150);后伸位较中位新增椎间盘突出20.00%(30/150)。后伸位尚可见新增黄韧带增厚5例。结论磁共振颈椎屈伸位成像提供了一种更为全面而准确的非侵袭性颈椎检查方式,可以早期发现潜在的颈椎病致病因素,对于颈椎病的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具有积极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改良式前路减压骨笼植入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从1999年6月~2003年6月,共行颈椎前路手术应用AIFC(allograft interbody fusion cage,AIFC)融合256例,其中实验组74例,采用改良式前路减压骨笼植入术,对照组182例,采用传统的环锯减压骨笼植入法;术后比较两组AIFC的融合率及椎间隙的高度变化.结果手术临床疗效评判优良236例,其中实验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优良率较对照组有明显差异;实验组病例有62例椎间隙高度轻度增高,对照组病例椎间隙无明显变化,两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AIFC与椎体融合良好,未发现排斥反应.实验组有5例骨笼崩裂,对照组有4例骨笼崩裂,P>0.1,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改良式前路减压骨笼植入术能有效地恢复和维持椎间隙高度,对脊髓型颈椎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施行颈椎后路C3~C7椎板切除减压,后路固定融合术后,在中期内对相邻节段退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2018年5月在天津市人民医院行颈椎后路 C3~C7椎板切除减压,后路固定融合术后的41例患者。相邻节段退变的评估采取两种方式:(1)为X光影评定,即在X线侧位片上定义X线椎间隙高度丢失与术前相比大于10%;形成肉眼可见的新生骨赘或 者原有骨赘增大;或者出现前纵韧带钙化。(2)为核磁共振(MRI),在MRI T2加权像上采用Miyazaki的颈椎间盘退变分级方法观察相邻节段退变的情况。同时通过颈椎活动度及椎间高度来进行评估。 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满意的X线片随访及MRI随访,时间为12~26个月,平均18个月。符合观察标准的节段共计82个。患者术后3 d椎间高度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与术后3 d椎间高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与术前X线过伸、过屈位的颈椎活动度相比,颈椎活动度有明显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末次随访与术后3 d对比,差异没有统 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植骨达到骨性融合,无内固定松动、脱出、断裂发生。患者的上位、下位相邻节段未出现新生骨赘或者骨赘增大的节段、前纵韧带钙化。通过MRI影像学观察 ,末次随访、术后3 d与术前相比上位、下位相邻节段椎间盘信号无明显变化。结论:C3~C7节段行后路椎板切除减压内固定融合术后,在中期患者不会出现相邻节段退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显微镜下颈前路经颈椎间隙减压的手术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目的探讨显微镜下经椎间隙颈前路减压技术,总结手术技巧。方法2000年6月至2005年12月间于显微镜下共行颈前路经椎间隙减压术271例,均为颈椎间盘突出患者,其中单间隙178例、双间隙71例、三间隙22例。所有患者影像显示脊髓前方压迫、压迫程度轻到中度及轻度髓内改变。主要设备为脊柱外科专用手术显微镜和高速磨钻。高速磨钻磨除纤维环和部分椎体后壁,显露清理变性髓核,钩形剥离子提起后纵韧带后切断,再切除残余的后纵韧带及椎体后缘骨赘。结果271例手术无脊髓、神经、血管损伤并发症。手术时间(62±12.4) min,失血 (126±29.4) ml,下地时间为术后(1.8±0.4) d。所有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功能改善率优69例,良157例,中27例,差18例。结论经椎间隙减压适用于椎间隙平面的病变,显微镜下精细操作及高速磨钻有利于手术成功,术后椎间隙结构更符合颈椎生物力学特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椎间盘切吸技术在颈椎病治疗中应用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采用主要病变节段切除植骨加次要节段椎间盘切吸的方法 ,治疗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 41例 ;在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或半椎板成形术的基础上 ,行后路颈椎间盘穿刺切吸 ,治疗颈椎管狭窄合并椎间盘突出症 2 2例。同传统手术治疗颈椎病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随访 3个月~ 3年 ,按 40分法评分 ,优 2 9例 ,良 2 6例 ,可 6例 ,无效 2例 ,优良率 87 3%。与传统手术组相比 ,优良率明显提高。结论 :应用椎间盘切吸技术治疗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和颈椎管狭窄合并椎间盘突出症 ,具有减压彻底、对颈椎稳定结构破坏小的特点 ,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背景]观察美式脊椎矫正与平衡针灸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病例报告]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采用美式脊椎矫正与平衡针灸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颈椎牵引和物理因子结合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1(,对照组为85.3%,两组疗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美式脊椎矫正与平衡针灸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