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与椎体成形术和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中长期生存质量。方法采取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收集2006年1月~2008年12月在广东省中医院住院治疗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108例,其中非手术治疗者55例,椎体成形术治疗者53例。以生活质量问卷SF-36量表及视觉直观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为测评量表,对比非手术治疗和椎体成形术、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超过3年后的生活质量,并观察再骨折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到随访时间平均50.59个月(36~69个月),SF-36量表评分的生理机能、生理职能、情感职能上非手术组为优于手术组,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其余各维度无统计学意义。VAS评分上非手术组为优于手术组,两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结论就中长期生存质量及疼痛改善程度来看,非手术治疗组优于手术组,且再骨折发生率较低,提示临床工作中要严格把握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手术指征。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DSA导向下椎体成形术及椎体后凸成形术等微创治疗在治疗高龄重症胸腰椎压缩骨折中的应用及操作注意事项.方法:2009年6月-2011年5月收治16例重症高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共19个椎体,PVP术式5例,共6个椎体,PKP术式11例,共13个椎体.所有病例均在DSA导向下完成手术.结果:13例患者得到有效随访,随访时间为4~27月,平均随访16.3个月,术后1~24h患者腰背部疼痛均缓解,两组术后2周及随访时VAS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周、随访时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脊髓神经损伤、肺栓塞等并发症.结论:椎体成形术及椎体后凸成形术对于高龄重症胸腰椎压缩骨折的治疗是可行的,但必须结合不同类型骨折的特点,综合选择,对术者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运用DSA导向可在术中协助准确定位,即时观察骨水泥分布,有效预防骨水泥渗漏等严重并发症,临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配合SKY膨胀式椎体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效果.方法:共选择住院患者41例,20例23个椎体行PKP治疗,21例24个椎体行手法复位配合PKP治疗.通过对患者VAS评分、椎体高度恢复率、后凸角度恢复率3项指标比较,了解2种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手法复位配合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在解除疼痛及保持椎体高度上均优于单纯PKP手术组(P<0.05,P<0.01).结论:手法复位配合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有效、安全,能够早期解除患者腰背痛,重建椎体高度,利于病情康复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比采用单纯PKP治疗效果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旋提手法配合颈痛穴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旋提手法配合针刺颈痛穴治疗,对照组采用颈椎牵引配合颈围制动治疗。2组均隔天治疗1次,2周后用田中靖久"颈部神经根症治疗成绩判定基准"和"11点疼痛程度数字等级量表(NRS-11)"来评价疗效。结果:2组治疗后症状体征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下降,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评分差值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有效率治疗组为84%,对照组为74%;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恶心呕吐、头痛、头晕等不适。结论:2组方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均有效、安全,与颈椎牵引配合颈围制动相比,旋提手法配合颈痛穴针刺疗效更显著,且可操作性强,适合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文献研究是医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尤其在保守治疗中,作为国粹的中医,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更体现了其临床生命力非常强大,在古现代中均积累了浩如烟海的珍贵文献资料,更是该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但是,由于时代和学者研究方向的限制,  相似文献   
7.
中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随着人们生活和工作方式的改变,其发病率越来越高,并呈现年轻化的趋势。绝大部分的神经根型颈椎病可以通过保守治疗获得康复,但是在保守治疗过程中却存在很多治疗的瓶颈限制了保守治疗疗效的发挥,使得疾病迁延不愈,甚至部分患者不得不采用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下腰椎手术椎弓根钉置钉过程中毗邻椎前大血管损伤的原因、诊断与预防。方法回顾8例腰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中发生椎前血管损伤的原因、诊断和治疗过程。结果术中死亡2例,术后发现腹膜后血肿形成3例,血管瘤形成3例,对症处理后无主观不适症状。结论下腰椎前毗邻血管损伤与手术操作、解剖、血管病理变化等因素有关,术者熟悉解剖结构,术前充分了解血管变异情况及术中精准操作是预防椎前血管损伤的前提。术中如突然出现血压急骤下降时,应即想到有损伤腹腔大血管的可能。早期诊断,一旦确诊,及时剖腹探查止血,是救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经皮椎体成形术及椎体后凸成形术中骨水泥渗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伴退变性脊髓压迫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治疗方法及转归。方法:29例伴颈椎退变性脊髓压迫的颈神经根病患者纳入研究,全部患者入院后继续进行2周系统、综合的非手术治疗,如果神经功能继续损害或疼痛剧烈不能缓解,进行手术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2周、随访期间通过VAS及JOA评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29例患者平均随访1.16年,其中18例获得不同程度的改善,保守治疗改善不明显者11例,其中6例行手术治疗,余5例患者拒绝手术治疗;随访期间,2例保守治疗无效患者无改善,但未明确出现脊髓型受压的症状体征,5例症状逐渐缓解,痹痛减轻。治疗前后及随访期间该组患者疼痛及JOA评分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伴颈椎退变性脊髓压迫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经过系统、综合的非手术治疗后存在不同转归,部分可以"治愈",部分仍需手术治疗,不能简单的将"颈神经根病"作为无脊髓症状颈椎退变性脊髓压迫向脊髓型颈椎病转化的信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