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37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自发性肾盂破裂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1例自发性肾盂破裂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分析其常见病因、机制和诊治方法。结果:通过静脉肾盂造影及逆行造影明确尿外渗,MRI对病因的诊断提供了帮助,通过经皮肾穿刺造瘘解决了尿外渗的问题。结论:肾盂自发性破裂临床少见,恶性肿瘤是其病因之一,对于此类患者,经皮肾穿刺造瘘是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卒中舌后坠患者非确定性人工气道(口咽通气道下)湿化的方法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应用口咽通气道的脑卒中舌后坠呼吸困难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取经口咽通气道内径孔道持续湿化法;对照组应用五官科喉头喷雾器间歇湿化法。观察两组患者痰液湿化效果、吸痰次数、痰痂的形成、气道黏膜损伤以及肺部感染情况。结果湿化第3、7天观察组痰液湿化效果满意率优于对照组、肺部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化第7天观察组痰痂的形成、气道黏膜的损伤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化第3、7天观察组吸痰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卒中舌后坠患者采用非确定性人工气道持续湿化法,湿化效果满意,可减少吸痰次数、痰痂的形成以及气道黏膜的损伤,有效降低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分阶段护理脑卒中尿失禁恢复效果,探讨分阶段护理对脑卒中尿失禁的康复。方法将78例急性脑卒中的患者根据住院时间的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前40例为对照组,入院后均按病情给予相应常规治疗及神经科专科整体护理。后38例为观察组,采取根据病程分阶段护理干预方法,比较两组尿失禁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尿失禁改善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急性期、恢复期以及恢复后期的阶段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脑卒中致尿失禁的临床症状,促进尿失禁的康复。  相似文献   
5.
对睾丸血肿误诊为睾丸肿瘤1例分析如下。 1 病历摘要 男,40岁,主因右侧阴囊增大、肿痛8d入院。阴囊增大、肿痛前曾有下腹部重物撞击史。疼痛为持续胀痛,向下腹部放射,输液、抗炎对症处理后疼痛缓解。排尿尚通畅,尿色清亮,无尿频、尿急、尿痛,无发热。查体:右侧阴囊较左侧增大,无阴囊血肿,右侧睾丸增大,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基因1b型F蛋白对HepG2细胞中Bcl-2、Bax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扩增HCV 1b型的F基因,构建pEGFP-C3-F、pEGFP-C3-C真核表达载体,分别将pEGFP-C3-F、pEGFP-C3-C、pEGFP-C3(阴性对照)瞬时转染HepG2细胞,48h后抽细胞总蛋白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Bcl-2、Bax表达的变化.结果 转染F基因的HepG2中Bcl-2表达水平略高于未转染的细胞,但Bax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未转染的细胞.结论 HCV F蛋白具有调节原癌基因Bcl-2和抑癌基因Bax的特性,可能与肝癌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F基因区变异的临床意义。方法以78例未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对HCV-F基因区进行准种分析,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对HCV RNA进行定量检测,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别对患者血清中的抗F蛋白抗体、Th1(IL-12,IFN-γ)和Th2(IL-5,IL-10)细胞因子水平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78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有46例为抗HCV-F抗体阳性,阳性率为59%。HCV1b亚型患者F基因区准种数目高于非HCV1b亚型(P=0.002)。F基因区SSCP条带数与HCV RNA载量及ALT/AST水平呈正相关(均有P〈0.05)。另外,与F基因准种数量≤2的患者相比,F基因准种数量〉2的患者血清中,Th1细胞因子IL-12、IFN-γ水平降低(P=0.023,P=0.010),Th2细胞因子IL-5、IL-10水平显著升高(P=0.024,P=0.012)。结论 HCV-F基因区准种多样性与病毒复制、肝损伤和机体Th2优势应答有关,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及肾结石并感染的疗效。方法对肾、输尿上段结石并感染较轻者,经控制感染后I期行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术37例;合并较严重感染者先期行经皮肾造瘘、Ⅱ期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术17例。结果 I期行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术37例中,4例术后出现高热(>39℃),7例术后体温在38℃~39℃,其余26例术后体温<38℃。Ⅱ期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术17例,所有病例Ⅱ期经瘘道碎石取石术后体温均<38℃。结论对于输尿管上段及肾结石并感染患者,经抗炎治疗后复查,血象、体温正常,无腰痛,估计手术时间较短者,选择I期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否则,选择Ⅱ期经皮肾镜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2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CT及临床资料。结果:42例胃肠道间质瘤中,发生于胃26例,小肠12例,乙状结肠及直肠各1例,肠系膜2例。肿块横径1.2~22.0cm,呈类圆形或分叶状,多向消化道腔外生长。平扫密度均匀8例,均匀强化,平扫密度不均匀34例,呈不均匀强化,其中1例见点状钙化。CT检出肝脏转移1例,椎体及肾脏累及1例,前列腺受累1例,输尿管受累1例。本组病例术前诊断准确率为93.9%(39/42)。误诊为腹腔占位1例,后腹膜肿瘤1例,胃癌1例。结论:多层螺旋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能较清晰地显示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内部特征,以及与胃肠道的关系,并了解周围组织浸润情况,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F基因区变异的临床意义。方法以78例未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对HCV-F基因区进行准种分析,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对HCV RNA进行定量检测,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别对患者血清中的抗F蛋白抗体、Th1(IL-12,IFN-γ)和Th2(IL-5,IL-10)细胞因子水平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78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有46例为抗HCV-F抗体阳性,阳性率为59%。HCV1b亚型患者F基因区准种数目高于非HCV1b亚型(P=0.002)。F基因区SSCP条带数与HCV RNA载量及ALT/AST水平呈正相关(均有P<0.05)。另外,与F基因准种数量≤2的患者相比,F基因准种数量>2的患者血清中,Th1细胞因子IL-12、IFN-γ水平降低(P=0.023,P=0.010),Th2细胞因子IL-5、IL-10水平显著升高(P=0.024,P=0.012)。结论 HCV-F基因区准种多样性与病毒复制、肝损伤和机体Th2优势应答有关,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