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2篇
内科学   2篇
预防医学   7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研究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基因1b型F蛋白对HepG2细胞中Bcl-2、Bax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扩增HCV 1b型的F基因,构建pEGFP-C3-F、pEGFP-C3-C真核表达载体,分别将pEGFP-C3-F、pEGFP-C3-C、pEGFP-C3(阴性对照)瞬时转染HepG2细胞,48h后抽细胞总蛋白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Bcl-2、Bax表达的变化.结果 转染F基因的HepG2中Bcl-2表达水平略高于未转染的细胞,但Bax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未转染的细胞.结论 HCV F蛋白具有调节原癌基因Bcl-2和抑癌基因Bax的特性,可能与肝癌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F基因区变异的临床意义。方法以78例未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对HCV-F基因区进行准种分析,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对HCV RNA进行定量检测,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别对患者血清中的抗F蛋白抗体、Th1(IL-12,IFN-γ)和Th2(IL-5,IL-10)细胞因子水平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78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有46例为抗HCV-F抗体阳性,阳性率为59%。HCV1b亚型患者F基因区准种数目高于非HCV1b亚型(P=0.002)。F基因区SSCP条带数与HCV RNA载量及ALT/AST水平呈正相关(均有P〈0.05)。另外,与F基因准种数量≤2的患者相比,F基因准种数量〉2的患者血清中,Th1细胞因子IL-12、IFN-γ水平降低(P=0.023,P=0.010),Th2细胞因子IL-5、IL-10水平显著升高(P=0.024,P=0.012)。结论 HCV-F基因区准种多样性与病毒复制、肝损伤和机体Th2优势应答有关,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F基因区变异的临床意义。方法以78例未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对HCV-F基因区进行准种分析,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对HCV RNA进行定量检测,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别对患者血清中的抗F蛋白抗体、Th1(IL-12,IFN-γ)和Th2(IL-5,IL-10)细胞因子水平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78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有46例为抗HCV-F抗体阳性,阳性率为59%。HCV1b亚型患者F基因区准种数目高于非HCV1b亚型(P=0.002)。F基因区SSCP条带数与HCV RNA载量及ALT/AST水平呈正相关(均有P<0.05)。另外,与F基因准种数量≤2的患者相比,F基因准种数量>2的患者血清中,Th1细胞因子IL-12、IFN-γ水平降低(P=0.023,P=0.010),Th2细胞因子IL-5、IL-10水平显著升高(P=0.024,P=0.012)。结论 HCV-F基因区准种多样性与病毒复制、肝损伤和机体Th2优势应答有关,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F蛋白与多发性腺瘤样息肉病(adenomatous polyposis coli,APC)基因甲基化在慢性HCV感染中的关系。方法 收集慢性HCV患者(chronic hepatitis patient,CHP)的血样,检测F抗体(F antibody,F-Ab)的阳性率并且分成两组(F-Ab(+)CHP组、F-Ab(-)CHP组),收集健康者的血样作为对照组;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分别用HCV Core/F蛋白刺激,72 h后,分别提取DNA,用二代测序检测APC基因的甲基化水平,分析各组APC基因甲基化程度的差异。结果 APC基因甲基化程度在F-Ab(+)CHP组、F-Ab(-)CHP组及健康对照组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5.185,P<0.001),F-Ab(+)CHP组APC基因甲基化程度高于F-Ab(-)CHP组,健康对照组最低(均有P<0.05);三组样本PBMC分别经Core/F蛋白体外刺激后,APC基因甲基化程度各组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Core蛋白与F蛋白共刺激组细胞APC基因甲基化程度高于F蛋白刺激组,Core蛋白刺激组为最低。结论 在慢性HCV感染患者中,HCV F蛋白的产生能够影响APC基因甲基化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T细胞来源的循环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EVs)中miR-193a在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患者足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方法:收集经肾活检确诊的FSGS患者和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分离EVs。芯片和RT-PCR筛选出患者EVs中升高的microRNA(miRNA),再经体外足细胞试验,选出能导致足细胞骨架改变的miRNA。用目标miRNA转染T细胞系(Jurkat细胞),获得富集目标miRNA的EVs。给予Balb/c小鼠尾静脉注射Jurkat细胞EVs,测定尿蛋白/肌酐;用Jurkat细胞来源的EVs与足细胞共孵育,检测细胞骨架改变。验证miR-193a损伤足细胞的分子机制。结果:FSGS患者外周血EVs中miR-193a水平明显上调,并能导致足细胞骨架损伤。FSGS患者循环EVs可导致小鼠蛋白尿和足细胞骨架结构紊乱。富含miR-193a的Jurkat细胞EVs通过下调WT1,导致足细胞骨架结构损伤、诱导小鼠产生蛋白尿和足细胞足突融合。结论:本研究发现FSGS患者循环中T细胞来源的EVs通过miR-193a可诱导足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6.
Toll样受体(TLR)是机体固有免疫系统中非常重要的模式识别受体之一,同时也是肾脏器官区域免疫调控网络中的关键节点分子,TLR的异常激活可导致多种肾脏疾病.其中,TLR7/8在免疫调控及其肾脏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备受关注.本文将重点阐述TLR7/8在肾脏疾病研究领域的进展,为进一步阐明区域免疫在肾脏疾病发病中的分子机...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基因1b型F蛋白对HepG2细胞中Bcl-2、Bax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扩增HCV 1b型的F基因,构建pEGFP-C3-F、pEGFP-C3-C真核表达载体,分别将pEGFP-C3-F、pEGFP-C3-C、pEGFP-C3(阴性对照)瞬时转染HepG2细胞,48h后抽细胞总蛋白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Bcl-2、Bax表达的变化。结果转染F基因的HepG2中Bcl-2表达水平略高于未转染的细胞,但Bax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未转染的细胞。结论 HCV F蛋白具有调节原癌基因Bcl-2和抑癌基因Bax的特性,可能与肝癌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F蛋白对白介素13(interluekin-13,IL-13)表达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收集慢性HCV1b型患者(chronic hepatitis patient,CHP)的血样,检测F抗体(F antibody,F-Ab)的阳性率并分成2组(F-Ab(+)CHP、F-Ab(-)CHP);收集健康者血样作为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各组样本血清中IL-13的水平;分离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用不同浓度的F蛋白刺激72 h后,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中IL-13的水平,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中GATA结合蛋白3(GATA binding protein 3,GATA-3)和活化T细胞核因子(nuclear factor of activated T cell,NFAT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F-Ab(+)CHP组血清IL-13水平高于F-Ab(-)CHP组(P <0.001);PBMC经F蛋白体外刺激后,细胞上清中IL-13水平随着F蛋白刺激浓度的增高而增高(x2=13.52,P=0.009);PBMC中GATA-3蛋白表达水平不受F蛋白刺激的影响(均有P>0.05),而F蛋白可下调NFAT1蛋白表达.结论 在体外培养的PBMC中,F蛋白有上调IL-13水平的作用,而且可能通过下调NFAT1间接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1b型F蛋白对Th1/Th2型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收集慢性HCV患者(chronic hepatitis patient,CHP)和HCV肝癌患者(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patient,HCCP)的血样,检测F抗体(F antibody,F-Ab)的阳性率并且分成4组,F-Ab(+)CHP、F-Ab(-)CHP、F-Ab(+)HCCP、F-Ab(-)HCCP;分离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用F蛋白刺激,72 h后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和白介素5(in-terluekin-5,IL-5)水平。结果 F-Ab(-)CHP组IFN-γ高于F-Ab(+)CHP组(P=0.020);F-Ab(-)HCCP组IFN-γ高于F-Ab(+)HCCP组(P=0.019),F-Ab(+)HCCP组IL-5的水平高于F-Ab(-)HCCP组(P=0.032);F-Ab(+)CHP组IL-5的水平高于F-Ab(-)CHP组(P=0.041)。结论在体外培养的PBMC中,F蛋白有上调IL-5水平和下调IFN-γ水平的作用,提示可能与肝炎慢性化和肝癌的发生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