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6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20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65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388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9篇
  199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经角膜上皮的激光角膜切削术(TPRK)治疗近视及近视散光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研究。入选2013年5月至2014年6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屈光中心行TPRK治疗的65例(127只眼)患者。术后1~3 d对患者行疼痛评分问卷调查。记录术前术后视力、术后残余屈光度及术后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程度的变化。术后1年对患者行满意度问卷调查。手术前后视力对比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术后第1天疼痛程度平均为(2.29±0.71)(1~3)。术后1年UCVA达到1.0为65只眼(98.5%),所有眼均达到0.8(100%)。术后1年UCVA优于术前BCVA(t=6.11,P﹤0.001),Haze值为(0.08±0.20)。术后1年平均等效球镜为(-0.25±0.57)D。结论 TPRK治疗近视合并散光疗效明确,为安全、有效、精确的角膜屈光手术方式,能有效改善患者视力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了减轻患者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术后的疼痛,提高角膜上皮的愈合速度,现将激光切削与酒精剥除角膜上皮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检测经角膜上皮的准分子激光角膜表层切削术(Trans-PRK)与准分子激光角膜表面切削术(PRK)相比的可预测性、安全性、有效性。方法60例需行PRK手术的患者全部纳入临床观察研究,所有患者均为右眼行酒精去上皮的PRK手术,左眼行激光去上皮的Trans-PRK手术,术前未与患者特别说明两种方式的区别,术后第1、3、7天通过询问患者双眼疼痛感、异物感、畏光流泪等不适感觉,对患者双眼自我感觉进行对比分析,然后术后1、3 d行裂隙灯下观察,术后7 d、1、3、6个月行裂隙灯下观察、角膜染色等方式检查术眼角膜上皮修复情况,然后分析两种手术方式在屈光矫正的可预测性、安全性、有效性。结果 Trans-PRK和PRK两种手术方式,患者在术后1 d双眼不适的自我感觉方面无明显差异,3 d时行PRK的术眼较行Trans-PRK的术眼不适感明显(60例,38例主诉右眼较左眼不适感明显),术后3 d观察行Trans-PRK术眼的角膜上皮修复较行PRK术眼恢复快(60例左眼角膜上皮3 d均恢复,可以取下角膜接触镜,46例右眼角膜上皮3 d恢复,余下14例更换角膜接触镜后,延迟1 d,于术后第4天取下角膜接触镜)。患者术后3 d的裸眼视力,左眼视力明显高于右眼视力。结论 Trans-PRK手术方式较传统20%酒精去上皮的PRK手术更加简便易行,不但利于临床医生掌握操作,也能加速术后角膜创面的恢复,减轻患者术后的痛苦,加快患者术后视力的恢复,虽然观察数量为60例,为期6个月,但仍能证实较传统PRK手术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针对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后所使用的绷带式高透氧性角膜接触镜的病原学进行分析。方法对接受PRK手术的50例(100只眼)患者,手术前取结膜囊分泌物进行细菌学培养。术后给予术眼配戴高透氧性绷带式角膜接触镜,术后第6~8天摘除角膜接触镜,将角膜接触镜进行细菌学检测,并同时再次取结膜囊分泌物进行细菌学培养。并将接触镜培养阳性的患者与培养阴性的患者分组对比,分析两组间矫正视力、眼压、角膜厚度等相关影响因素的差异性。结果 100片角膜接触镜中,3片(3%)细菌学检测结果呈阳性,均为表皮葡萄球菌。所有患者术前、术后结膜囊均未监测到细菌,术后均未见眼部感染表现。阳性组和阴性组间,泪液分泌量存在差异,可能与培养阳性有相关。结论 PRK术后使用的高透氧性绷带式角膜接触镜具有发生细菌污染的可能,尤其对于泪液分泌量较少的患者,其角膜接触镜发生感染机率较高。手术前后合理用药可有效控制接触镜中细菌的繁殖。  相似文献   
4.
Pigment dispersion syndrome predominantly affects young myopes. It is not uncommon for such patients to seek refractive surgery. It may also be encountered after an uneventful refractive surgery. We report a case of a young myopic male who presented with bilateral pigment dispersion syndrome 9 months after an uneventful 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 A meticulous ocular examination is the cornerstone of a successful refractive surgery. Through this report, we highlight the need for gonioscopy to be included as a routine examination in screening for refractive surgery.  相似文献   
5.
The cornea is the most exposed surface of the eye and, as such, is vulnerable to external trauma and the risk of infection. Many corneal diseases alter shape, surface, and transparency and thus result in reduced vision. The external position of the cornea, however, lends itself to diagnostic and therapeutic maneuvers that are commonly performed and readily done in the clinic. More sophisticated techniques require the use of complex equipment such as excimer and femtosecond laser. Complications that develop from poor healing and/or secondary infection are best avoided with appropriate technique, antisepsis, and modification of wound healing. We review corneal debridement in the management of corneal disease.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分析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和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术后安全性、有效性.[方法]选择高度近视72例127眼,分为LASEK治疗组38例(68眼)和LASIK治疗组34例(59眼),检查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裸眼视力(UCVA)、屈光度、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 程度和并发症.[结果]术后1周时, LASEK 组UCVA 明显低于LASIK组(P〈 0.05),但术后1个月、3 个月、6个月时两组UCVA 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术后1周及1个月、3个月时,两组屈光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6个月时,两组中有部分患者出现屈光回退现象,LASEK 组回退幅度较LASIK组明显,两组屈光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全部患者手术进行顺利,术中无严重的并发症发生.LASIK 组未出现Haze, 而LASEK组术后可见少量haze, 无2级以上Haze出现.[结论]LASIK和LASEK在矫正高度近视方面均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好,安全性,但前者较后者视力恢复快,而远期疗效和安全性不及后者.  相似文献   
7.
鲁齐  李纲  葛卫周  张鸣 《西部医学》2011,23(12):2391-2392,2395
目的评价医学验光在LASIK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医学验光后进行LASIK手术的患者20例40眼作为医学验光组(实验组);以常规验光后进行LASIK手术的患者20例40眼作为普通验光组(对照组)。两组的术前屈光度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BCVA)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P〉0.05)。结果实验组病例术后95%的裸眼视力达到术前矫正视力,95%的病例感到舒适;对照组病例术后82%的裸眼视力达到术前矫正视力,82%病例感到舒适;两者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验光是准分子激光矫正近视的前提和基础,医学验光较常规验光更有显著性的优越性,建议将其作为常规术前检验项目。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PRK术中应用低浓度(0.02g/L)丝裂霉素(PRK+LMMC)30s治疗低、中度近视眼术后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接受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治疗的30例57眼低、中度近视患者,术中应用0.02g/L的MMC 30s,将术后6mo的随访结果与同期接受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的疗效进行比较。

结果:术后6mo,PRK+LMMC治疗组等值球镜屈光度0.210D、等值球镜屈光度在±0.50D范围内的发生率71.9%、裸眼视力≥1.0者77.2%,平均最佳矫正视力1.19±0.18; LASIK治疗组等值球镜屈光度-0.017D,等值球镜屈光度在±0.50D范围内的发生率70.1%,裸眼视力≥1.0者72.7%,平均最佳矫正视力1.16±0.19,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mo,PRK+LMMC治疗组没有出现超过1级的haze,所有眼最佳矫正视力均好于术前。LASIK治疗组1眼因角膜上皮植入使最佳矫正视力较术前下降3行,其余眼最佳矫正视力均好于术前。

结论:PRK术中应用0.02g/L的MMC 30s治疗低、中度近视同LASIK具有同样的视力结果,避免了LASIK瓣的并发症,不失为一个可取的手术程序。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经上皮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Trans-PRK)联合0.02%丝裂霉素C(MMC)治疗高度近视预防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病例分析。收集我院2016-01/2017-12行Trans-PRK手术治疗的高度近视患者89例142眼,其中94眼联合使用0.02% MMC设为MMC组,MMC的使用时间为30~45s; 48眼未使用MMC设为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均规律使用类固醇激素滴眼液治疗4mo,随访6mo。采用树模型分析探讨不同相关因素与haze发生的相关性。

结果:按照Fantes分级进行haze评估。MMC组术后haze发生率为8.5%(8/94),对照组为33.3%(16/48)(P=0.001)。树模型结果显示,切削光区直径和切削深度是haze发生的主要相关因素(P<0.01)。当切削光区直径≤5.6mm时发生haze的可能性越大,当切削光区直径>5.6mm时,最大切削深度成为haze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

结论:对于薄角膜及角膜形态异常的高度近视患者,在选择Trans-PRK治疗时应考虑切削光区直径及切削深度,同时应联合使用0.02% MMC,可以安全有效地减少haze发生。  相似文献   

10.
刘永琰 《眼科研究》2011,29(3):280-283
传统的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经过多年临床实践证实能获得较好的视力,然而传统疗法行角膜球面切削会将一般的扁平角膜变成更扁圆的轮廓,并导致球面像差。角膜非球面性的改变引起球面像差的增加,并影响夜视力和对比敏感度等视觉质量。波前优化旨在用基于总体均数的调整措施保留眼球先前的视觉像差,并优化角膜的非球面性,从而建立一个基于理想模型的个体化调整措施。波前引导测量眼球像差并行个体化切削治疗可达到更好的视觉效果。就波前优化和波前引导疗法对于球面像差的矫正效果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