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5169篇
  免费   7011篇
  国内免费   4159篇
耳鼻咽喉   1143篇
儿科学   1918篇
妇产科学   10664篇
基础医学   6623篇
口腔科学   936篇
临床医学   61608篇
内科学   15899篇
皮肤病学   2945篇
神经病学   2874篇
特种医学   634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59篇
外科学   20320篇
综合类   105729篇
预防医学   32589篇
眼科学   3433篇
药学   42404篇
  475篇
中国医学   17249篇
肿瘤学   3025篇
  2024年   1029篇
  2023年   4509篇
  2022年   4520篇
  2021年   5997篇
  2020年   6779篇
  2019年   6932篇
  2018年   2934篇
  2017年   6134篇
  2016年   6403篇
  2015年   7060篇
  2014年   14149篇
  2013年   14819篇
  2012年   18679篇
  2011年   20419篇
  2010年   19829篇
  2009年   18813篇
  2008年   20671篇
  2007年   18810篇
  2006年   16036篇
  2005年   17779篇
  2004年   18662篇
  2003年   17100篇
  2002年   12475篇
  2001年   11064篇
  2000年   7770篇
  1999年   6374篇
  1998年   6397篇
  1997年   5334篇
  1996年   4388篇
  1995年   4203篇
  1994年   2815篇
  1993年   1829篇
  1992年   1431篇
  1991年   1322篇
  1990年   1099篇
  1989年   1095篇
  1988年   210篇
  1987年   205篇
  1986年   121篇
  1985年   75篇
  1984年   38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2.
目的了解北京市房山区梅毒规划(2010—2020年)实施期间梅毒防治效果和各考核指标达标情况,为下一步制定有效的梅毒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中国预防与控制梅毒规划(2010—2020年)》(以下简称《梅控规划》)终期评估的要求,通过专网、现场调查、APP答题等方式对涉及的16个指标进行收集,并将16个指标划分为梅毒防治保障措施的落实、防治工作开展和防治效果3个层面进行评估,同时将评估结果与终期评估标准进行比较。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2010—2020年北京市房山区共报告梅毒病例3260例,年均报告发病率27.99/10万,年均增长0.08%,男女比例基本持平,以25岁年龄组病例数最多,历年病例均以隐性梅毒为主。保障措施与能力建设方面均达标;防治工作方面:感染梅毒的孕产妇所生婴幼儿接受规范诊疗服务的比例为50.00%,梅毒患者接受规范化治疗的比例86.11%,两指标未达标,其余均达标;防治效果中一期和二期梅毒年报告发病率增长幅度为3.80%,未达标,先天梅毒年报告发病率为9.25/10万活产数达到了《梅控规划》的工作要求。结论2010—2020年北京市房山区梅毒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部分指标仍未达标,应继续加强梅毒防治工作,尤其是需提高规范化诊疗的比例同时控制新发梅毒发病率。  相似文献   
3.
《中华医学杂志》2022,(21):1614-1620
目的探索在一站式复合手术应用场景下, 栓塞后循环供血动脉辅助显微切除手术对后循环参与供血的脑动静脉畸形手术风险和预后的影响。方法从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前瞻性、多中心脑动静脉畸形的复合手术外科队列(NCT03209804)的患者中选择存在后循环供血的脑动静脉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栓塞后循环供血动脉将患者分为后循环栓塞组和后循环未栓塞组。根据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脑动静脉畸形形态学、血管构筑学特征和病灶Spetzler-Martin分级进行1∶1倾向性评分匹配(PSM)。以神经功能障碍加重为主要终点事件, 围手术期相关指标为次要终点事件, 比较两组间手术风险和临床预后的差异。结果共计545例患者加入研究, 后循环动脉参与供血者占38.3%(n=209例), 后循环栓塞组42例, 后循环未栓塞组167例, 对两组行PSM, 栓塞组纳入39例、未栓塞组纳入39例, 其中男50例, 女28例;年龄5~58(30±13)岁。后循环栓塞组患者术后3个月神经功能障碍加重比例高于未栓塞组, 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4%(6/39)比2.6%(1/39), P=0.107]。组...  相似文献   
4.
5.
6.
值此《糖尿病之友》杂志创刊20周年之际,谨向《糖尿病之友》杂志社致以热烈的祝贺和衷心的感谢!感谢杂志社20年来,不断坚持给糖尿病病友传播科学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知识,尤其是感谢杂志社与时俱进,传播国内外的新研究成果及科技进步,为糖尿病病友战胜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提供了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7.
冯丹  何伟   《四川医学》2022,43(3):218-222
目的 探讨低危单胎的足月妊娠自然临产后,潜伏期脑胎盘率(CPR)对预测新生儿不良结局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3月我院住院临产分娩的673例孕妇为研究对象,测量胎儿大脑中动脉、脐动脉血流参数,获得分娩结局及新生儿结局。参考既往研究得出的不同孕周CPR正常参考值百分位作为分组指标(CPR≤10%参考值定为低CPR)。比较低CPR组(72例)与正常CPR组(601例)两组妊娠结局、新生儿不良结局。结果 低CPR组与正常CPR组在孕妇年龄、孕龄、产次、孕期体质量增长、总产程、新生儿体质量的构成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CPR组因胎儿窘迫行剖宫产或助产发生率、新生儿任一不良结局发生率、新生儿不良结局率均高于正常CP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CPR预测新生儿不良结局的准确率为89.5%(602/673),敏感度为51.7%(15/29),特异度为91.1%(587/644)。结论 本研究数据显示,对于无并发症及合并症、低风险的单胎足月妊娠,潜伏期低CPR与新生儿不良结局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滋肾育胎丸加减方预防抗磷脂抗体(ACA)阳性者不良妊娠结局的效果及机制研究。方法 选取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89例ACA阳性,先兆性流产或有习惯性流产(RSA)史患者,将采用西医治疗的40例作为对照组,将采用西医联合滋肾育胎丸加减方治疗的49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疗效、中医证候积分、ACA-IgA、ACA-IgM、ACA-IgG、凝血指标[血小板聚集功能(PAF)、活化蛋白C(PC)、抗凝血酶(AT)、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1(PAI-1)]、Th1/Th2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2(IL-2)、白介素-4(IL-4)、白介素-10(IL-10)]、妊娠结局、安全性。结果 治疗2周后检测ACA,观察组2例未降低,对照组11例未降低,观察组未降低患者占比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100.00%高于对照组85.00%(P<0.05);观察组治疗4周、7周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4周、7周后ACA-IgA、ACA-IgM、ACA-IgG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4周、7周后PAF、PAI-1低于对照组,PC、AT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4周、7周后IFN-γ、IL-2低于对照组,IL-4、IL-10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活产率95.92%高于对照组80.00%(P<0.05);组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态监测ACA对滋肾育胎丸加减方精准应用具有指导意义,指导滋肾育胎丸加减方通过调理脏腑、气血、经络功能,改善先兆性流产或有RSA史患者临床症状及凝血因子指标,降低ACA水平,并可改善患者免疫耐受功能,提高胎儿活产率,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妊娠间隔过短或者过长均会导致妊娠不良结局的增加,也会导致妊娠期糖尿病、子痫前期和胎儿近期或远期并发症的增加。目前对于最佳妊娠间隔范围还没有统一的结论,多数研究给出的最佳范围在18~60个月。而妊娠间隔对妊娠结局的作用受多种因素的干扰,如孕次、孕周、年龄、前次妊娠史、受孕方式、社会经济因素等。目前妊娠间隔对妊娠结局影响作用机制的假说,较多的认为是过短妊娠间隔是由于母体体内物质缺乏所致,而过长妊娠间隔则是机体的衰老等因素共同影响所致,但相关临床及基础研究均较少,仍需要更多的研究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