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95篇
  免费   859篇
  国内免费   231篇
耳鼻咽喉   25篇
儿科学   12篇
妇产科学   41篇
基础医学   85篇
口腔科学   81篇
临床医学   1293篇
内科学   227篇
皮肤病学   27篇
神经病学   27篇
特种医学   141篇
外科学   257篇
综合类   3995篇
预防医学   678篇
眼科学   243篇
药学   814篇
  4篇
中国医学   13817篇
肿瘤学   18篇
  2024年   125篇
  2023年   504篇
  2022年   457篇
  2021年   610篇
  2020年   571篇
  2019年   471篇
  2018年   197篇
  2017年   461篇
  2016年   494篇
  2015年   596篇
  2014年   1112篇
  2013年   989篇
  2012年   1259篇
  2011年   1333篇
  2010年   1156篇
  2009年   1104篇
  2008年   1176篇
  2007年   954篇
  2006年   924篇
  2005年   870篇
  2004年   787篇
  2003年   840篇
  2002年   658篇
  2001年   580篇
  2000年   455篇
  1999年   408篇
  1998年   437篇
  1997年   358篇
  1996年   430篇
  1995年   321篇
  1994年   270篇
  1993年   168篇
  1992年   141篇
  1991年   167篇
  1990年   126篇
  1989年   181篇
  1988年   36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 围绕足三里穴(ST36)进行文献可视化分析,探索近20年来有关足三里穴的研究进程、热点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方法 以中国知网(CNKI)为数据来源,利用citespace软件对检索出的2000年1月至2021年11月收录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文献分别进行可视化分析,绘制关键词、作者、机构相关图谱。结果 基础研究纳入1030篇文献,得到9个关键词聚类,电针中心度最高(0.53),发文量最多的作者是胡森(22篇),发文量最大的机构是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23篇)。临床研究纳入2067篇文献,得到9个关键词聚类,穴位注射和针刺中心度最高(0.27),发文量最多的作者是张波(7篇),发文量最大的机构是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8篇)。结论 足三里穴在基础和临床的研究重点、热点和趋势不一致。并且在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之间,针刺镇痛、电针疗法、胃肠功能这三个内容是同步的,而关于代谢组学、穴位注射、温针灸和揿针的内容则是脱节的。  相似文献   
3.
4.
目的观察CT引导下经蝶腭穴芒针透刺蝶腭神经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2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CT引导下经蝶腭穴芒针透刺蝶腭神经节;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蝶腭穴及常规穴位,疗程结束后评定临床疗效。结果 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的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在CT引导下,采用芒针透刺蝶腭神经节治疗变应性鼻炎,其治疗方法颇具特色,提高了透刺蝶腭神经节的准确性及安全性,从而为非CT引导时透刺的角度与深度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究芒针深刺秩边穴对大鼠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选择健康雄性Wister大鼠81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芒针组(正常组9只,其余两组各36只),采用改良Allen's造模法制备大鼠脊髓中度损伤模型,模型组不做特殊处理,芒针组采用芒针深刺秩边穴,每日1次,每次30 min。分别于术后1 d、3 d、5 d、7 d行BBB(Basso-Beattie-Bresnahan)运动功能评分;术后1 d、3 d、5 d、7 d取受损段脊髓组织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和苏木素-伊红染色(HE染色)。结果术后5 d和7 d,芒针组大鼠BBB评分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脊髓损伤后,模型组和芒针组大鼠脊髓组织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核转录因子kB(NF-kB)、白介素-6(IL-6)含量及HMGB1mRNA、NF-kBmRNA、IL-6mRNA水平显著升高(P<0.05);受损的脊髓组织松散,灰质中有许多空洞形成,伴有炎性细胞浸润。芒针治疗后,芒针组大鼠脊髓组织中HMGB1、NF-kB、IL-6含量及HMGB1mRNA、NF-kBmRNA、IL-6mRNA水平较模型组降低,且在3 d、5 d、7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损部位的空洞及炎性细胞逐渐减少。结论脊髓损伤后,炎症因子的大量聚集引起级联性炎症反应,影响大鼠运动功能的恢复。芒针的抗炎机制可能包括抑制HMGB1的表达,降低NF-kB信号通路的传导,下调促炎因子IL-6的分泌。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的临床疗效及对神经源性炎症介质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48例患者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4例。两组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75 min/次,1次/d,连续2~4周;肿胀明显,口服醋酸泼尼松片,10 min/次,1次/d,连续1~2周。并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1次/d,6次/周;对照组口服脑心通胶囊,4粒/次,3次/d,观察组内服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1剂/d。两组疗程均为连续治疗4周。进行对治疗前后肩手综合征评估量表(SHSS)评分,记录疼痛、肿胀消失时间;进行治疗前后Fugl-Meyer功能量表上肢部分评分(U-FM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和气虚血瘀证评分;检测治疗前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P物质(SP),缓激肽(BK)水平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Z=2. 106,P0. 05);观察组SHSS量表的感觉、自主神经、运动3个维度评分和SHSS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 01);观察组疼痛、肿胀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 01);观察组患者U-FMA,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 01),气虚血瘀证评分低于对照组(P0. 01);观察组CGRP水平高于对照组(P0. 01),SP和BK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 01);观察组的全血黏度(高切、低切)、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聚集率等均低于对照组(P0. 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内服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配合醒脑开窍针刺疗法可减轻SHS严重程度和中医临床证候,缩短病程,改善上肢运动功能,并可抑制神经源性炎症反应,改善血液流性,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经穴解》为明末清初齐鲁针灸医家岳含珍所著,全书学术特色鲜明:从分经辨证、病候辨证、人迎寸口脉辨证三方面了阐述了经络辨证的价值,积极探讨经络与脏腑之间的联系。注重经络辨证与脏腑辨证相结合;从腧穴的主治功能、经脉循行交会与气血盛衰的关系、地理方位等多角度对书中穴名进行解释,可以窥探分析穴位的气血盛衰,提供了认知腧穴的基本思路;以“五脏互藏”理论为指导阐述腧穴主治病证,体现了其从整体辨证论治、注重经络与脏腑关联的学术特点,揭示了脏腑之间的复杂联系。该书论述全面细致,阐释深入简出,为现代针灸临床提供借鉴,促进了齐鲁医学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张泽峰 《养生月刊》2020,(3):216-217
老谢这老两口已经相伴走过了50多年的岁月。随着时光的流逝,他们不但感情越来越深,而且身体也越来越棒。每当有人问起他们健康长寿的秘诀是什么时,他们都会笑着回答,"是每天坚持捶背"。中医学认为,人体的背部有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循行,而且人体五脏皆系于背部,心、肝、肺、脾、肾、胃、胆、大肠、膀胱、三焦的俞穴都集中在背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测电针委中穴干预后大鼠腰椎间盘中Akt活化及凋亡因子(Bcl-x L、Bax和Fas、Fas L)蛋白的表达,探讨电针委中穴抑制椎间盘退变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三月龄健康的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0)、模型组(n=10)和电针组(n=10)。模型组和电针组通过纤维环穿刺法建立大鼠腰椎间盘退变模型。造模成功4周后,电针组予电针委中穴,连续4周。HE染色观察组织形态,Western blotting检测Akt、P-Akt、Bcl-x L、Bax、Fas、Fas L蛋白表达。结果 HE染色显示,腰椎间盘组织退变程度由轻至重依次是假手术组、电针组、模型组。Akt蛋白表达量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的P-Akt蛋白表达量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1),Bcl-x L蛋白表达量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1),Bax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Fas蛋白及Fas L蛋白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电针组的P-Akt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Bcl-x L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Bax蛋白表达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Fas蛋白及Fas L蛋白表达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电针委中穴治疗腰椎间盘退变,可能与上调P-Akt蛋白、Bcl-x L蛋白表达,并抑制Bax蛋白、Fas蛋白及Fas L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