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64篇 |
完全免费 | 54篇 |
专业分类
外科学 | 1218篇 |
出版年
2021年 | 6篇 |
2019年 | 19篇 |
2018年 | 23篇 |
2017年 | 22篇 |
2016年 | 17篇 |
2015年 | 19篇 |
2014年 | 67篇 |
2013年 | 71篇 |
2012年 | 66篇 |
2011年 | 93篇 |
2010年 | 59篇 |
2009年 | 60篇 |
2008年 | 81篇 |
2007年 | 73篇 |
2006年 | 81篇 |
2005年 | 87篇 |
2004年 | 84篇 |
2003年 | 16篇 |
2002年 | 15篇 |
2001年 | 15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14篇 |
1998年 | 15篇 |
1997年 | 44篇 |
1996年 | 41篇 |
1995年 | 19篇 |
1994年 | 25篇 |
1993年 | 13篇 |
1992年 | 8篇 |
1991年 | 11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5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7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8篇 |
1977年 | 2篇 |
1973年 | 1篇 |
197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ټ���3091��������Ʒ��� 总被引:61,自引:1,他引:60
目的 研究接受外科治疗的甲状腺疾病的构成 ,总结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2~ 2 0 0 3年间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收治的 30 91例甲状腺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外科治疗的甲状腺疾病明显增加 ,该组以结节性甲状腺肿 (5 9 95 % )、甲状腺癌 (16 5 9% )为主 ,甲亢手术减少 (P <0 0 1) ,桥本病有所增加 (P <0 0 5 ) ;局限于一侧的良性疾病近来以单侧腺叶切除术 (2 1 32 % )为主 ,甲状腺癌的手术方式主要为患侧腺叶、峡部联合对侧次全切除术 ,不主张行预防性颈淋巴结清扫术 ;麻醉方式以全身麻醉为主 ;总体手术并发症发生率3 95 % ,其中术后出血 0 39% ,喉返神经损伤 0 5 8% ,喉上神经损伤 1 0 3% ,甲状旁腺永久性损伤 0 0 6 % ,甲状腺功能低下 0 5 5 % ,甲状腺危象 0 2 2 % ,死亡 2例 (0 0 6 % ) ;重视术后规范、系统的替代治疗 ;总体术后复发率2 0 1% ,近年来复发率有下降 (P <0 0 5 )。结论 该组甲状腺疾病以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癌为主 ;手术方式应根据病变性质、部位、大小及淋巴结转移情况而采取个体化方案 ;专业化培训、细致操作以及全身麻醉等措施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规范、系统的替代治疗可降低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2.
不稳定性锁骨外侧端骨折及肩锁关节脱位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37,自引:4,他引:33
目的 评价不稳定性锁骨外侧端骨折及肩锁关节脱位的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对 1 0 9例不稳定性锁骨外侧端骨折及肩锁关节脱位患者分别行手术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与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平均随访时间 1 5年 ,采用Karlsson评分标准评估治疗效果。结果 优良率为 80 7% (88/1 0 9) ,其中克氏针内固定组优良率为 73 8% ,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组优良率为 78 9% ,锁骨钩钢板内固定组优良率为 93 1 % ;前两组与后一组相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锁骨钩钢板内固定组优良率最高。结论 对不稳定性锁骨外侧端骨折及肩锁关节脱位 ,锁骨钩钢板内固定疗效最佳 ,对新鲜骨折脱位手术中不一定要修复喙锁韧带、肩锁韧带 相似文献
3.
复杂性肾结石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33,自引:2,他引:31
邓耀良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6,21(2):81-84
复杂性肾结石的治疗仍然是泌尿外科临床的难题之一,明确治疗的目的是正确选择治疗方法的关键。尽管开放性手术仍然具有一定的适应证,然而,以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为基础的现代泌尿外科腔内技术已经成为临床治疗鹿角形肾结石的主流手段;对于治疗后出现的临床无症状性残留结石碎片应作必要的定期复查。 相似文献
4.
5.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目的 探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手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48例,骨折类型按schatzker分型,其中Ⅲ型12例,Ⅳ型9例,V型14例,Ⅵ型13例,均经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骨缺损者同时予以植骨。结果 48例中46例获1-4年随访,优良率77%。结论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宜手术治疗,手术方法根据不同的骨折类型而异。 相似文献
6.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类型与治疗研究 总被引:28,自引:3,他引:25
目的 分析探讨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形成因素、类型及相应的手术治疗。方法 对29例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病例,分类研究其影像学表现、致伤特点及病理基础,分析形成因素,并根据其不同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观察近期疗效。结果 分析患者的形成因素,可将无骨折脱位型颈背髓损伤分为三种类型。Ⅰ型:约24%的病例以颈椎间盘突出或脱出为主要表现;Ⅱ型:约52%的病例存在各种原因所致的椎管储备间隙消失或明显减少的病理基础;Ⅲ型:约24%的病例表现为在椎管储备间隙消失或明显减少的基础上,伴有节段性颈椎椎间不稳或颈椎间盘脱出。29例患者术后近期(平均8.5个月)随访,神经功能有明显改善,JOA评分改善率52.8%。结论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虽有共性,但形成因素并不完全相同,采取具有针对性的不同入路减压手术及掌握恰当内固定指征,可取得较明显的疗效。同时,该研究亦为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认识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了科学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胸椎管狭窄症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目的: 总结胸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特点, 加强对胸椎管狭窄症临床特点的认识。方法: 回顾总结获随访 120例经过手术治疗的胸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资料。98例行椎管后壁切除术, 侧前方入路行胸椎间盘或胸椎后纵韧带骨化病灶切除 17例 (其中经胸腔入路 7例, 经胸膜外或胸腹膜外 10例), 后路环椎管减压术 5例。随访时间最长 64个月, 最短 3个月, 平均 28个月。结果: 功能评定采用改良的Epstein评分标准, 优 51例, 良 42例, 改善 17例, 差 10例。优良率为 77. 5%。结论: 退变性胸椎管狭窄症症状复杂多样, 手术治疗是唯一选择。根据胸椎管狭窄症的不同病理改变选择手术方式, 可获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结直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3年7月至2003年7月间297例结直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行急症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右半结肠癌并梗阻103例,左半结肠癌和直肠癌并梗阻194例。其中一期切除吻合126例(右半结肠一期切除吻合98例,左半结直肠一期切除吻合28例),全结肠切除或次全切除吻合者108例,Hartmann手术36例,Dixon手术9例,回乙状结肠或回直肠吻合捷径11例,肿瘤近端肠管造瘘7例。术后出现并发症53例(17.8%),为切口感染、腹腔感染和肠瘘;死亡17例;280例(94.3%)痊愈出院。结论 一期切除吻合和结肠次全切除及全切除吻合手术治疗结直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是方便可行而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16
目的介绍应用不同手术入路及方法治疗髋臼骨折的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了2001年~2004年收治的资料完整的手术治疗髋臼骨折61例,分型按照Letournel—Judet骨折分型:髋臼后壁骨折的6例,后柱骨折的7例,前柱骨折3例,横行骨折8例,“T”形骨折6例,后壁伴后柱骨折10例,前方伴后方半横行骨折3例,双柱骨折9例,根据不同骨折类型采用重建钢板及拉力螺钉固定。结果全部患者均得以随访,平均随访15.4个月,复位情况按Judet等的方法来进行评估:解剖复位48例,满意复位9例,不满意4例。髋关节功能按Harris评分系统进行评估:优40例,良10例,可7例,差4例。结论手术治疗是髋臼骨折的有效治疗办法,手术人路的选择,复位的质量、尤其是臼顶的复位、牢固的固定及早期功能锻炼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急诊治疗策略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目的探讨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急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3年3月~2007年8月62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临床资料。其中非手术治疗8例,急诊胃大部切除术7例,腹腔镜穿孔修补术(腹腔镜组)22例,开腹穿孔修补术(开腹组)25例,比较各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62例全部治愈出院,无死亡。非手术治疗8例中,无中转手术治疗,无并发症。急诊胃大部切除7例中,吻合口溃疡3例,胆汁反流性胃炎4例。在穿孔修补术47例中,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手术时间分别为(71.1±15.0)min和(63.3±17.8)min(t=1.612,P=0.114),术中出血量分别为(7.4±2.6)ml和(18.0±11.8)ml(t=-4.121,P=0.000),并发症分别为0例和3例(P=0.237),术后体温〉38℃分别为4例、12例(χ^2=4.634,P=0.031),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分别为(35.7±6.8)h和(69.9±6.4)h(t=-17.754,P=0.000),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6.3±0.7)d和(9.5±1.6)d(t=-8.670,P=0.000)。结论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急诊治疗中,腹腔镜下修补是安全有效的,应作为首选。而非手术治疗和急诊胃大部切除术是对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急诊治疗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