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儿童颌面部骨折的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儿童颌面部损伤的结果是面部生长受到影响 ,随儿童发育成熟其颌面部生长和再塑型明显不同于成年人的面部 ,因此儿童颌面部骨折的处理有其独特的治疗方式。有关儿童颌面部骨折处理的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在国外较为广泛 ,而国内有关此方面的研究报道较少。本文对儿童颌面部骨折治疗的临床及基础实验研究结果进行综述如下。1 儿童颌面部骨折治疗的观念非手术治疗已成为儿童颌面部骨折处理的常规方法。它适用于一些选择性病例 ,如年幼儿童骨折移位不明显者。不必广泛采用内固定技术 ;然而 ,在明显移位的骨折中 ,破坏性较小的手术治疗方法也经常…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口腔及颔面部形态的对比研究,观察呼吸道疾病对儿童口腔及颌面部生长发育的影响,为口腔科医生在临床上关注因呼吸道堵塞而造成儿童口、颌面部的发育异常提供借鉴。方法:跟踪2岁、6岁、12岁、25岁不同年龄组的男女患者从病史回顾、治疗过程及最终结果来说明呼吸道疾病对儿童口腔及颌面部的影响。结果:通过临床观察发现呼吸道疾病中的腺样肥大是引起患者口腔及颌面部发育异常的最主要的原因,且较多患儿在早期出现呼吸异常时家长并未意识到,反而认为孩子睡觉打鼾张口呼吸是正常现象或是因为睡觉的姿势不对,孩子的反复感冒也误认为是抵抗力弱所致,更要引起重视的是一些耳鼻喉科医生或口腔科医生对此疾病所带来的严重后果还认识不足,使患儿错过了较佳治疗时机。结论:腺样体肥大可导致儿童颌面部发育异常,为使儿童健康生长,应对腺样体肥大的儿童采取早期手术或其他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儿童面骨骨折较之成人有许多特殊之处。婴幼儿面骨所占头颅比例较小,随着儿童年龄增加面骨发育增快,在解剖、生理和临床方面与成人有所不同。例如,儿童骨折不易发生,即使发生后愈合也较快,骨折合并伤多而严重。由于儿童不合作,在检查、诊断和治疗方面也较成人有更多的困难。若未能及时正确诊断和治疗,可能影响儿童颌面部的发育或导致功能和外貌的损害,因此,目前已逐渐引起国内外各方面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颧骨复合体的骨折不仅会造成颌面部功能障碍,同时也影响面部的美观,但由于颌面部解剖结构复杂,传统手术很难兼顾形态与功能。随着医学影像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基于医学影像数据的数字化外科技术逐渐应用于颌面部创伤治疗中,然而国内外对于不同颧骨复合体骨折的数字化治疗方式的选择尚无定论。本文就数字化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分别从手术模拟、辅助手术、效果评价3个方面进行综述,并对其应用选择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儿童颌面部创伤的特点及母亲对儿童颌面部创伤的认知程度。方法选择216例因颌面部创伤急诊就诊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从年龄分布、外伤原因、外伤地点、损伤部位及严重程度等方面进行分析;同时对患儿母亲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对颌面部创伤的认知程度和担心的预后因素。结果216例颌面部创伤患儿的男女比例为1.4∶1,1~6岁是颌面部创伤的好发年龄;创伤的主要原因是跌落(占83.33%),以软组织损伤最多(占63.43%),牙齿损伤次之(31.94%),颌骨骨折等严重损伤较少;50.00%的创伤发生于家中;97.22%的母亲对儿童颌面部创伤知识不了解,69.44%的母亲认为创伤可以避免;母亲的文化程度与患儿的受伤次数有相关性(掊2=18.16,P<0.05)。结论母亲对儿童颌面部创伤的知识缺乏是导致儿童发生颌面部创伤的重要原因之一;应加强预防儿童颌面部创伤的健康教育宣传,防止意外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儿童颌面部骨折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评价儿童颌面部骨折的病因、治疗方法及效果,探讨骨折与儿童性别、年龄的联系,为临床个性化治疗及提高治疗效果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研究71例颌面部骨折儿童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其年龄、性别、致病因素和骨折部位,随访测量患者面型、张口度及咬合关系。结果:随访期8年。患者年龄为2~12岁(平均年龄5.7岁),男女比例2.4:1,跌伤为首要致病原因,3~8岁年龄段发病较多。骨折好发部位以下颌骨居首,下颌骨骨折中颏部骨折最多见。治疗方面,上颌骨骨折仅2例行手术治疗,78%的髁状突骨折行保守治疗,髁状突以外的下颌骨体骨折75%行手术处理。远期疗效基本令人满意。结论:跌伤是本地区儿童颌面部骨折的主要病因,在12岁以下7~8岁为高发病期,下颌骨为高发部位,儿童颌面部骨折需坚持个性化治疗,保守治疗为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应用钛板坚强内固定治疗颌面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应用钛板坚强内固定术治疗的100例颌骨骨折病例的临床资料,对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情况、咬合关系、面部形态、功能恢复等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本组病例经坚强内固定治疗后,99%患者咬合关系、面部形态及功能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论:坚强内固定技术是实现颌面部骨折I期愈合最直接的手段,允许病人早期进行功能活动,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髁状突骨折开放性和闭合性治疗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颌骨骨折是颌面部最常见的骨折,其中25%~35%有髁状突骨折。长期以来,对髁状突骨折的处理在临床上有较大争议。一般认为,对儿童髁状突骨折患者应以保守治疗为主,对成人则根据情况选择保守或手术治疗。本文作者选择部分诊断相同的髁状突骨折病例,分别采用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并进行长时间随访,比较二者的预后,为临床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BDD与口腔正畸学的关系 ,获得口腔正畸临床BDD的流行病学 :以及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心理等因素与BDD的相关性 ,以进一步规范口腔正畸治疗学。方法 :以《整形美容受术者心理状态自评量表》为量表模版 ,参考国内外得到公认的相关躯体变形障碍量表和问卷 ,编制出适合口腔正畸临床的《面部躯体变形障碍自评量表》 :使用该自编量表随机对口腔正畸科的临床患者进行心理评估 ;样本量为 191例。结果 :使用《口腔颌面部躯体变形障碍自评量表》对 1例 15岁以上 (包括 15岁 )正畸初诊患者的调查显示 ,正畸临床患者普遍存在一般体像心理问题 ;有BDD倾向者占 15 .18% ,大部分表现为轻度 ;学历与自评分高低对阳性检出率的影响有显著性差异 :而性别、社会经历对阳性检出率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在正畸临床中应重视患者的体像心理问题 :有必要在治疗前对患者作出有效的心理评估 ,筛检出BDD高危人群 ,以避免不必要的医疗资源浪费和医疗纠纷。初步认为《口腔颌面部躯体变形障碍自评量表》为有效的心理评估及筛检BDD高危人群的工具 ,但仍需作进一步的研究和完善。  相似文献   

10.
颧上颌复合体(ZMC)骨折是颌面部最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除了面部凹陷、复视等临床症状外,还常常因损伤邻近的眶下神经导致患侧下睑、颧面部、鼻、上唇皮肤及黏膜的感觉异常。本文对眶下神经损伤的解剖基础、ZMC骨折中眶下神经损伤的诊断和评估、治疗及预后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本文总结颌面部外伤并发颈椎骨折 30例 ,面部损伤与颈椎骨折部位 ,类型有一定相关关系 ,在诊治复杂颌面外伤患者时应警惕颈椎骨折漏诊发生 ,颌面部外伤合并颈椎骨折处理原则应优先考虑颈椎骨折治疗的需要 ,术中需特别注意保持患者正确体位及呼吸道通畅问题。  相似文献   

12.
颌面部间隙感染形成脓肿的手术治疗,临床上多采用脓肿切开引流术,针对部分儿童病情及术后面部疤痕的顾虑,作者根据国内外资料用穿刺抽脓及抗生素液冲洗并将其注入脓腔的保守治疗方法,治疗儿童颌面间隙感染患者65例,临床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各间隙感染病...  相似文献   

13.
全面部骨折主要指面中1/3和面下1/3骨骼同时发生的骨折。由于颌骨维持着面部的外形和轮廓,一旦发生全面部骨折,面部外形则遭到严重破坏,常伴发颅脑损伤且常合并胸腹脏器和四肢伤。因此,全面部骨折的诊治一直是颌面部创伤外科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其诊治原则及方法仍存在不少争议。本文就全面部骨折诊断和治疗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颌面部外伤合并颈椎骨折的特点以便临床早期诊断。方法:对近15年来,本院颌面部外伤住院病例中合并颈椎骨折的4例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回顾分析。结果:本组4例的损伤原因为交通肇事和高空坠落,颈椎骨折均未能在第一时间诊断。结论:对复杂颌面部外伤者,应重视颈部的体格检查,有利于颈椎骨折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我科自1989年以来收治的92例颌面部骨折疗效的临床和总结,对各类颌面部骨折的治疗方法进行了讨论。特别指出颌面部骨折的治疗要以对称的颌面外形,良好的咀嚼功能,最少的面部疤痕为目标进行修复。特别强调颌面软组织的损伤要从整形的角度进行修复。  相似文献   

16.
年轻恒牙外伤是影响儿童及青少年牙颌发育与健康的重要疾病,其中脱位性牙外伤常同时累及多颗牙齿和口腔颌面部其他软硬组织,病情复杂,治疗相对困难,远期并发症较多。文章结合2020年国际牙外伤学会颁布的指南,对年轻恒牙脱位性损伤的检查诊断要点、治疗原则和预后进行介绍,为临床儿童牙外伤的诊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儿童口腔颌面部创伤的特点,指导治疗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辽宁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口腔科2002—2007年的急诊各类儿童口腔颌面部损伤306例,从患者性别、致伤原因、损伤部位、治疗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并结合0~15岁少年儿童生理心理特点对比加以分析,寻找规律。结果儿童口腔颌面损伤男女比例为1.5:1,好发于1~6岁,14岁以后有上升趋势。病因以玩耍跌倒损伤居第1位(67.65%),其次为自行车意外伤(20.59%)。口腔颌面部损伤部位以颏部(35.96%)、唇部(23.97%)及牙体(81.00%)好发。损伤类型以软组织伤为主,复合伤少见,下颌骨骨折是最常见的骨折(12.00%)。骨折治疗以闭合外固定等保守方式为主。结论儿童口腔颌面损伤与各年龄阶段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有关,治疗应遵循颌面外科清创缝合的原则并结合儿童生理发育的特点,加强教育及其监护。  相似文献   

18.
颌面部骨折5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颌面部骨折50例临床分析张兰新颌面部骨折是头面部外伤时常见病之一,且在急诊时占有一定比例,由于其解剖和生理特点,常伴有咬颌功能障碍,面部畸形及颅脑损伤。本院从1991年1月-1993年9月共收治颌面骨骨折病人50例。现总结报导如下:1临床资料1.1资...  相似文献   

19.
颌面部外伤并发颈椎骨折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总结颌部外伤并发颈椎骨折30例,面部损伤与颈椎骨折部位,类型有一定相关关系,在诊治复杂颌面外伤患者时应警惕骨折漏诊发生,颌面部餐伤合并颈椎骨折处理原则应优先考虑颈椎骨折治疗的需要,术中需特别注意保持患者正确体位通畅问题。  相似文献   

20.
可吸收内固定材料SR-PGA在颌面部骨折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运用可吸收内固定材料自身增强聚丙交酯(SR-PGA)治疗颌面部骨折的临床观察。方法:20例颌面部骨折应用可吸收内固定材料(SR-PGA)做坚固内固定,3-12个月后复查咬合关系、伤口愈合情况、面部外形、骨折愈合情况及软组织、神经损伤等。结果:除1例下颌骨颏部骨折出现移位,其余病例均恢复较好咬合关系,伤口愈合良好、无感染,X线检查未见骨愈合不良。结论:可吸收内固定材料SR-PGA由于生物相容性好,具有一定强度,可降解、吸收,是较理想的固定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