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5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4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99篇
内科学   20篇
神经病学   64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65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9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万萍  张忠东  张萍 《抗感染药学》2019,16(5):751-754
目的:研究精神病患者服用喹硫平后日常血药浓度的变化及其对临床效应的影响因素,为喹硫平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抽取2018年1—12月间收治的服用喹硫平治疗的精神病患者786例资料,统计其喹硫平日常血药浓度的检测结果和患者的性别、年龄及服药剂量等因素,分析喹硫平血药浓度与患者性别、年龄及服药剂量之间的关系。结果:患者喹硫平日服用剂量最多的为0~150 mg/d (25.45%),其次为150~300 mg/d (24.43%)、450~600 mg/d (21.76%)以及300~450 mg/d (11.96%),4个剂量所占百分比83.60%;喹硫平血药浓度主要集中在0~150 ng/mL(57.76%),其次为150~300 ng/mL(30.28%),2个血药浓度所占百分比88.04%;平均血药浓度随着患者给药剂量的增加而升高,其浓度剂量比随着患者给药剂量的增加而下降;随着年龄的增长,血药浓度剂量比呈现上升趋势。结论:喹硫平临床日常血药浓度的监测,不仅能够促进药物发挥更好的临床效应,促进了抗精神病药物的合理使用,且同时避免或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陈哲  于康英  周鸣鸣 《安徽医药》2020,24(5):947-951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 Ⅱ(Ang Ⅱ)是否能够引起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自噬,探讨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以 VSMC为研究对象,设立组别分别为空白组、 Ang Ⅱ组、自噬抑制剂( 3?MA)组、自噬促进剂雷帕霉素( Rap)组、血管紧张素 Ⅱ(AT1)受体抑制剂( ARB)组、 3?MA+Ang Ⅱ组、 Rap+Ang Ⅱ组、 ARB+Ang Ⅱ组,采用四唑盐( 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自噬相关蛋白脂化和膜相关蛋白( LC3 Ⅱ)表达的变化,免疫荧光法检测自噬小体数目的变化。结果实验中空白组吸光度为( 0.159±0.001)Ang Ⅱ组吸光度为( 0.151±0.003),相比空白组,加入 Ang Ⅱ药物对细胞存活率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蛋白,质免疫印迹结果显示加入 Ang Ⅱ促进 VSMC的 LC3?Ⅱ表达量增多,呈现时间依赖性、浓度依赖性,表明 Ang Ⅱ促进 VSMC自噬发生。 3?MA对 Ang Ⅱ(10-7 mol/L,24 h)引起的 LC?3Ⅱ表达量增多起到抑制作用, Rap对 AngⅡ(10-7 mol/L,24 h)引起的 LC?3Ⅱ表达量增多起到叠加作用。 ARB对 Ang Ⅱ(10-7 mol/L,24 h)引起的 LC?3Ⅱ表达量增多起到抑制作用,表明自噬是由 Ang Ⅱ通过 ATI受体引起的。结论 Ang Ⅱ通过 AT1受体引起血管平滑肌细胞发生自噬。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护理本科在校生开展人文素养现状调查和分析,以期为护理院校制定相关教育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护生人文素养调查问卷,用便利抽样法随机抽取南京医科大学护理学院2017级(大一)、2016级(大二)、2015级(大三)266名本科在校生进行横断面调查,并采用SPSS 17.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护理本科在校生的人性关怀、人际关怀、临床关怀和总分在年级、性别、年龄、周围人对自己的关心程度这些变量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家庭所在地以及是否独生子女这些变量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本科在校生的人文素养水平存有可提升空间,学校可加强对护理本科在校生人文素养方面的教育,尤其需注意对男性护理本科在校生的人文素养能力培养,从而提高护理本科在校生总体人文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医师-药师联合门诊对抑郁症患者抑郁、焦虑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某心理科门诊的抑郁症患者6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320)与对照组(n=330),观察组在医师-药师门诊就诊,医师给患者诊断并开具药物,药师提供可持续的服药知识辅导和服药不适答疑;对照组仅由普通医师门诊诊疗。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Morisky表比较复诊时两组患者的抑郁、焦虑及服药依从情况。结果:复诊时,观察组的SDS与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中服药依从性好的患者多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联合门诊、大学及以上教育程度的患者服药依从性更好(OR=5.66、5.76)。结论:医师-药师联合门诊能够提高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5.
背景 遵医嘱服药是患者病情稳定和全面康复的基本保障,服药率是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治疗工作质量的核心指标。了解本地区居家患者的药物治疗现状并提出改进措施,对促进社区精神卫生服务质量的有效提升具有重要意义。目的 了解无锡市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药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探讨进一步提高患者服药率的有效措施。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法,对无锡市12个街道/乡镇的1 285例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工具包括服药依从性问卷(自行设计)、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及精神障碍患者病耻感评估量表。共1 220例患者完成全部调查,有效应答率为94.94%。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果 无锡市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服药依从率为75.33%(919/1 220),其中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分裂情感性障碍、偏执性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服药依从率分别为78.56%(667/849)、75.49%(154/204)、69.57%(16/23)、47.06%(8/17)、35.71%(25/70)、85.96%(49/57)。不同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家庭经济、监护人关系、监护人对疾病认知、疾病诊断、病程、住院次数、是否参加社区健康讲座、家庭与精神专科医院距离、自知力与治疗态度评分、病耻感水平患者服药依从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监护人对疾病认知、疾病类型、病程、住院次数、是否参加健康讲座、家庭离精神专科医院距离、自知力与态度评分、病耻感水平9个因素为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无锡市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药依从性有待提高,增设精神卫生服务网点、重点关注精神发育迟滞及新发病患者、加强健康宣教、消除病耻感是提高服药依从性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自我管理教育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等是否有积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诊治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120例为观察对象,依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再给予自我管理教育护理。比较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SQLS)评分、用药依从性、疾病复发率、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分、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分以及自我护理能力评分。结果 研究组患者SQLS量表中心理社会、动力和精力、症状和副作用3个分量表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用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疾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护理前,两组BPRS、SDSS评分比较不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护理后一周研究组BPRS、SD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自我管理教育,对患者用药依从性等产生积极影响,有助减少疾病复发率,进而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慢性酒依赖(CAD)患者失匹配负波(MMN)改变与其人格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改良的艾森克人格问卷(EPQ-R)对33例CAD患者(CAD组)和33名健康对照志愿者(对照组)进行评估,同时进行事件相关电位(ERP)检测,分析CAD患者MMN指标与其人格特征的关系。结果:CAD组EPQ-R中神经质(N)、精神质(P)和掩饰性(L)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ERP各通道MMN潜伏期显著延长(P<0.05或P<0.01)。相关分析显示,CAD患者MMN指标与其人口学资料及人格特征无相关性。结论:CAD患者具有神经质、精神质的人格特征,其MMN潜伏期延长,但MMN改变与其人格特征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软管喉镜吞咽功能评估(FEES)对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临床功能结局的影响。 方法 对52例行FEES评估和51例未行FEES评估的脑卒中患者(分别纳入FEES组和对照组)进行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2组患者分别在FEES评估后或改良容积-黏度吞咽测试(V-VST)评估后根据结果进行吞咽功能训练和摄食训练。首要结局观察指标为肺炎发生率,次要结局观察指标包括鼻饲管拔除率、留置鼻饲管时间、功能性经口摄食评估(FOIS)分级、出院时饮食方式、住院时间等。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FEES组肺炎发生率明显降低(7.7% vs. 39.2%,P<0.001),鼻饲管拔除率明显升高(75.0% vs. 41.0%,P=0.002),FOIS分级明显改善(χ2=9.868,P=0.001),出院时可尝试部分经口进食和完全经口进食患者百分比均明显增加(15.4% vs. 13.7%,P=0.030;78.8% vs. 54.9%, P=0.001)。通过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FEES组患者发病后到首次FEES检查间隔时间越长,其患肺炎的风险越大(P=0.023)。 结论 脑卒中亚急性期患者及早进行FEES检查能降低肺炎发生率,提高鼻饲管拔除率及吞咽功能,改善患者临床功能结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首诊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SZ)和首诊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OCD)患者静息态脑功能低频振幅分数(fractional amplitude of low-frequency fluctuations,fALFF)的变化特征.材料与方法 招募22例首诊SZ、27例首诊OCD患者和60例正常对照组(normal controls,NC),采集被试3.0 T磁共振扫描数据,比较3组被试的fALFF值,在协方差分析的基础上进行Post hoc分析,结果 均采用AlphaSim校正.对差异脑区fALFF值分别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和病程进行偏相关分析,将年龄、性别和教育年限作为协变量.结果 3组间fALFF有差异的脑区为右额中回/额上回、右舌回/小脑4、5区、右角回/缘上回、右楔前叶/后扣带回/中扣带回、颞上回/颞中回/海马(AlphaSim校正,P均<0.01).和正常对照组相比,SZ组右额中回、右颞上回/海马/颞中回、右缘上回、右楔前叶、右舌回、右角回fALFF值减低;OCD组右角回、右额上回、右额中回fALFF值增高,右舌回fALFF值减低(AlphaSim校正,P均<0.01).和SZ组相比,OCD组右额上回/额中回、右缘上回/角回、右海马/颞上回/颞中回、右后扣带回、右中扣带回fALFF值增高,右小脑4、5区fALFF值减低(AlphaSim校正,P均<0.01).偏相关分析结果 显示SZ患者右角回/缘上回fALFF值与病程呈正相关(r=0.507,P=0.027).结论 首诊SZ和首诊OCD患者在静息状态下表现出不同模式的fALFF改变,和OCD患者相比,SZ患者自发性脑活动受损脑区更广泛.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骨转化标志物的血浓度比较,评估抗抑郁药物度洛西汀对抑郁障碍患者骨代谢的影响。 方法使用病例-正常对照、治疗前后对照的方法,于2020年9月至2022年2月,在无锡市中医医院临床心理科和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临床心理科招募抑郁障碍患者(患者组)49例和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对照组(对照组)49例,以及患者组使用度洛西汀治疗前后比较。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液骨转化标志物1型胶原c-端交联末端肽(β-CTX)和1型前胶原n-前肽(P1NP)浓度。 结果在基线时,2组β-CTX(pg/ml)存在统计学差异,患者组显著高于正常组[321.1(189.4)vs 210.4(103.5),t=-3.59,P=0.001],而P1NP(ng/ml)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组经治疗,β-CTX从321.1(189.4)显著性升高为475.3(192.4)(P=0.001),P1NP从49.9(19.8)虽然升高为54.5(27.6),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抑郁障碍患者比对照组骨吸收增加,经度洛西汀治疗后骨吸收更明显,可能会增加骨折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