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究体外膈肌起搏器治疗对COPD稳定期患者平衡及步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7月来我院就诊的稳定期Ⅱ级(中度)COPD患者60例,依据分层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体外膈肌起搏器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膈肌功能情况、肺功能、平衡能力及步态相关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最大吸气压(MIP)、膈肌厚度、第一秒用力呼出量(FEV1%),第一秒用力呼出量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每分钟最大通气量占预计值比例(MVV)、残气量/肺总量比值(RV/TLC)、单腿站立测试(OLS)、起立—步行测试(TUG)、5次坐立试验(FTSST)、步速、跨步长、左侧步长、右侧步长、双腿支撑时间及步态周期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MIP、膈肌移动度差值、FEV1%、OLS、ABC量表得分、步速、跨步长、左侧步长及右侧步长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TUG、FTSST、双腿支撑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体外膈肌起搏器治疗可显著改善稳定期COPD患者肺功能及膈肌运动能力,进而提高患者的步态维持及平衡能力。  相似文献   
2.
2002年8月-2007年8月,我院采用多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不稳定型胸腰椎骨折36例,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36例患者中,男27例,女9例;年龄19—64岁,平均31岁;骨折节段:T1212例,L1 14例,L210例;Denis分型:爆裂骨折22例,骨折脱位14例;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A级9例,B级20例,C级7例。患者均于伤后4h-2d内手术。  相似文献   
3.
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在脊髓型颈椎病发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自金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1):1464-1465
目的 检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颈椎间盘组织中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V-α)的水平,探讨IL-6和TMF-α在脊髓型颈椎病(CSM)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收集40例手术治疗的CSM患者的退变椎间盘组织,取20例正常椎间盘组织作为对照,匀浆后取上清液,ELISA法检测IL-6和TNF-α的含量.结果 CSM组颈椎间盘组织内IL-6、TNF-α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SM患者的颈椎间盘组织内IL-6和TNF-a的含量明显增高,它们可能在脊髓型颈椎病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袁超  赵宏  王宁  刘自金 《中国骨伤》2004,17(3):153-153
自1996年6月—2001年2月,我们共收治胫腓骨下段不稳定性骨折141例(162处),均在C形臂下复位,内用弹性矩形针、外用孟氏外固定架治疗,获得满意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联合前后路手术治疗严重胸腰椎骨折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2008年1月联合前后路手术治疗的29例胸腰椎骨折脱位病人的临床资料,29例胸腰椎骨折脱位病人均先行后路切开复位,椎弓根系统短节段内固定,其中21例同时行前路椎管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术;8例先行后路手术治疗,择期行前路手术。疗效评估包括伤椎高度的恢复及椎管矢状线改善情况。结果神经功能A级3例无恢复,其余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椎体形态及椎管狭窄较术前均有改善。术后随访8个月~2年,平均13个月,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联合前后路手术可充分发挥前后路二者的优势,减压彻底,复位理想,固定可靠,是治疗严重胸腰椎骨折脱位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髋臼前壁骨折的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髋臼前壁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白1989年6月-2005年12月共收治髋臼前壁骨折8例,其中,男6例,女2例。年龄16—71岁,平均39.5岁。致伤原因:车祸伤5例,坠落伤1例,砸伤2例。其中2例采用非手术治疗,6例采用手术治疗。对移位不大的2例髋臼前壁骨折患者,采用骨牵引6—8周,扶拐逐渐负重行走6—8周,12-16周后弃拐完全负重行走。采用手术治疗者手术入路均采用Smith—Petersen入路,若骨折块较小,仅用拉力螺钉固定;若骨折块较大,则用重建钢板固定;髂前下棘骨折和碎骨块用拉力螺钉固定。4周后扶拐不负重行走,然后扶拐逐渐负重行走6—8周,一般术后3个月可弃拐行走。[结果]随访1—4年,平均2年,骨折均获得良好愈合,临床结果评价采用d Aubigne和Postel髋关节评分标准。结果手术治疗组关节功能表现优良者5例,可1例,优良率为83.33%。非手术治疗的2例关节功能表现优。[结论]CT扫描对于髋臼前壁骨折的诊断价值比较大。骨折块较大、移位比较严重且伴有髋关节前脱位、关节内有游离骨块的髋臼前壁骨折需要手术治疗,手术入路以Smith-Petersen入路最佳。  相似文献   
7.
自2000年以来我们采用前臂骨间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47例,临床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8.
刘自金 《山东医药》2010,50(14):64-65
目的观察围手术期应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MP)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60例行颈椎前路减压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MP组和对照组,各30例。MP组术前30min静滴MP30mg/kg、15min滴完,45min后给予5.4mg/(kg·h)、维持23h,术后第1~3天静滴MP80mg/次、2次/d,第4天停用。对照组采用同样手术治疗,术后静注地塞米松、10mg/d、连续3d。比较两组神经功能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MP组在术后3、7d及1、3个月时的脊髓功能改善均好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均元并发症发生。结论围手术期应用大剂量MP可促进脊髓型颈椎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改善疗效,应用安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