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18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48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4篇
  2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1.
周围动脉疾病(PAD)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特别是冠心病发病、死亡的强指示剂.血管疾病仍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死亡原因,发病率高、易于诊断、预后差,因此PAD的诊断和治疗成为预防领域的热点.与其他形式的动脉硬化疾病不同,PAD易于使用非侵入性的踝肱指数(ABI)在门诊诊断.因ABI可作为门诊的常规检查项目,它已成为全球性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疾病(ASCVD)危险评估的手段.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微柱凝集法(Microtubecolumnagglutinationtechnology,MCAT)抗人球蛋白试验(antiglobulintest,AGT)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utoimmunehemolyticanemia,AIHA)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46例临床疑为AIHA患者的外周血标本,采用微柱凝集法和传统试管法(conventionaltubetechnique,CTT)进行抗人球蛋白试验,并对2种方法AGT试验检测AIHA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46例I临床最终诊断AIHA病例中,MCAT法检出DAT阳性44例(95.7%),IAT阳性12例(26.1%);CTT法检出DAT阳性22例(47.8%),IAT阳性2例(4.3%);在MCAT法检出的44例患者中,IgG+C3d阳性23例(52.3%),单纯IgG阳性8例(18.2%),单纯C3d阳性13例(29.5%)。在CTT法检出的22例患者中,IgG+C3d阳性12例(54.5%),单纯IgG阳性3例(13.6%),单纯C3d阳性7例(31.8%)。MCAT法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CTT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d0.05)。结论微柱凝集法抗人球蛋白试验较传统试管法操作更简单,更敏感,更容易标准化,结果判读客观。  相似文献   
93.
医患沟通技能是医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重要技能,我国在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方面重视程度不够。结合国外资料,在临床实习之前对学生进行与患者及其家属建立医患关系、病史采集、解释病情、制定治疗方案的医患沟通模式培养,提高医学生医患沟通技能。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索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经全反式维甲酸(ATRA)治疗达完全缓解(CR)后理想的维持治疗方案,提高APL的长期无病生存时间.方法:将我院21例初治的APL患者均经ATRA治疗达CR后,维持治疗方法为三氧化二砷(As2O3)、ATRA及6-巯基嘌呤(6-MP)加甲氨喋呤(MTX)序贯交替治疗3年;观察治疗的效果及不良反应,监测微小残留病.结果:21例患者对上述治疗均有较好的顺从性,有11例患者维持治疗超过2年,无复发病例;PML/RARα融合基因初诊时均为阳性,12例持续转阴,其中维持治疗超过2年的11例患者均转阴;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少见且较轻.结论:用上述维持治疗经ATRA达CR的APL初步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其不良反应较传统的联合化疗轻,作者认为As2O3、ATRA与6-MP加MTX序贯交替治疗可能是APL理想的维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5.
目的 观察可溶性ST2(sST2)和白细胞介素(IL)-33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中的表达水平变化及其对Th17/Treg细胞平衡的调节机制。方法 30例ITP患者作为ITP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 2组外周血血清中 IL-33、sST-2、IL-17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ITP组血清sST2及IL-17水平均升高(P<0.01),TGF-β表达水平降低(P<0.01),而IL-33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 ITP 组中 sST2 与 TGF-β 呈负相关(r=-0.471,P<0.01),与 IL-17 无相关性(r=0.189,P>0.05)。结论 sST2表达水平增加和Th17/Treg细胞失衡可能是导致ITP发病的免疫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各期骨髓免疫表型特点。方法: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32例已确诊的各期NHL进行免疫表型分析。结果:32例NHL中骨髓象正常者28例,其中CD71^ 16例(57%),而3例淋巴肉瘤白血病及1例表现为慢淋血象和骨髓象者CD71^ 均阴性。临床分期为l期、Ⅱ期者均无B淋系抗原表达,Ⅲ期1例B淋系抗原阳性,而Ⅳ期中-6例表达B淋系抗原阳性。骨髓免疫表型T淋系抗原表达者中伴有髓系抗原阳性者(7/11)明显多于B淋系抗原表达者(1/7),以CDl4^ CD15^ 为主。结论:①CD71与NHL有一定相关性,NHL发生骨髓浸润时该抗原可能消失。②骨髓中B淋系抗原的出现可能提示疾病已属于较晚期阶段。  相似文献   
97.
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allo-PBSC)动员及移植治疗白血病的疗效。方法:2例患者诊断分别为急非淋白血病M_(2a)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预处理方案主要为大剂量环磷酰胺加全身照射。主要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8mg左右·kg~(-1)·d~(-1)连续5天对异基因外周干细胞移植(allo-PBSCT)的供者进行动员,第5天及第6天(即相当于移植的-1天及0天)用COBESpectra血液细胞分离机采集单个核细胞(MNC),两次采集的MNC悬液均于0天由静脉输给患者。例1输入的MNC及幼粒细胞数分别为6.07×10~8/kg及1.38×10~8/kg,例2为8.98×10~8/kg及1.76×10~8/kg。移植后给予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等措施。结果:2例均迅速恢复造血功能,例1于 110天血型完全转为供者型,例2骨髓染色体核型完全转变为供者型(46XX),Ph~1染色体由阳性转为阴性。现已分别随访106及133天,骨髓仍持续缓解。结论:allo-PBSCT有造血功能恢复快,不需采集骨髓等优点。同时我们还对移植的剂量标准提出了新的看法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8.
纯红细胞再生障碍8例温丙昭李玲张缙鸾程定珍李向荣鲜木斯郭新红(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自1991年至1996年12月收治纯红细胞再生障碍(纯红再障)8例,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男性2例,女性6例。年龄23~73岁,中位数年龄50岁。既往有慢性胃炎病史者...  相似文献   
99.
100.
目的:以富勒烯丙二酸衍生物(DMA-C60)-多西他赛为模型药物,构建光敏性脂质体,增强抗肿瘤效果。系统研究脂质体(LP)的制备工艺、理化性质、处方优化和体外释放特性。方法:采用Bingle环加成反应和酯水解反应合成了DMA-C60,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产物表征定性;采用薄膜法制备DMA-C60-DTX脂质体;超滤离心法测量DTX包封率和载药量;采用激光纳米粒度测定仪测定粒径、粒径分布和Zeta电位;透射电镜测定脂质体外观形态;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考察LP中原料药DTX及脂质材料的晶形存在状态;采用透析袋法测量体外释放度并拟合释放模型。结果:采用FT-IR表征定性DMA-C60合成成功。最优处方得到的DMA-C60-DTX-LP,平均粒径约为170 nm,Zeta电位约为-30 mV,DTX包封率(85.76±2.60)%,DMA-C60包封率约为89%;透射电镜观察DMA-C60-DTX-LP呈类球形,粒径大小约为170 nm,分布均匀且与所测粒径大小相符;DSC显示DTX原料药几乎以无定型的状态存在于脂质内核中;DMA-C60的加入并不影响DTX的释放,60 h内累计释放百分数为80%,DTX在LP中体外释放行为可用Ritger-Peppas释放动力学方程进行描述。结论:光敏性多西他赛脂质体载药量和包封率较高、脂质体外观呈类球形,粒径较小且分布均匀,体外释放具有一定的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