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3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2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7篇
口腔科学   74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26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403篇
综合类   107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4篇
  1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5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5篇
  1958年   5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空肠皮下盲袢在治疗肝内胆管结石中的地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肝内胆管结石是外科常见病 ,某些病例处理较为困难。我科于 1987年 3月至 2 0 0 1年 5月利用空肠皮下盲袢型胆肠吻合术处理 2 7例此类病人 ,效果良好 ,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 2 7例 ,男 14例 ,女 13例。年龄 2 7~ 67岁。以往手术 :胆囊切除 10例 ,胆总管切开取石 10例 ,附加肝左外叶切除 2例 ,胆肠内引流术 5例。 2次以上胆道手术 12例。本组皮下盲袢切开胆道取石 5例 ,胆道止血 1例。皮下盲袢长度 (自胆肠吻合口至盲袢顶端 ) 8~ 10cm。置于右上腹 2 6例 ,左上腹 1例。全组无并发症及死亡。讨  论1.传统的胆肠Roux Y内引流 ,希…  相似文献   
72.
患者男,40岁。因发热伴腹胀、双下肢水肿5d入院。患者5d前起发热(38℃左右),伴腹胀及双下肢水肿。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泻,无皮肤巩膜黄染,无咳嗽咳痰,颜面部无水肿,无腰酸腰痛及血尿,无胸闷心悸气急。  相似文献   
73.
贵刊2003年第9卷第2期刊发的“空肠皮下盲袢在治疗肝内胆管结石中的地位”一文,报道利用空肠皮下盲袢行胆肠吻合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病人27例,对设置空肠皮下盲袢的两种术式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读者受益匪浅。笔者有几点看法与体会,在此冒昧提出,愿与作者商榷。  相似文献   
74.
目的评估P53蛋白和CA19-9对合并慢性胰腺炎的胰腺癌与慢性胰腺炎的辅助鉴别诊断作用。方法24例疑有慢性胰腺炎背景的胰腺癌,病人经影像学诊断为胰腺内肿物,固相放免法检测血清CA19-9,剖腹探查术时胰腺穿刺,穿刺标本分为细胞学检查和P53蛋白检测两部分。结果细胞学诊断胰腺癌敏感性为63%,特异性为100%,准确性为63%;P53蛋白分析敏感性为44%,特异性为100%,准确性为73%;CA19-9敏感性为44%,特异性为80%,准确性为67%。联合检测细胞学与P53蛋白联合检测敏感性为78%,特异性为100%,准确性为92%;细胞学和CA19-9联合检测敏感性为67%,特异性为80%,准确性为67%;联合检测细胞学,P53和CA19-9敏感性78%,特异性为80%,准确性为79%。结论与单一标志物相比联合检测有助于有慢性胰腺炎背景的胰腺癌和慢性胰腺炎的鉴别诊断。细胞学和P53蛋白联合检测可提供最佳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75.
DcR3(decoy receptor 3)是新近发现的肿瘤坏死因子受体家族的成员,表达一种缺乏跨膜序列的可溶性分泌蛋白,可竞争Fas与FasL的结合,从而阻断由Fas介导的细胞凋亡,被认为和肿瘤的发生、发展以及免疫逃逸密切相关。为了明确DcR3基因过度表达在肝癌细胞逃避机体凋亡机制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我们采用RT—PCR检测该基因的mRNA表达,采用TUNEL法原位检测肝癌组织中的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检测核增殖抗原Ki-67的表达,计算凋亡指数AI和增殖指数PI,分析DcR3基因mRNA表达与肝癌细胞AI和PI之间的关系,探讨其在肝癌细胞抵抗凋亡及增殖发生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6.
我国腹腔镜肝切除的现状和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8 7年 3月PhilipMouret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例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 (LC) ,由此开创了微创外科蓬勃发展的新纪元。腹腔镜手术具有局部创伤小 ,全身反应轻 ,术后恢复快等优势 ,备受外科医生和患者的青睐 ,在临床上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对即使在开腹进行手术时 ,尚且被视为有风险和难度的肝切除术 ,进行腹腔镜下切除也已成为可能。LC问世之后仅隔 4年Reich等[1] (1991)就首次作了腹腔镜下肝切除 (la paroscopichepatectomy ,LH )的报道。肝切除最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是断肝方法 ,开腹肝切除时使用的指折法与钳折法在LH时已不适用。 1994年 ,B…  相似文献   
77.
298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早期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后早期并发症的防治经验。方法:回顾1953年4月至2000年6月共298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分析早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术中术后的处理方法。结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1.8%(65/298),手术死亡率为8.4%(25/298)。术后最主要并发症为胰漏和出血,发生率均为5.7%(17/298),两者所致死亡占手术死亡总数的60%。胰管外引流可使胰漏发生率降至1.7%(2/12)。39例行捆绑式胰肠吻合术者无胰漏发生。因并发症而再手术者27例,再手术率为9.1%,再手术后死亡7例。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手术风险目前仍然较高,胰管外引流术和捆绑式胰肠吻合术有助于降低胰漏发生率,对术后大出血等并发症及时采用外科治疗,有助于降低手术死亡率。  相似文献   
78.
79.
目的:探讨电凝刮吸法脾部分切除术的效果。方法:设计采用彭氏多功能手术解剖器(PMOD)行电凝刮吸法部分脾切除术。结果:术后三天、半个月、一个月、三个月分别探查腹腔,见残脾均成活,断面愈合良好。结论:电凝刮汲法脾部分切除术经实验与临床应用,止血效果良好,方法简便、安作、实用。  相似文献   
80.
重视梗阻性黄疸时胆汁酸的毒性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