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内科学   25篇
综合类   4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机械通气在急性左心衰抢救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左心衰竭是指各种诱发因素引起左心泵血功能急速下降或左心负荷突然加重,使肺循环压力急剧升高而出现以急性肺水肿为特征的一种临床病理生理综合征。严重的急性左心衰(肺水肿)发展迅速可导致心源性休克,死亡率极高,其病理生理过程复杂,可造成组织氧输送严重障碍而危及生命。抢救是否及时、合理与预后密切相关。传统的方法是吸氧、利尿、使用血管扩张剂和洋地黄类正性肌力等药物治疗。机械通气能减少急性左心衰的肺水肿程度并改善氧在肺的弥散功能。本研究在传统治疗基础上应用机械通气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2.
经桡动脉介入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AMI发病时间在12h以内的患者66例,血流动力学稳定、桡动脉搏动良好、Allen's试验阳性患者,用单盲法随机分为两组:经桡动脉介入组33例、经股动脉介入组33例。结果PCI总成功率为100%,桡动脉组插管成功率为96.6%(29/30),其中1例因导管不能到位改为股动脉入径。股动脉组插管成功率为100%,两组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罪犯血管最终开通率(TIMI 3级)挠动脉组为92.6%(28/30),股动脉组为93.6%(34/36),两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桡动脉组为(43.8±19.6)min,股动脉组为(45.6±18.6)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桡动脉途径急诊PCI治疗AMI是一种安全、有效、更容易被患者接受的方法,对血流动力学稳定、Allen试验阳性、桡动脉搏动良好患者可首选。  相似文献   
73.
探讨安心颗粒联合GPⅡb/Ⅲa受体抑制剂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AMI)介入治疗患者的临床疗效。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方法,将120例病例来自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科住院AMI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PCI术前30 min均给予盐酸替罗非班,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PCI术前和术后均给予安心颗粒。于术后6 h检测组织因子、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术后4周观察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和出血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显示,术后6 h,治疗组患者组织因子、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患者术后90 min的心肌缺血状态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术后4周治疗组患者的中医临床证候学表现尤其是自汗乏力症状的改善更为显著(P<0.05),2组病人均未发生出血并发症和血小板减少症。研究表明安心颗粒联合替罗非班可显著提高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其内皮功能,并且没有增加出血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74.
心房颤动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是造成患者残疾、死亡及增加社会医疗负担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体表心电图作为一个简单、快捷、无创的心房颤动诊断工具,能及时、简便地检测心房颤动的发展变化。f波是体表心电图捕捉到的细小波动,是诊断心房颤动的心电图依据之一,其振幅能很好地反映心房颤动患者的心房功能,有助于降低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率。本文主要综述了体表心电图f波振幅形成相关机制及其在心房颤动诊断、导管消融术、药物研究中的应用,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心房颤动的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75.
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SAP)和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种异质性较强的急性冠脉综合征 ,极易发展成AMI或猝死〔1〕。对UAP患者的肌钙蛋白Ⅰ (CTnⅠ )检测能更好地对UAP病情进行监测 ,指导临床诊治 ,减少心脏事件发生。本文通过对部分UAP患者、SAP患者及健康人血清CTnI,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 (CK MB)的定量测定 ,以探讨CTnⅠ在UAP诊断及预后的意义。1 资料及方法1 1 对象 :(1)患者组 :按WHO1979年的冠心病分型诊断标准 ,将住院患者分成 2组 :①UAP组 :38例 ,男 2 5例 ,女 13例 ,年龄 …  相似文献   
76.
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径路行冠脉造影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对48例临床疑诊为冠心病的患者行经桡动脉径路冠脉造影术。结果成功46例;失败2例,其中1例为穿刺失败,1例为桡动脉走行畸形所致。所有病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经桡动脉径路行冠脉造影具有止血容易、病人术后无须长时间卧床和并发症少的优点,操作成功率高,临床应用安全。  相似文献   
77.
78.
目的通过比较不稳定型心绞痛痰瘀证三个不同的证型冠脉斑块血管内超声的显像特点,并以此来分析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痰瘀证不同证型的区分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确诊为不稳定型心绞痛且中医诊断为痰证、瘀证及痰瘀互结证人群血管内超声结果并结合患者一般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研究。结果共纳入的患者数为56例,36例为男性,20例为女性,其中包括痰证患者18例,瘀证患者20例,痰瘀互结证18例。在人口特征和临床特征方面,三组不同证型患者未表现出明显的差异。痰瘀互结证组患者的血管外弹力膜面积、斑块面积和平均血管直径均大于瘀证组患者,同时均大于痰证组患者(P值均小于0.05);而瘀证组患者大于痰证组患者(P值均小于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痰瘀互结证组患者的斑块负荷大于痰证组患者和瘀证组患者(P值均小于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痰证组患者与瘀证组患者比较无明显差异(P=0.14);痰证组患者的最大斑块厚度小于痰瘀互结证组患者和瘀证组患者(P值均小于0.05),而瘀证组患者和痰瘀互结证组患者比较无明显差异(P=0.3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最小管腔面积、脂质池面积、脂质池面积/斑块面积、斑块最小厚度、斑块纤维帽厚度、斑块偏心指数、平均管腔直径及重构指数相关方面三组人群结果无明显差异(P均大于0.05)。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痰瘀互结证患者的不稳定斑块面积、血管外弹力膜面积和平均血管直径最大,痰证患者最小,瘀证患者居中;痰瘀互结证患者的斑块负荷大于痰证患者和瘀证患者;同时痰证患者的斑块最大厚度小于瘀证患者和痰瘀互结证患者。这一结果有助于不稳定心绞痛痰瘀证不同证型的实验室鉴别。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水化对老年人群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造影剂肾病的保护作用.方法:92例患者随机分为大剂量强化治疗组、常规剂量组、空白对照组,3组患者在水化治疗的基础上,大剂量强化治疗组及常规剂量治疗组入院后分别给予阿托伐他汀口服80 mg、20 mg,急诊PCI术后3 d内分别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40 mg/d、20 mg/d口服;空白对照组:在术前未给予他汀类药物.分别测定并比较3组患者术后24,72 h的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内生肌酐清除率(Ccr)以及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率.结果:术后24 h与术前相比:对照组、常规剂量组BUN、Scr和Ccr均显著升高(P<0.05),大剂量强化治疗组BUN、Ccr升高不显著(P>0.05),仅Scr有轻度升高(P<0.05),且Scr比其余两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2 h各组BUN、Scr和Ccr均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结论: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水化对老年急诊PCI术后造影剂肾病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0.
何贵新  谭炜 《微创医学》2012,7(4):350-354
目的探讨靶血管局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冠脉介入(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PCI)术后心肌灌注的影响。方法行急诊PCI术、并行血栓抽吸术的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男性116例,女性32例,平均年龄(59.7±22.8)岁。冠脉造影前,经动脉鞘取血3 mL;PCI术前,采用Export XT血栓抽吸导管在靶血管内抽吸血栓、过滤栓子等成分,分离血清备用。按照常规方法植入支架。主要终点为术后心肌呈色分级,次要终点为ST段回落幅度。血清TNF-α采用ELISA法检测。结果 MBG 0~1级患者局部TNF-α浓度为(340.7±55.4)pg/L,MBG 2级为(207.5±42.1)pg/L,MBG 3级为(137.3±33.2)pg/L,差异有显著性(P=0.00)。ST段回落≥70%患者局部TNF-α浓度为(159.2±52.4)pg/L,ST段回落<70%为(308.6±43.9)pg/L,差异有显著性(P=0.00)。外周动脉血中的TNF-α浓度与MBG分级、ST段是否完全回落没有显著相关(P>0.05)。Logistic回归显示,TNF-α最高四分位区间是心肌灌注不良的唯一预测因子,与最低的四分位区间相比,发生心肌灌注不良的几率增加2.1倍(95%置信区间:1.17~7.8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靶血管局部TNF-α浓度升高与急诊PCI术后心肌灌注不良有关,全身的TNF-α浓度对术后心肌灌注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