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内科学   25篇
综合类   4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心房颤动(AF)是最常见、最普遍的心律失常,被称为21世纪的心血管流行病,目前没有治愈AF的方法。AF的最大风险是血栓形成并脱落,造成人体重要部位,特别是脑部血管的堵塞,引发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是AF的主要严重并发症,与其他类型的脑卒中相比,心源性脑卒中发病更急、瘫痪的程度更重、住院治疗的周期更长、复发率和病死率更高,造成患者生活质量差,经济负担重。研究表明90 %以上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栓子来源于左心耳。随着现代生物医学技术的创新发展,经皮左心耳封堵术的获益得到肯定,作为一种可替代的,特别是对于不适合口服抗凝药物治疗患者有了非药物性介入的治疗方法。本文对左心耳封堵术在AF的现代化应用进行阐述,详细介绍用左心耳封堵器的发展、国内外各类封堵器的优劣及其创新应用,为AF的临床治疗选择提供科学依据,为推动AF患者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2.
静脉溶栓疗法可有效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的死亡率。本研究旨在探讨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前后Q—Td变化与恶性心律失常、猝死的关系,及对急性心肌梗死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63.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SAP)和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种异质性较强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极易发展成AMI或猝死[1].对UAP患者的肌钙蛋白Ⅰ(CTn Ⅰ)检测能更好地对UAP病情进行监测,指导临床诊治,减少心脏事件发生.本文通过对部分UAP患者、SAP患者及健康人血清CTnI,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定量测定,以探讨CTnⅠ在UAP诊断及预后的意义.  相似文献   
64.
目的 观察卡维地络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影响.方法 74例UAP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34例、卡维地络治疗组40例,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观察用药前后血ET、NO和CGRP浓度的变化.结果 UAP患者NO和CGRP浓度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ET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卡维地络组患者用药后与常规治疗组比较,ET水平降低,NO和CGRP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常规治疗组与卡维地络治疗组治疗后血NO、CGRP浓度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常规治疗组治疗前后血ET浓度无显著性变化(P>0.05),而卡维地络治疗组血ET浓度显著下降(P<0.01).结论 卡维地络能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严重狭窄的冠心病患者(CAD)冠状动脉侧支循环(CCC)形成与临床意义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的方法,按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为3组:A组狭窄90%~94%,B组狭窄95%~99%,C组狭窄100%。采用Rentrop标准评价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并对照分析侧支循环形成的良好率,将106例患者分为CCC形成组与无CCC形成组;CCC按Werner冠状动脉侧支连接(CC)标准评价CCC功能,分为CC 0级、CC 1级、CC 2级3组,比较分析106例冠状动脉严重狭窄CAD患者、160支冠状动脉CCC形成和功能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C组侧支循环良好率高于A与B组(P<0.05),B组侧支循环良好率高于A组(P<0.05);CCC形成组与无CCC形成组患者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吸烟比例、心肌梗死(MI)、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CCC形成患者中,CC 2级组血清HDL-C最高、LDL-C最低,CC 0级组血清HDL-C水平最低、LDL-C最高(P<0.05)。结论在严重狭窄冠状动脉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是CCC形成与功能的主要影响因素,良好CCC形成比例随着狭窄程度加重而升高;在冠状动脉严重狭窄的CAD患者,血清HDL-C及LDL-C水平与CCC的形成无关;但与CCC功能有关,HDL-C水平高者CCC功能好,而LDL-C水平高者则CCC功能差。  相似文献   
66.
目的 对气道狭窄患者于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行气道内支架成形术的临床应用进行评估.方法 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对36例气道狭窄合并严重气促患者行气道内支架成形术,观察治疗前后患者气道直径、气促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 36例均获成功,支架留置后患者气促立即改善,气道直径由(5.36±1.76)胁扩大为(11.66±2.48)mm(P<0.01).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内支架成形术能显著提高气道狭窄患者的生活质量,气管支架置入术是治疗重症气道狭窄的有效方法,可在有条件的单位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芪参益气滴丸含药血清对缺氧/复氧H9C2心肌细胞KATP通道开放及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9C2心肌细胞随机分为5组,即A:H9C2细胞组,B:H9C2细胞+H2O2模型组,C:H9C2细胞+H2O2模型+芪参益气组,D:H9C2细胞+H2O2模型+芪参益气+PI3K/AKT信号通路阻...  相似文献   
68.
69.
目的 基于血管内超声技术探讨痰瘀毒证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斑块分布特点,为急性不良心血管事件的辨证论治提供临床证据。方法 选取不稳定性心绞痛且行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患者,将其分为痰阻心脉证、气滞血瘀证、痰瘀互结证和瘀毒互结证。结果 共纳入患者168例,其中痰阻心脉证43例、气滞血瘀证38例、痰瘀互结证42例和瘀毒互结证45例。瘀毒内蕴组斑块的斑块负荷、脂质池面积及血管外弹力膜面积最大(P<0.05),痰阻心脉组斑块面积、斑块负荷、血管外弹力膜面积、斑块最大厚度、平均血管直径和最小管腔面积最小(P<0.05),气滞血瘀组斑块纤维帽厚度最大且其脂质池占斑块面积比最小(P<0.05)。结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瘀毒内蕴证患者冠状动脉斑块多以斑块负荷高、脂质池面积大、脂质池面积占斑块面积比多及纤维帽薄为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70.
何贵新  谭炜 《微创医学》2012,7(4):350-354
目的探讨靶血管局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冠脉介入(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PCI)术后心肌灌注的影响。方法行急诊PCI术、并行血栓抽吸术的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男性116例,女性32例,平均年龄(59.7±22.8)岁。冠脉造影前,经动脉鞘取血3 mL;PCI术前,采用Export XT血栓抽吸导管在靶血管内抽吸血栓、过滤栓子等成分,分离血清备用。按照常规方法植入支架。主要终点为术后心肌呈色分级,次要终点为ST段回落幅度。血清TNF-α采用ELISA法检测。结果 MBG 0~1级患者局部TNF-α浓度为(340.7±55.4)pg/L,MBG 2级为(207.5±42.1)pg/L,MBG 3级为(137.3±33.2)pg/L,差异有显著性(P=0.00)。ST段回落≥70%患者局部TNF-α浓度为(159.2±52.4)pg/L,ST段回落<70%为(308.6±43.9)pg/L,差异有显著性(P=0.00)。外周动脉血中的TNF-α浓度与MBG分级、ST段是否完全回落没有显著相关(P>0.05)。Logistic回归显示,TNF-α最高四分位区间是心肌灌注不良的唯一预测因子,与最低的四分位区间相比,发生心肌灌注不良的几率增加2.1倍(95%置信区间:1.17~7.8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靶血管局部TNF-α浓度升高与急诊PCI术后心肌灌注不良有关,全身的TNF-α浓度对术后心肌灌注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