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内科学   25篇
综合类   4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目的 探讨岭南地区冠心病患者中医分型血管内超声显像特点,为冠心病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对确诊为冠心病,中医诊断为痰浊闭阻型胸痹(27例),气虚血瘀型胸痹(22例),将其血管内超声结果结合患者一般情况按中医诊断型别进行分析对比。 结果 在冠心病分型方面,两个纳入中医症型患者的患病主要类型均为心肌梗死、心绞痛、缺血性心肌病,其中气虚血瘀型患者心绞痛患病所占比例显著高于痰浊闭阻型患者(P<0.05),而痰浊闭阻型患者心肌梗死所占比例显著高于气虚血瘀型(93% vs 64%,P<0.01)。痰浊闭阻型胸痹组的血管外弹力膜面积显著大于气虚血瘀型[(16±3)mm2 vs (13±3)mm2,P<0.05];痰浊闭阻型胸痹组的斑块面积显著大于气虚血瘀型胸痹组[(11±3)mm2 vs (9±3)mm2,P<0.05]。而在斑块负荷、斑块纤维帽厚度、脂质池面积、平均血管直径、斑块偏心指数、斑块厚度和斑块钙化类型相关方面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提示在斑块面积方面是痰浊闭阻型胸痹患者的独立相关因素(P<0.01)。 结论 痰浊闭阻型胸痹患者以斑块面积大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溶栓前、后血清神经肽γ(NPY)、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测定108例健康人和171例AMI患者溶栓前及溶栓后1、2、3、24、48和72 h血清中NPY、NO、SOD和MDA的含量。结果:与健康人比较,溶栓前患者NPY和MDA含量升高,NO和SOD含量降低(P<0.05)。溶栓后1~3 h的再通组与溶栓前及未通组比较,NPY和MDA含量更高,而NO和SOD含量更低(P<0.01)。再通组的NPY和MDA高峰和NO和SOD的低谷均出现在溶栓后2 h。溶栓24 h后再通组NPY和MDA含量下降,而NO和SOD含量升高(P<0.05),其变化幅度大于未通组(P<0.01)。结论:AMI溶栓1~3 h内NPY和MDA明显升高,NO和SOD明显下降,可能与溶栓后早期内皮功能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53.
何贵新 《内科》2007,2(4):487-489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溶栓前后血清神经肽Y(NPY)、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测定108例健康人和171例AMI患者溶栓前及溶栓后1、2、3、24、48和72h血清中NPY、NO、SOD和MDA的含量。结果与健康人比较,溶栓前患者NPY和MDA含量升高,NO和SOD含量降低(P<0.05)。溶栓后1~3h的再通组与溶栓前及未通组比较,NPY和MDA含量更高,而NO和SOD含量更低(P<0.01)。再通组的NPY和MDA高峰出现在溶栓后2h,而NO和SOD的低谷恰好也出现在溶栓后2h。溶栓24h后再通组NPY和MDA含量下降,而NO和SOD含量升高(P<0.05),其变化幅度大于未通组(P<0.01)。结论AMI后溶栓1~3h内NPY和MDA明显升高,NO和SOD明显下降,可能参与溶栓后早期内皮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54.
动脉粥样硬化和再狭窄的发病机制是血管内皮损伤,而在内皮的结构和功能损伤的修复过程中,血管内皮生成因子作用非常重要,本文从5个方面综述目前中医药干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相似文献   
55.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无复流现象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急性心肌梗死(AMI)再灌注治疗包括溶栓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目前普遍应用于临床,主要是开通梗死相关动脉,使缺血心肌得到充分再灌注,保护心脏功能.但临床上却发现,有些病例虽然冠脉造影显示心外膜血管已开通,但前向血流无或缓慢,使心肌组织无灌注或灌注不良,即为"无复流"(non-reflow).目前PCI广泛应用于冠心病(CHD)的临床治疗,尽管取得很好的临床疗效,仍有一部分发生"无复流",是PCI的严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56.
心房颤动(AF)是最常见、最普遍的心律失常,被称为21世纪的心血管流行病,目前没有治愈AF的方法。AF的最大风险是血栓形成并脱落,造成人体重要部位,特别是脑部血管的堵塞,引发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是AF的主要严重并发症,与其他类型的脑卒中相比,心源性脑卒中发病更急、瘫痪的程度更重、住院治疗的周期更长、复发率和病死率更高,造成患者生活质量差,经济负担重。研究表明90 %以上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栓子来源于左心耳。随着现代生物医学技术的创新发展,经皮左心耳封堵术的获益得到肯定,作为一种可替代的,特别是对于不适合口服抗凝药物治疗患者有了非药物性介入的治疗方法。本文对左心耳封堵术在AF的现代化应用进行阐述,详细介绍用左心耳封堵器的发展、国内外各类封堵器的优劣及其创新应用,为AF的临床治疗选择提供科学依据,为推动AF患者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7.
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能显著抑制细胞凋亡、调节细胞自噬,但具体机制尚不明确.近期研究发现miR-155介导PI3K/mTOR信号通路的激活在诱导细胞自噬发生方面发挥了调控作用.前期研究发现中药复方芪参益气滴丸联合外泌体能显著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及调控巨噬细胞表型、改善炎性微环境,且细胞实验证实...  相似文献   
58.
目的:观察冠脉血栓形成的中医体质特点,为早期防治冠脉血栓形成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将冠脉造影明确为冠心病的患者根据造影结果分为2组。冠脉血栓形成组32例,无冠脉血栓形成组68例。观察2组体质分布特点、冠脉病变积分及血栓素B2(TXB2)、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结果:冠脉血栓形成组以瘀血质、痰湿质多见,而无冠脉血栓形成组以气虚质、气郁质、阴虚质多见(P0.01);冠脉病变积分在瘀血质、痰湿质、气虚质、气郁质、阴虚质中存在明显差异,瘀血质痰湿质气虚质、气郁质、阴虚质(P0.01)。TXB2、vWF比较,瘀血质痰湿质气虚质、气郁质、阴虚质(P0.05,P0.01)。结论:冠脉血栓形成的体质以痰湿质、瘀血质多见,痰湿质、瘀血质之人易处于高凝状态,容易形成血栓。  相似文献   
59.
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是导致国民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狭窄或心肌梗死等因素引起的心肌细胞缺血缺氧导致细胞损伤坏死及凋亡,导致心肌纤维化,影响心脏功能及患者的生命质量。减少心肌细胞的凋亡,抑制心肌纤维化和促进心肌细胞的再生对于维持心脏正常形态及功能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研究的进展,科学家们发现Hippo通路在心肌细胞修复及再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全文通过对Hioop信号通路各因子在心肌细胞修复及再生中所发挥的调控作用及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0.
静脉溶栓疗法可有效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的死亡率。本研究旨在探讨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前后Q—Td变化与恶性心律失常、猝死的关系,及对急性心肌梗死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