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16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35篇
综合类   82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 本文介绍在全胃切除后应用间置空肠一层缝合法重建消化道的技术方法与可行性。方法 在全胃切除术间置空肠一层间断全层缝合法重建食管空肠吻合口和空肠空肠吻合口。结果 对 3 4例全胃切除患者采用间置空肠一层间断全层缝合法重建消化道。所有患者均顺利康复 ,无吻合口瘘、梗阻或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全胃切除术后在间置空肠中采用一层间断全层缝合法重建消化道吻合口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62.
目的 探讨胃底贲门癌患者的手术方式及行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的重建方式。方法 总结本院1999年3月~2002年7月间采用经腹全胃切除、保留幽门环间置空肠重建消化道手术的17例胃底贲门癌患者的l临床资料。结果 无手术死亡,无吻合口瘘及狭窄。全组患者均治愈出院。术后半年每顿进食200~300g,每日进餐3~4次,餐后无胸骨后灼痛,无胆汁返流性食道炎,无排空障碍。全组患者均无贫血,体重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 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行全胃切除、保留幽门环间置空肠重建消化道冶疗胃底贲门癌能起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3.
光化学作用增强阳离子聚合物介导EGFP转染结肠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光化学基因转染技术对阳离子聚合物介导目的DNA转染结肠癌细胞效率的影响.方法以结肠癌细胞SW480、HT29为靶细胞,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光敏剂TPPS2a的胞内分布,MTT法观察基于TPPS2a的光化学作用对结肠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同时以阳离子聚合物PEI为DNA载体,EGFP质粒为目的DNA,通过流式细胞技术对比观察光化学作用对阳离子聚合物介导EGFP质粒转染结肠癌细胞的影响.结果TPPS2a在2种结肠癌细胞系呈颗粒状分布于细胞质;基于TPPS2a的光动力效应对结肠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随光照剂量增大而逐渐加大,SW480细胞取得IC50的光照时间为约6 min,而HT29取得IC50的光照时间为约12 min;与单纯质粒转染组和阳离子聚合物转染组相比,光化学作用可将阳性细胞率分别提高至(29.61±1.15)(SW480细胞)和(23.47±0.62)(HT29细胞)(P<0.05).结论TPPS2a的胞内分布与内吞密切相关;基于TPPS2a的光化学细胞毒性作用呈剂量依赖性;与单纯质粒转染组和阳离子聚合物转染组相比,光化学作用可明显提高阳离子聚合物介导转染目的DNA的阳性细胞率.  相似文献   
64.
目的 探讨颈部小切口行甲状腺叶切除术的临床经验和注意事项。方法 在颈前部做一微小切口,显露甲状腺组织,在超声刀辅助下行甲状腺叶切除术。结果 本组52例,切口长2cm~4cm,手术时间30min~120min(平均41min),术中出血量极少;术后无声音嘶哑、继发性出血等并发症;切口一期愈合;于术后第3d~5d痊愈出院,住院时间4d-7d。结论 采用小切口行微创甲状腺切除术具有切口小、出血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内镜辅助下胸骨切迹上小切口施行甲状腺微创手术的优缺点及适应症的选择。方法经颈前胸骨切迹上小切口,在内窥镜和超声刀辅助下行甲状腺叶切除术。结果本组共完成38例手术,切口长1.5—3cm,手术时间35~120min(平均45min),术中出血量极少。所有患者均无声音嘶哑、继发性出血或血肿等并发症,切口一期愈合,无不良反应。于术后第3—6d痊愈出院,住院时间5~9d。结论采用颈前胸骨切迹上小切口,在内窥镜和超声刀辅助下行微创甲状腺叶切除术具有切1:7小、出血少等优点,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6.
目的了解结肠癌患者循环肿瘤细胞(CTCs)与临床病理分期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Cell Search技术检测未经治疗的结肠癌患者外周血中CTCs数量,并观察与临床病理分期的相关性。结果在32例首诊为结肠癌患者中,术前外周血检出CTCs阳性13例,阳性率40.6%;CTCs阳性率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神经侵犯无关;与结肠癌浸润深度、TNM分期、脉管侵犯相关(P<0.05),TNM分期高(Ⅲ+Ⅳ)患者的CTCs阳性率显著高于TNM分期低(Ⅰ+Ⅱ)患者(P<0.05)。结论结肠癌患者外周血中检测到CTCs,提示其临床病理分期也可能较差。  相似文献   
67.
目的 探讨需肌醇酶1(IRE1)介导的内质网应激肝细胞凋亡途径在暴发性肝功能衰竭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共60只,暴发性肝功能衰竭模型组30只腹腔注射D-氨基半乳糖(D-GalN)+脂多糖(LPS),对照组30只腹腔注射0.9%氯化钠溶液,应用流式细胞技术观察两组大鼠肝细胞凋亡情况,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及RT-PCR法动态观察肝组织中Caspase-12、IRE1蛋白及mRNA表达情况.多个独立样本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同一时间点两两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秩相关.结果 模型组2、4、8和12h肝细胞凋亡率随着给药时间延长呈上升趋势(x2=25.475,P<0.01),明显高于对照组(U=0,P<0.01);模型组随着给药时间的延长肝细胞胞质Caspase-12、IRE1α蛋白表达增多,对照组无表达;模型组Caspase-12、IRE1α mRNA表达随着给药时间的延长而增加,8h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各时间点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23.983,x2=24.820;均P<0.01),明显高于对照组(U =0,P<0.01);IRE1与Caspase-12、细胞凋亡率均呈正相关(r=0.733,P<0.01;r=0.715,P<0.01),Caspase-12与肝细胞凋亡率呈正相关(r=0,586,P<0.01).结论 IRE1介导的内质网应激肝细胞凋亡与暴发性肝功能衰竭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早期干预内质网应激途径对防治肝功能衰竭可能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8.
目的了解医院5年来临床分离的主要病原菌构成变化,并对其耐药性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性提供参考。方法对2005-2009年临床所分离的主要病原菌构成比及药敏率分别进行统计。结果大肠埃希菌(ECO)在5年的分离构成中一直居于首位,铜绿假单胞菌(PAE)位居第2,除了2009年肺炎克雷伯菌(KPN)超过凝固酶阴性葡萄球(CNS),其他年份均位于第3位、金黄色葡萄球菌(SAU)位于第5位;ECO和PAE的耐药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其中多药耐药菌分离率从2005年的2.0%、1.4%分别升高至2009年的10.6%、13.2%,在金黄色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分离的比例越来越高,由11.5%上升至50.2%。结论 5年来主要病原菌的构成比虽然有所波动,但总体上较为稳定;耐药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这可能与广谱抗菌药物持续使用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69.
目的 分析老年人肺癌恶性胸腔积液和肺炎旁胸腔积液中叉头基因FoxM1的基因表达,寻找对于胸水良恶性的鉴别具有诊断意义的基因标志物.方法 分别收集15例老年肺炎患者旁胸腔积液(A组)和21例老年肺癌患者(15例为腺癌,5例为鳞癌,1例为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B组),分别提取各组标本总RNA,再经过逆转录得到c-DNA,通过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分析各组胸腔积液中叉头基冈FoxMl的基因表达差异.结果 B组FoxM1基因平均相对含量明显高于A组(925.014±103.999) vs(244.354±43.429),P<0.01).结论 FoxM1的基因表达量在老年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组中明显高于老年肺炎旁胸腔积液组,对胸水良恶性的鉴别具有重要诊断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0.
由于世界范围内微生物的耐药性发展迅速,难治性的感染性疾病不断增多,目前迫切需要新的针对耐药微生物的治疗方法。光动力抗微生物化学疗法是基于光动力疗法的原理,通过光激活光敏剂以杀灭微生物的一种新的抗感染方式。这种治疗方式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治疗难治性感染性疾病的新策略。本文为光动力抗微生物化学疗法对体内感染,尤其是难治性微生物感染研究的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