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5篇
综合类   44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58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体质指数与结肠癌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与目的:肥胖被证实为增加结直肠癌的重要因素。有研究表明,无论对于男性还是女性,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都与结肠癌的发病率有密切关系。因此,本研究探讨BMI与我国结肠癌发病的关系。为结肠癌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707例首次确诊的结肠癌患者和709名健康人的BMI情况,比较两组人群BMI的情况。结果:首次确诊的结肠癌患者平均BMI为(24.52±4.56)kg/m^2,健康对照人群平均BMI为(23.75±3.14)kg/m^2,结肠癌患者的BMI明显高于健康对照人群(t=-3.72,P〈0.001)。根据性别和年龄的不同进行分组后,可以看出结肠癌患者的BMI比健康对照组高。logistic回归分析,BMI的升高是结肠癌发生的危险因素,OR值为1.059(95%CI。1.029~1.090)。结论:汉族人结肠癌的发生与BMI有关。  相似文献   
62.
目的 探索有效、可行的大肠癌患者家族史筛检策略.方法 制定筛检表格、专人筛检及优化问诊策略等方式,采取与常规病历对照的方法,分析本筛检策略的应用效果.结果 通过应用本筛检策略,大肠癌患者肿瘤家族史的筛检阳性率提高了85.4%,比常规方法多检出患癌家族成员99人次,其中胃肠肿瘤亲属40人次.结论 通过应用有效的筛检策略能有效提高大肠癌患者家族史筛检阳性率,为遗传性肠癌的精准治疗提供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63.
胃肠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化疗后穿孔常发生在化疗早期,而全程化疗后4个月穿孔比较少见,现报道一例如下。  相似文献   
64.
对1例主诉为“排黏液血便15个月”的晚期直肠癌患者其不同病程阶段的诊治过程进行分析讨论.患者首次入院因直肠癌(ⅢC期)行根治性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术后经多学科团队讨论,认为其局部复发的风险远低于远处转移,仅予以术后化疗,未行放疗。1年后发现肝转移,遂行肝左外叶切除.并予伊立替康联合卡培他滨化疗;2年后,再次出现肺转移,行胸腔镜下右肺楔形切除.术后予卡培他滨单药化疗。患者无瘤生存29个月.最终死于心肌梗死。  相似文献   
65.
目的:通过研究结直肠癌单个转移的淋巴结分布情况及其在预后中的作用,探讨淋巴结转移规律及转移位置的预后评估价值.方法:收集分析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993年2月~2008年6月行根治性手术且术后常规病理检测只有一个淋巴结转移结直肠腺癌患者资料.结果:共收集病例263例,单个淋巴结跳跃转移率35%.淋巴结转移分布影响因素多...  相似文献   
66.
背景 个体健康信念特征的正确有效评价是对其进行有效干预的前提,国内已发展了对高血压、乳腺癌等疾病的健康信念水平评价的成熟量表,结直肠癌作为一种常见、国家重点防控的恶性肿瘤,暂无信效度较好且成熟的关于结直肠癌健康信念的中文评估量表。目的 引进并汉化结直肠癌健康信念量表,并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探索其在中国人群中的适用性,以提供测量中国人群结直肠癌健康信念的有效工具。方法 采用Brislin翻译模式进行正译和回译结直肠癌健康信念量表;通过专家组讨论和预调查对翻译的量表进行跨文化调适,形成中文版量表初稿。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7年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结直肠科住院的患者亲属200例进行调查,评价量表信效度。结果 中文版结直肠癌健康信念量表包含6个维度,分别为感知到结直肠癌的易感性、感知到罹患结直肠癌的严重性、感知到接受结直肠癌筛查的益处、感知到接受结直肠癌筛查的障碍、健康动力和接受结直肠癌筛查的自我效能,共36个条目。总分与各条目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349~0.726,量表内容效度指数(S-CVI)为0.98,各条目内容效度指数(I-CVI)为0.84~1.00。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出了6个公因子,能够解释总变异的66.645%,且各条目在其公因子上的载荷值均>0.400。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848,Cronbach's α系数为0.881,量表6个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01~0.944。结论 中文版结直肠癌健康信念量表适用于我国文化背景,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相似文献   
67.
结直肠间质瘤的临床特点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结直肠间质瘤的临床特点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我院37例大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病理特点重新复核并进行随访,分析其临床特点与预后的相关。结果:中位生存时间为66.7个月,术后2年生存率为83.3%,5年生存率为 44.1%。原发灶肿瘤完全切除术患者的生存率与其肿瘤大小、肿瘤性质(恶性程度)、手术方式、术后(格列卫)辅助治疗和术后复发转移有关;但多因素的Cox回归分析显示,术后生存率仅与肿瘤大小、肿瘤性质和复发转移相关(P<0.05)。结论:结直肠间质瘤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其原发灶肿瘤大小及肿瘤性质是影响预后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68.
目的 探讨血管侵犯与结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行根治性手术的结肠癌患者共136例,将入选病例的病理蜡块重新切片进行血管侵犯的检测.血管侵犯的部位分为壁内血管侵犯、壁外血管侵犯和壁内外血管均侵犯;血管侵犯的程度分为V0:无血管侵犯,V1:1~3条血管侵犯,V2:4~6条血管侵犯,V3:>6条血管侵犯,分析其与术后复发转移的关系.结果 平均每例患者送检蜡块数为3.6块,全组血管侵犯阳性率为43.4%.术后总的复发转移率为23.5%,其中伴有血管侵犯组为40.7%,无血管侵犯组为10.4%.血管侵犯是结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P=0.001),壁内血管侵犯、壁外血管侵犯、壁内外血管均侵犯3组术后复发转移率分别为35.0%,41.7%,46.7%,均高于无血管侵犯组(均P<0.05),但3组间术后复发转移率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V1,V2,V3血管侵犯术后复发转移率分别为29.2%,42.9%,57.1%,均高于V0,且V3组术后复发转移率较V1组高(均P<0.05).结论 血管侵犯是结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血管侵犯越严重,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机会越高.  相似文献   
69.
[摘要]目的 通过检测大肠癌患者离体肿瘤组织TP和DPD,分析TP/DPD比率与卡培他滨化疗毒性的关系。方法 收集了符合入选条件的大肠癌患者33例,取患者肿瘤组织石蜡切片,分别行TP和DPD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判断根据免疫组化1-4评分法进行评分。根据TP/DPD比率的中位数,分为高TP/DPD比值组和低TP/DPD比值组。患者术后2~3周开始卡培他滨化疗,监测卡培他滨化疗毒性,分析患者化疗毒性同其TP/DPD比率的关系。结果 高TP/DPD比值组与低TP/DPD比值组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高TP/DPD比值组内患者之间不良反应的大小与TP/DPD比值高度相关。结论 TP/DPD比率与卡培他滨的化疗毒性高度相关,TP/DPD比率高的患者易出现毒副反应,且出现严重毒副反应的机会大;TP/DPD比率低的患者较少出现毒副反应,且出现毒副反应的程度轻。  相似文献   
70.
多种化疗药物可以引起手足综合征,如多柔比星脂质体、5fu、卡培他滨等。随着新一代嘧啶类化疗药物如卡陪他滨,作对于大肠癌,胃癌,乳癌,疗效肯定,骨髓毒性轻, 耐受性良好,但同时也有发生率在30%以上的手足综合征和腹泻等不良反应。手足综合征的发病逐渐增多,但目前手足综合征的相关文献虽然没有统一的解释和治疗,但也越来越趋向统一的病因学解释和规范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