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2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40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5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3篇
内科学   26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2篇
综合类   71篇
预防医学   32篇
药学   59篇
中国医学   73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目的 :研究CDKN2 /p16基因缺失和蛋白丢失在非小细胞肺癌、食管癌、胃癌、乳腺癌 4种原发恶性肿瘤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多重PCR技术对 68例 (非小细胞肺癌 3 1例 ,食管癌 15例 ,胃癌 13例 ,乳腺癌 9例 )原发肿瘤组织标本进行CDKN2 /p16基因第一、第二外显子纯合缺失和p16蛋白表达丢失分析研究。结果 :第一或 (和 )第二外显子总缺失率为 13 .2 % ( 9/68) ,蛋白丢失率为 44% ( 3 0 /68) ,不同肿瘤组织标本的p16基因缺失率和蛋白丢失率差别很大。结论 :CDKN2 /p16基因是重要的多肿瘤抑制基因 ,在不同肿瘤组织中其失活方式不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62.
花椒及其混淆品的rDNA ITS区序列分析与鉴别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研究不同居群的花椒及其混淆品的rDNA ITS区碱基序列的特征及其差异,为花椒的鉴别提供可靠的分子标记。方法运用PCR产物直接测序和克隆测序法对甘肃、陕西、四川、河北等7个花椒居群及3个混淆种的rDNA ITS区(包括ITS1,5.8S,ITS2)碱基序列进行序列测定。结果首次报道花椒ITS区的碱基序列,序列总长度为619-620 bp,长度变异较少,与混淆种长度仅相差4 bp。花椒各居群中,rDNA ITS区碱基序列有15个变异位点、12个信息位点、3个特异性识别位点。与混淆品间的碱基差异则较为显著,多达71个变异位点,有4个花椒特异性识别位点。结论依据花椒ITS区的序列特征可准确鉴别各居群的花椒及其混淆品;亲缘关系密切的花椒居群在地理位置上也非常靠近;rDNA ITS序列特征可作为花椒种内和种间鉴别的有效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63.
球花石斛茎中香豆素类成分的定位与相对定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不同生长年限、不同部位球花石斛 (Dendrobium thyrsiflorum Rchb. f.)茎中香豆素类(coumarins)成分的分布与相对含量变化,为合理评价及利用药用石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技术(laser scanning confocal microscopy, LSCM)观察二月份采收的球花石斛1-3龄茎的基部、中部和顶部的香豆素类成分。所记录数据经正态性、方差齐性检验后进行方差分析(ANOVA),并使用Tukey′s检验作多重比较。结果 香豆素类成分主要分布在球花石斛茎的维管束部位并以维管束外侧纤维的壁较多。统计分析显示香豆素类成分的含量在不同年龄茎的各个部位之间差异极显著或显著,显著值分别为:基部P=0.004(<0.01);中部P=0.009(<0.01);顶部P=0.036(<0.05)。结论若以利用香豆素类成分为目的,建议二月采收时,宜选择2龄茎。  相似文献   
64.
白术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表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有效表征白术挥发油/β-环糊精(β-CD)包合物。方法 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扫描电镜、差热分析、红外光谱等手段,研究白术挥发油/β-CD包合前后理化性状等的变化。 结果 与β-环糊精相比较,包合物在X射线粉末衍射、扫描电镜、差热分析以及红外光谱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白术挥发油/β-CD包合物形成后具有明显的特征,可表征包合的形成,同时为包合物制剂学研究和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5.
正交试验优选白芨多糖硫酸酯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优选白芨多糖硫酸酯化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氯磺酸-吡啶法合成白芨多糖硫酸酯。以取代度和产物量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设计对试剂比例、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进行优选。结果吡啶和氯磺酸比例6∶1,反应温度85℃,反应时间2h为比较适宜的工艺条件。结论白芨多糖硫酸酯化优化的工艺条件方法可行,为进一步扩大试验提供了有价值的参数。  相似文献   
66.
铁皮石斛居群差异的研究ⅡISSR指纹标记方法的建立与优化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目的:针对铁皮石斛ISSR的反应特点,建立稳定可靠的ISSR分子指纹标记反应体系,为进一步研究铁皮石斛的居群差异奠定基础。方法:通过筛选引物并设定影响铁皮石斛ISSR反应的诸因子的不同浓度,检测IS-SR不同反应体系的扩增效果;通过分析非特异性条带的产生原因并进行条件优化,建立铁皮石斛ISSR稳定可靠的反应体系。结果与结论:首次建立了可用于铁皮石斛ISSR-PCR分析的最适宜的反应体系:25μL PCR反应体系中,10×Taq酶配套缓冲液,1.5 U Taq DNA聚合酶,1.2~1.8 mmol.L-1MgCl2,80μmol.L-1dNTP,0.2μmol.L-1引物,DNA模板约20 ng,退火温度52~60℃;实验表明:Taq酶质量、DNA模板品质、退火温度等对ISSR反应结果具有较大影响。所建立的铁皮石斛ISSR反应体系具有标记位点清晰、反应系统稳定、检测多态性能力较强、重复性好等特点,可以较好地应用于铁皮石斛的居群鉴别及居群分子生态的研究。  相似文献   
67.
目的 研究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浆血小板活化因子 (PAF)和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1(sICAM 1)水平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ELISA法和生物学方法分别测定 6 5例老年冠心病 (CHD组 )患者 [2 5例稳定型心绞痛 (SA组 ) ,2 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 (UA组 ) ,19例急性心肌梗塞 (AMI组 ) ]和 32名健康人 (对照组 )血浆PAF和血清sICAM 1水平。结果  ( 1)CHD组PAF和sICAM 1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升高 (P <0 .0 1,P <0 .0 1) ;( 2 )SA组PAF和sICAM 1水平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 3)UA组和AMI组PAF和sICAM 1水平比对照组明显升高 (P <0 .0 0 1,P <0 .0 5 ) ;( 4 )UA组与SA组比较 ,血浆PAF水平明显升高 (P <0 .0 1) ,血清sICAM 1水平升高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 5 )AMI组与SA组比较 ,血浆PAF及血清sICAM 1水平的升高均有明显差异 (P <0 .0 0 1)。结论 PAF及sICAM 1参与老年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过程 ,其测定可作为老年冠心病的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观察的一个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68.
长江中下游地区菱属植物的DNA分子鉴别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保曙琳  丁小余  常俊  沈洁  唐凤 《中草药》2004,35(8):926-930
目的 对野生菱和栽培菱种rDNA ITS片段进行分析,探讨该片段在两大群体中的系统学及鉴别研究意义。方法 对菱的rDNA ITS区进行了PCR扩增、测序,运用clustal、Mega 2.0等软件对ITs区进行序列分析鉴别。结果 获得rDNAI TS1、ITS2和5.8S rDNA完整序列,10个居群菱的ITS1与ITS2序列的长度分别为234~236 bp和220~221 bp,5.8S区均为164bp,不同居群的碱基差异为0.22%~2.94%。变异位点数为16个,信息位点数6个。用NJ法根据ITS序列数据构建系统发生树。结论 尽管菱属各居群间rDNA ITS的差异百分率较小,其亲缘关系较近,但根据ITS序列的特征可以很好地鉴别野生菱、栽培菱,菱属植物有可能都起源于同一种野生类居群。  相似文献   
69.
肺癌组织p16和Rb基因mRNA表达的双重原位杂交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P16和Rb基因在mRNA表达及其与肺癌的关系。方法:制备p16和Rb基因cDNA探针,采用双重原位杂交的方法,地89例肺癌和正常肺组织进行了P16 一Rb基因mRNA表达的定位研究。结果:小细胞肺癌p16mRNA阳性表达率高达82.4%,而非小细胞肺癌阳性率为45.8%,两者差异有显著性。非小细胞肺癌RbmRNA阳性表达率为81.9%,而小细胞肺癌一率仅5.9%,两者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相似文献   
70.
两株内生真菌对菊花抗盐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用NaCl模拟盐胁迫,研究接种内生真菌对菊花抗盐特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试验,以与内生真菌葡萄孢(C1菌株)、球毛壳菌(C4菌株)共生培养的菊花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盐胁迫对不同处理组菊花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各处理组菊花根叶的含水量随着盐分胁迫的加重而降低,接菌处理组的根叶含水量减失程度比对照组小。各处理组SOD酶活力、可溶性蛋白量均随NaCl浓度提高而增加,20 g/L NaCl时均达到最大值,接菌处理组SOD酶活力、可溶性蛋白量高于对照组,C4组高于C1组。POD酶活力均先升高后降低,15 g/L NaCl时各处理组POD酶活力达到最大值,C4、C1组POD酶活力分别比对照组高25.50%、1.35%。15 g/L NaCl处理时,C4组PAL活力约是对照组的7倍。结论内生真菌增加了菊花的抗盐能力,C4组效果好于C1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