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43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65篇
内科学   1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41篇
  1篇
中国医学   61篇
肿瘤学   1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 研究韦格纳肉芽肿病患者血清中抗蛋白酶 3自身抗体的抗原决定簇。方法 应用免疫印记分析法 ,研究在还原和非还原条件下蛋白酶 3的抗原活性。应用竞争性抑制ELISA和免疫印记分析法 ,研究两个抗蛋白酶 3的单克隆抗体HZ1F12和HZ1H3之间 ,及单克隆抗体和 2 2份韦格纳肉芽肿活动期的抗蛋白酶 3血清之间 ,对蛋白酶 3的竞争抑制能力 ,并分析其可能的抗原决定簇。结果 患者血清及单克隆抗体均识别非还原条件下的蛋白酶 3。HZ1F12可以被HZ1H3抑制 74 %。 2 2份血清中 ,10份 (46 % )可以完全或部分被HZ1F12抑制 ,9份 (41% )可以部分被HZ1H3抑制 ,6份 (2 7% )可以被HZ1F12和HZ1H3二者抑制。单克隆抗体也可以明显抑制患者血清的结合能力。结论 韦格纳肉芽肿病自身抗体的抗原决定簇是三维立体构型。单克隆抗体HZ1F12和HZ1H3识别相似或相近的抗原决定簇。韦格纳肉芽肿病患者的抗蛋白酶 3阳性血清识别的抗原决定簇是不一致的。  相似文献   
52.
嗓乐喷雾剂的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真 《中药材》1996,19(9):472-474
实验结果表明:嗓乐喷雾剂能显著增加小鼠气管中的酚红排泄,并能显著抑制氨水所致小鼠咳嗽及抑制巴豆油引起的小鼠耳炎和角叉莱胶所致大鼠关节肿胀。  相似文献   
53.
斑克霜治疗黄褐斑的实验和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斑克霜治疗黄褐斑的实验和临床研究310009浙江中医学院黄真310009浙江省杭州市第三医院许爱娥斑克霜是由血揭、三七、当归、桃仁、川芎、牵牛子、白芷、白附子、白僵蚕等配以天然防晒剂组成的治疗皮肤色素沉着症的中药制剂,经药理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对于黄褐...  相似文献   
54.
运动再学习方法的新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对澳大利亚学者J.Carr的R.Shepherd的《中风病人运动再学习方案》作了简单介绍,并着重介绍此法的新进展--关于上运动神经元损害(upper motor neuron lesion,UMNL)综合征的新见解和临床对策。Carrt等提出,UMNL发生后除表现出阴性特征(无力、丧失灵巧性等)和阳性特征(反射亢进、异常或痉挛性运动模式等)外,还有适应特征,即神经系统、肌肉和其它软组织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55.
目的 分析脑卒中偏瘫患者未受累侧(健侧)上肢在够物动作中的生物力学特性。 方法 选取脑卒中偏瘫患者30例设为患者组,另选取健康受试者23例作为对照组。2组受试者均接受上肢够物测试,够物过程分为肩前屈和保持两个阶段。采用表面肌电技术和穿戴式微型运动捕获系统同步采集并提取上肢够物时相关肌肉的表面肌电参数(均方根值、积分肌电值)和三维运动学数据(躯干扭转度、肩关节运动幅度、肩关节运动速度、等张失稳度、肩关节角度分散度),患者组依据未受累上肢是否为利手侧,将其分为利手侧和非利手侧进行分别采集,对照组利手和非利手侧均进行采集,然后采用秩和检验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患者利手侧在前屈阶段斜方肌上部均方根值为34.3μV,躯干扭转度为-1.4°,均高于对照组利手侧的19.7μV和-2.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肩关节运动速度则低于对照组利手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保持阶段斜方肌上部,患者利手侧均方根值为55.4μV,高于对照组利手侧,胸大肌均方根值和三角肌前组/斜方肌上部积分肌电值均低于对照组利手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非利手侧在前屈阶段三角肌中组均方根值高于对照组非利手侧,肩关节运动速度低于对照组非利手侧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双侧比较,在前屈阶段,非利手侧斜方肌上部均方根值大于利手侧,三角肌前组/斜方肌上部积分肌电值比在前屈和保持阶段均小于利手侧,组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无论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未受累上肢是利手侧还是非利手侧,其够物动作的生物力学特点与健康人对应侧上肢并非完全一致,在对脑卒中偏瘫患侧上肢进行生物力学研究时最好以健康人对应侧上肢作为对照。  相似文献   
56.
<正>高鸟氨酸血症-高氨血症-同型瓜氨酸尿(hyperornithinemia-hyperammonemia-homocitrullinuria syndrome,HHH)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此病最早由Shih等于1969年报道~([1]),属于尿素循环障碍性疾病,痉挛性截瘫(spastic paraparesis)为其主要临床表现~([2]),国内迄今尚无对此病的报道。有关HHH综合征的康复治疗也未见有国内外  相似文献   
57.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联合利巴韦林、氨溴索雾化吸人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我院16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联合利巴韦林、氨溴索雾化吸人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显效率为90.0%,总有效率为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1.3%和78.8%(P〈0.01);观察组临床症状、体征恢复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结论布地奈德联合利巴韦林、氨溴索雾化吸人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显著,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8.
丹酚酸B对小鼠急性局灶性脑缺血的神经保护作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探讨丹酚酸B对急性局灶性脑缺血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改进的Zea Longa方法阻塞小鼠大脑中动脉(medial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动物模型。造模后分别立即尾静脉注射丹酚酸B(11.25,22.5,45 mg·kg-1),尼莫地平(30μg·kg-1);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给予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造模6 h后,观察小鼠行为学、脑指数、脑含水量、脑梗死体积及脑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采用比色法测定各组脑组织中谷氨酸含量。结果:造模6 h后,与模型组比较,丹酚酸B各剂量组小鼠神经功能行为学评分、脑指数、脑含水量、脑梗死体积呈显著性降低(P<0.05,P<0.01);病理组织切片显示,丹酚酸B各剂量组均能不同程度减轻脑组织神经元核固缩、核溶解程度,改善脑组织缺血的病理损伤;丹酚酸B各剂量组均能显著减少脑组织中谷氨酸含量(P<0.05,P<0.01)。结论:丹酚酸B可降低MCAO小鼠神经功能损伤,减轻脑水肿,减少谷氨酸含量,抑制兴奋性氨基酸神经毒性作用。丹酚酸B对小鼠急性局灶性脑缺血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9.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法测定不同禽类蛋蛋黄中胆固醇含量的方法,并对不同烹饪方法鸡蛋中胆固醇的含量进行比较。方法:2.0 mol·L-1的氢氧化钾-乙醇溶液水浴皂化,石油醚萃取后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检测。柱程序升温:200℃保持4min,以12℃·min-1升至300℃,保持10 min;进样口温度260℃,FID检测器温度:300℃;氮气流速30 mL·min-1,氢气流速47 mL·min-1,空气流速400 mL·min-1。结果:胆固醇在20 min内检出,胆固醇在1.2~7.2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 4。该方法的精密度(RSD=0.16%),重复性(RSD=2.5%)良好;加样回收率在100.24%~103.89%;不同禽类蛋中,胆固醇含量为:土鸡蛋>普通鸡蛋>鸭蛋,本鸡蛋,鹌鹑蛋(三者差异不大);并比较了不同烹饪方法鸡蛋中胆固醇含量,结果为白煮蛋>鸡蛋>茶叶蛋。结论:气相色谱法作为蛋黄中胆固醇含量的快速测定方法,具有试剂用量少,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可靠,重复性良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60.
刘欣  黄真 《中国全科医学》2015,18(33):4132-4136
踝关节扭伤是下肢最常见的损伤,如未得到合理的处理很容易发展成为慢性踝关节不稳。本文归纳了慢性踝关节不稳可能的发病机制,从本体感觉障碍、神经肌肉控制不全、姿势控制功能不全及周围肌群肌力减退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指出了目前常采用的康复训练方法及效果,为慢性踝关节不稳的临床康复训练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