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43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65篇
内科学   1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41篇
  1篇
中国医学   61篇
肿瘤学   1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61.
目的 探讨化疗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恩度)治疗ⅡB期骨肉瘤的远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2008年1月至2012年4月北京积水潭医院骨肿瘤科住院治疗的ⅡB期骨肉瘤患者,分为恩度联合化疗组和单纯化疗对照组。化疗方案如下:甲氨蝶呤 10g/m2静滴,d1;异环磷酰胺 3g/m2静滴,d1~d5;顺铂 120mg/m2 静滴,d1;阿霉素30mg/m2静滴,d1~d3。联合组在化疗的基础上加用恩度(15mg静滴,d1~d14,21天为1周期,共4个周期)。结果 388例患者入组,剔除和研究终止有58例,共纳入评价330例,其中联合组58例,对照组272例。随访6~59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0.2个月。对照组1、2、3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79%、70%和65%,联合组分别为93%、86%和77%(P=0.045)。对照组1、2、3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76%、66%和60%,联合组分别为90%、83%和74%(P=0.025)。对照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4%、84%和79%,联合组分别为98%、94%和85%(P=0220)。两组的不良反应以1~2级为主,3~4级不良反应主要为白细胞减少,贫血、恶心呕吐和肝功能损害,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恩度联合化疗治疗骨肉瘤能显著提高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和无疾病进展生存率,不良反应可耐受,值得临床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2.
丹酚酸B对小鼠急性局灶性脑缺血的神经保护作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探讨丹酚酸B对急性局灶性脑缺血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改进的Zea Longa方法阻塞小鼠大脑中动脉(medial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动物模型。造模后分别立即尾静脉注射丹酚酸B(11.25,22.5,45 mg·kg-1),尼莫地平(30μg·kg-1);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给予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造模6 h后,观察小鼠行为学、脑指数、脑含水量、脑梗死体积及脑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采用比色法测定各组脑组织中谷氨酸含量。结果:造模6 h后,与模型组比较,丹酚酸B各剂量组小鼠神经功能行为学评分、脑指数、脑含水量、脑梗死体积呈显著性降低(P<0.05,P<0.01);病理组织切片显示,丹酚酸B各剂量组均能不同程度减轻脑组织神经元核固缩、核溶解程度,改善脑组织缺血的病理损伤;丹酚酸B各剂量组均能显著减少脑组织中谷氨酸含量(P<0.05,P<0.01)。结论:丹酚酸B可降低MCAO小鼠神经功能损伤,减轻脑水肿,减少谷氨酸含量,抑制兴奋性氨基酸神经毒性作用。丹酚酸B对小鼠急性局灶性脑缺血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3.
Alberta婴儿运动量表在正常婴儿中的信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Alberta婴儿运动量表(Alberta infant motor scale, AIMS)在中国北京城区正常足月婴儿中应用时的组间信度及组内信度。方法:在中国北京城区居住的45名正常足月婴儿加入本研究,平均月龄(6.89±2.97)个月(最小月龄4个月,最大月龄12.5个月);其中男婴26例,女婴19例;小于6个月龄的婴儿23例,大于6个月龄的婴儿22例。3名评估者(评估者A、B、C)加入本研究。在组间信度的研究中,评估者A应用AIMS对婴儿进行现场运动评估并摄像,评估者B、C分别通过录像进行独立地AIMS评分,通过三者对同一婴儿的AIMS评分计算组间信度。在距第一次评估至少1个月以上,评估者B、C分别根据录像再次对每个婴儿进行AIMS评估,通过同一评估者对同一婴儿两次评估的AIMS评分计算组内信度。通过计算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检测信度。结果:在组间信度的研究中,总体ICC=0.995,小于6个月龄组ICC=0.903,大于6个月龄组ICC=0.974;在组内信度的研究中,总体ICCs=0.997—0.999,小于6个月龄组ICCs=0.892—0.972,大于6个月龄组ICCs=0.987—0.998。结论:AIMS在评估中国北京城区正常足月婴儿运动发育水平时具有较高的信度。  相似文献   
64.
65.
目的:研究乏氧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侵袭及迁移能力的影响,并研究血红素氧合酶-1(heme oxygenase-1,HO-1)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利用RNA干扰技术,抑制乳腺癌MDA-MB-231细胞中HO-1的表达,得到HO-1表达受干扰的细胞系MDA-MB-231-HO-1△。通过Transwell迁移、侵袭实验分别检测常氧及乏氧条件下MDA-MB-231-NC细胞(HO-1正常表达)和MDA-MB-231-HO-1△细胞(HO-1干扰表达)迁移、侵袭能力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乏氧条件下两组乳腺癌细胞的上皮和间质标记物的表达,检验细胞系是否发生了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结果:乏氧培养24小时后,MDA-MB-231-NC 细胞中HO-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MDA-MB-231-HO-1△细胞中HO-1表达受抑制。乏氧培养后MDA-MB-231-NC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较常氧培养的细胞明显增强,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DA-MB-231-HO-1△细胞侵袭、迁移能力在乏氧和常氧培养下无显著差异。乏氧条件下,MDA-MB-231-NC细胞的上皮标志物E-cadherin表达显著下调,间质标志物Vimentin表达显著上调,而MDA-MB-231-HO-1△细胞的E-cadherin、Vimentin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乏氧条件下乳腺癌MDA-MB-231细胞中HO-1可被诱导高表达,促进了细胞的侵袭迁移,其可能机制是促进了乳腺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  相似文献   
66.
目的评价术前应用地舒单抗治疗骨巨细胞瘤后,肿瘤血运变化的情况。方法 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共22例骨巨细胞瘤患者。男12例,女10例,平均年龄32.1 (18~48)岁。肿瘤部位包括:骶骨9例,桡骨4例,胫骨2例,肱骨2例,髂骨、坐骨、尺骨、股骨和腓骨各1例。对患者的临床、影像学和组织学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通过比较用药前后的影像学和组织学变化评价地舒单抗治疗肿瘤后肿瘤血运的变化情况。用药前行肿瘤部位增强CT检查,地舒单抗治疗后每3个月行增强CT检查,比较用药前后的强化率的变化,并评价是否可行手术。对术前穿刺标本和术后病理标本进行微血管密度检测,评价用药前后变化情况。结果患者术前平均接受地舒单抗治疗5个月(中位4,范围3~12)。用药前和用药后血管的平均强化率分别为3.10和3.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用药前和用药后肿瘤的平均CT强化率分别为2.01和1.43,用药后强化率显著降低(P=0.000)。用药前和用药后肿瘤的平均平扫CT值分别为46.2和93.1,用药后CT值显著升高(P=0.032)。骶骨或骨盆病例比四肢骨病例的强化率降低程度更为显著(P=0.012)。术后组织学检查显示破骨细胞样多核巨细胞几乎消失,单核基质细胞明显减少,药物治疗后的微血管密度显著降低(P=0.000)。结论骨巨细胞瘤接受地舒单抗治疗后,肿瘤的CT强化率显著降低,术后标本的微血管密度显著降低,术前应用地舒单抗治疗可显著降低骨巨细胞瘤的肿瘤血运。  相似文献   
67.
目的:采用性状-线粒体COI条形码联用的方法对市售海马药材伪品虎尾海马Hippocampus comes进行生药学研究,提供主要海马药材伪品虎尾海马的性状和分子的鉴定特征,为海马药材的鉴定提供新方法。方法:利用外观性状鉴别方法对虎尾海马典型性状特征进行研究;扩增获得虎尾海马样品的COI条形码序列,比较各序列的碱基组成、GC含量、变异率等,分析虎尾海马与常见海马药材的正品和伪品序列,明确其种内和种间遗传距离;利用NJ(neighbor-joining)法构建虎尾海马与常见海马样品的系统进化发育树,分析其亲缘关系。结果:虎尾海马最典型性状鉴别特征为尾部有交替出现的花斑,头冠低小且有5个显著的圆形突起;虎尾海马样品的COI序列长度为649 bp,碱基GC平均含量为39.73%,种内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001 1,其种内遗传距离远小于与另外8种海马药材的种间遗传距离,存在显著的条形码间隔;NJ系统发育树显示虎尾海马与其他海马药材各自聚为一支,其分支支持率为100%,与刺海马的亲缘关系最近。结论:基于性状鉴别-线粒体COI条形码的生药学研究方法能够准确鉴定虎尾海马,与其他海马进行准确区分,为虎尾海马的快速鉴定提供了新的手段,对改善市售海马混乱的流通现状、控制和提高海马药材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8.
背景与目的 骨肉瘤是最常见的骨原发恶性肿瘤,好发于青少年.尽管多学科框架下骨肉瘤的治疗已经取得瞩目成就,然而影响骨肉瘤远期生存的重要因素是肺转移.约有1/2以上患者在其病程的不同时期会发生肺转移,其中10%~15%为同时性肺转移.毋庸置疑,治疗肺转移瘤的首选方法为外科切除,但因骨肉瘤肺转移的诊疗涉及多学科多专业,而由于各学科之间的理念存在差异,因此尚未形成标准化的诊疗模式.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方式旨在了解当前我国骨肉瘤大型医疗中心在此领域中的诊疗模式现况.方法 2015年9月-2015年11月期间,一项关于骨肉瘤肺转移的诊疗现况问卷在全国骨肉瘤大型诊疗中心范围内开展.根据调查对象所在单位、工作年限、年均收治病例数及医学专业不同,进一步行分层分析.结果 调查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有效问卷105份,总应答率为70%.首先,关于骨肉瘤肺转移治疗的核心问题,41.0%的调查对象认同骨肿瘤外科专业在骨肉瘤肺转移多学科诊疗实践中的主导地位;首选肺转移瘤切除术作为转移灶局部控制措施的比例约64%; 78.1%的调查对象会推荐患者行肺转移瘤切除术;骨科及胸外科医师较之其他专业更加积极(同骨科专业相比,OR其他专业=0.02; 95%CI:0.00-0.22; P=0.001);胸外科医师更倾向根据经验决定肺转移瘤切除术的指证,而非受限于病灶具体数目(OR胸外科专业=20.93; 95%CI:2.05-213.64; P=0.001).其次,关于骨肉瘤肺转移影像学诊断方法,约83%首选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约70%的调查对象推荐原发灶切除术后3个月行胸部CT随诊;约68%认为CT诊断准确度90%水平;约92%同时推荐行肺外影像学评估.最后,关于术后生存获益的定义问题,约46%认为肺转移瘤术后生存期超过6个月即为生存获益.结论 本次问卷调查提供了我国骨肉瘤肺转移诊疗模式的现况信息,其反映出缺少统一规范诊疗模式的不足.调查结果为今后研究方向及国际性临床指南提供了基线数据.  相似文献   
69.
陈小芳  马国需  黄真  吴桐宇  许旭东  钟晓明 《中草药》2017,48(13):2614-2618
目的对傣药肾茶Clerodendranthus spicatus水溶性酚酸类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大孔树脂D101、Sephadex LH-20、MCI及制备HPLC等多种色谱技术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从肾茶中分离得到1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原儿茶醛(1)、原儿茶酸(2)、3,5-二羟基苯甲醛(3)、对羟基苯甲酸(4)、对羟基苯甲醛(5)、香草酸(6)、丹参素甲酯(7)、3,5-O-二甲基没食子酸(8)、helisterculins A(9)、紫草酸(10)、紫草酸甲酯(11)、紫草酸二甲酯(12)、helisterculins B(13)、二氢咖啡酸乙酯(14)、阿魏酸(15)、二氢阿魏酸(16)。结论化合物3、6~9、13~16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0.
腰痛康复治疗的新观念——脊柱节段性稳定性训练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腰痛(low back pain)是临床常见病症,美国调查数据报告:美国有75%-80%的人一生中要经受不同程度的腰痛,腰痛是造成45岁以下人口活动受限的第1位原因、门诊看病中的第2位原因(仅次于感冒)、住院的第5位原因、手术治疗的第3位原因、男性和女性的发病率相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