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27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7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44篇
药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41.
公共卫生医师定位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卫生医师是我国法定的四类医师之一,但其内涵定位尚未形成共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把公共卫生医师与执行公共卫生任务的工作人员混为一谈,未明确公共卫生医师与临床医师的关系以及处方权内涵,公共卫生教育、相关法规存在局限性。公共卫生医师定位为针对群体健康相关问题开展监测、调查、评估和干预的专业技术人员。建议保留公共卫生医师执业资格,突出公共卫生医师针对群体健康开具大处方的属性,鼓励公共卫生医师获取临床医师执业资格,针对个体开具处方,鼓励临床医师获取公共卫生医师执业资格,改进公共卫生院校教育,试点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培养"防治结合"的医师。  相似文献   
42.
目的 调查小学生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采取的防护行为。 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信公众号发布电子问卷,于2020年4月对学生家长开展调查。按31个省份城乡在校小学生数计算其分层权重,使用SPSS 27.0估算小学生近一周防护行为的加权比例及95%CI,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性别、年级、城乡、应急响应级别地区间防护行为的差异。 结果 25 170名小学生中,依从性最好的防护行为是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96.1%(95%CI:92.8%~97.9%)] 和不参加聚会聚餐 [90.9%(95%CI:87.3%~93.6%)]。但仅64.4%(95%CI:59.1%~69.5%)遵循呼吸卫生礼仪,36.8%(95%CI:31.8%~42.0%)洗手时长≥20 s,16.8%(95%CI:13.1%~21.2%)1 d体育锻炼时间≥1 h。男、女生防护行为无统计学差异,低年级学生较少能够做到不与其他孩子一起玩耍(76.8% vs. 85.4%; χ2=293.89, P<0.05)。农村地区学生外出佩戴医用或N95口罩(72.1% vs. 83.3%; χ2=131.24, P<0.05)、回家后总是马上洗手(77.9% vs. 90.2%; χ2=228.27, P<0.01)的比例较低。不同应急响应地区间学生外出时总是携带免洗手部消毒物品的比例存在显著差异(χ2=244.16, P<0.01)。 结论 小学生对新冠肺炎防护行为的依从性较好,但仍需针对呼吸卫生礼仪、手卫生和体育锻炼等加强健康教育,设计行为干预项目。不同年级、城乡间小学生防护行为存在差异,应采取特异性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43.
目的 利用多种来源数据建立中国新生儿破伤风高危地区的筛选方法.方法 利用2010-2011年国家法定传染病上报系统、全国妇幼卫生信息年报系统等提供的数据,选择6个新生儿破伤风相关指标,采用综合加权方法计算每个地级市的高危评分,筛选出最高危的30个地市,并将该结果与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监测系统的破伤风发病率排位结果和WHO评分方法的排位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我国最高危的区域集中分布在西南部贫困的少数民族聚集区和东南部流动人口聚集区,高危加权综合评分的前30位中有8个地市的破伤风发病率排位在30位之后.高危加权综合评分与WHO评分方法的结果相比较,340个地市中,排位分组完全相同的为276个,一致性Kappa系数为0.56(P <0.01).两种排位结果的卡方列联系数为0.74(P <0.01),具有高度关联.但在两种方法的前36位中,有10个地市不相同.结论 本综合加权评分纳入了多个影响我国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的因素,并考虑各因素数值大小的作用,因而与WHO评分方法相比,这种方法对我国新生儿破伤风高危地区的筛查更接近真实情况.  相似文献   
44.
中国自1995年即无本土脊髓灰质炎(脊灰)野病毒(Wild Poliovirus,WPV)病例报告。2000年,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区证实无脊灰。但截至2011年,全球尚有阿富汗、巴基斯坦、尼日利亚和印度四个国家存在本土WPV的传播,并导致2006~2010年,全球34个已证实无脊灰的国家发生了WPV的输入和传播,脊灰死灰复燃。只要全球尚有WPV存在,尤其中国周边有脊灰流行国家,中国就存在WPV输入传播的风险。现就全球及中国脊灰流行病学状况进行综述,并分析识别影响WPV输入传播的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45.
疫苗相关麻痹型脊髓灰质炎(脊灰)(Vaccine-associated Paralytic Poliomyelitis,VAPP)是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Oral Poliomyelitis Attenuated Live Vaccine,OPV)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罕见不良反应。世界卫生组织2001年对全球VAPP造成的疾病负担进行了估算,估计全球使用OPV的国家每年发生250~500例VAPP,或每年每100万出生人口发生2~4例VAPP。由于VAPP诊断和分类很复杂,不同国家VAPP纳入标准和估算方法不同,导致VAPP发生率差异很大。国内关于VAPP的文献也仅局限于个别省(自治区、直辖市),由于数据来源、病例诊断、估算方法不同,导致不同地区VAPP的发生情况缺乏可比性。现对国内外VAPP发生率的估算方法及VAPP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综述,目的在于探寻、建立一个能准确、合理估算VAPP发生率的方法,总结VAPP流行病学特征,为我国实施新的疫苗免疫策略,有效预防VAPP的发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索免疫缺陷相关的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Immunodeficiency-associated Vaccine-derived Poliovirus,i_ VDPV)病例的控制对策。方法对i _VDPV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定期采集粪便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和核苷酸检测。开展病例血清中和抗体和免疫功能检测。对病例居住地儿童进行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Oral Poliomyelitis Attenuated Live Vaccine,OPV)接种率调查,采集密切接触者和周围健康儿童粪便标本,开展病例居住地和医院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主动搜索。结果病例最终分类诊断为Ⅲ型(Type 3)i _VDPV(i _VDPVⅢ)病例,最高变异率为3.4%。当地儿童OPV接种率96%,接触者和健康儿童中分离到1株脊灰疫苗病毒。根据常规免疫接种率评价结果,确定部分地区开展了OPV查漏补种。结论 i _VDPV在当地未造成循环。要保持高的OPV接种率,开展脊灰输入传播风险评估,为修订免疫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7.
目的 对佛山市某高中(S学校)学生出现不明原因双足疼痛暴发进行调查.方法 疑似病例定义为2014年2月10日至 3月16日佛山市S学校的学生和教职工中出现无明确原因足部疼痛或麻木者.病例定义为疑似病例中同时具有足部疼痛和麻木者.通过查阅学校附近医院就诊记录和校医务室门诊日志、查看学校因病缺勤记录搜索病例.制订统一的临床症状信息调查表,首先培训班主任老师,由班主任给各自班级学生进行讲解,并由学生填写调查问卷.收集佛山市2014年1月1日至3月31日的每日温度,分析气候变化及每日温度与疾病发生的关系.在全校随机抽取14个班级开展病例对照研究,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学习运动情况、膳食和保暖措施等.结果 共407例学生病例,罹患率为26.5%(407/1 536).女生罹患率为37.3%(320/859),高于男生(12.9%,87/6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5.1,P< 0.01).住宿生罹患率为31.8%(323/1 016),高于走读生(16.2%,84/5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P< 0.01).住宿女生罹患率(46.1%,269/584)高于走读生(18.5%,51/2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4,P< 0.01),住宿男生罹患率(12.2%,54/442)和走读生(14.0%,33/2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3,P> 0.05).2014年2月6-13日气温迅速从23 ℃下降至6 ℃,随后气温持续回升,至2月28日升至23 ℃.短期内气温呈现“V”形变化.2月13-28日等级相关分析显示,每日病例数与最高温度呈正相关关系(r=0.65,P=0.002).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住宿生夜晚感觉被子凉(OR=3.0,95%CI:1.3~7.0)、平时缺乏体育锻炼(OR=2.8,95%CI:1.5~5.6)、既往脚部有类似症状(OR=3.4,95%CI:1.1~11.0)是不明原因双足疼痛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本次不明原因双足疼痛暴发可能与气温骤降骤升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48.
1978年7月广东省佛山发生解放后首次登革4型(D4)流行,当年12月流行终止。时隔12年后的1990年广州又突然暴发D4第二次流行。本研究应用酶切图谱对这两次的分离株进行分析。材料与方法试验所用的病毒株为D4-LD2(1978年佛山),D4-9019(1990年广州),D4-9064(1990年广州)及D1-LD25(1985年广州),D2-LD14(1986年海南),D3-LD10(1982年徐闻)等登革热患者血清分离株。将上述毒株接种C6/36细胞,提取RNA方法按文献[1]。应用Lanc…  相似文献   
49.
广东省1997~2002年流动人口发病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了流动人口的发病特征和流行趋势.方法我们根据1997~2002年法定传染病综合年报表,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广东省外省流动人口报告甲、乙类传染病与本地发病数比为0.16:1,而且病例数呈逐年增长趋势,从1997年13 625例增长至2002年18 465例,增加了35.52%,其中疟疾病例比本地的还多,麻疹、艾滋病、新生儿破伤风为本地发病的近半数.结论对流动人口应采取一些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0.
中国24省、市、自治区SARS首发临床确诊病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3年1月2日广东省首次报告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病例,从该省对聚集性SARS病例的回顾调查中发现,首例发病时间为2002年11月16日。此后,我国内地许多省份和全球部分国家或地区陆续报告病例,并且发生了医院和家庭聚集性爆发。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表明,在这次SARS流行的早期,一个地区的医院内和家庭内发生爆发,往往与输入性病例有关。因此,对我国各省SARS首例临床确诊病例进行分析,找出其共同特点,为今后控制工作特别是预防该病的跨地区传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