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25篇
  免费   291篇
  国内免费   240篇
耳鼻咽喉   122篇
儿科学   47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117篇
口腔科学   18篇
临床医学   914篇
内科学   308篇
皮肤病学   413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151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108篇
综合类   1760篇
预防医学   964篇
眼科学   141篇
药学   1160篇
  5篇
中国医学   860篇
肿瘤学   41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88篇
  2022年   84篇
  2021年   92篇
  2020年   115篇
  2019年   136篇
  2018年   99篇
  2017年   132篇
  2016年   146篇
  2015年   188篇
  2014年   323篇
  2013年   306篇
  2012年   432篇
  2011年   479篇
  2010年   492篇
  2009年   455篇
  2008年   552篇
  2007年   464篇
  2006年   387篇
  2005年   371篇
  2004年   319篇
  2003年   229篇
  2002年   179篇
  2001年   171篇
  2000年   127篇
  1999年   119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83篇
  1996年   102篇
  1995年   76篇
  1994年   60篇
  1993年   62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从一株海洋来源真菌Penicillium citrinum中分离得到了一个结构新颖的桔霉素衍生物penicitrinol L(1)以及两个已知类似物penidicitrinin B(2)和pennicitrinone A(3)。通过一维和二维核磁以及高分辨质谱等波谱学方法确定了新化合物的结构。此外,化合物1对人白血病HL-60细胞具有中等的抑制活性,化合物3对人黑色素瘤A375细胞具有较弱的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42.
目的分析棘白菌素类药物对真菌生物被膜作用的相关文献,了解其研究现状。方法在中外文献数据库(Em Base,Pub Med,SCI,CNKI及Sino Med)检索2001年至2013年相关文献,用End Note X7软件进行分类整理,对纳入文献的发表年份、文献类型、国家、第一作者、期刊、被引频次及研究内容等进行计量分析。结果共纳入外文148篇,中文5篇,以论著为主。文献最高被引157次,研究最多的菌株是白色念珠菌,共62篇;棘白菌素类单用对念珠菌生物被膜研究最多,且以卡泊芬净对白色念珠菌研究最为深入,共24篇;棘白菌素联合用药研究共14篇,临床研究相对较少(3篇)。结论棘白菌素单用对真菌生物被膜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尚未发现理想的联合治疗方案,未来研究重点是生物被膜相关体内感染模型和研究从基础向临床转化。  相似文献   
43.
目的研究1株柳珊瑚共附生真菌具有抑菌活性次级代谢产物及抑菌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活性追踪分离的方法,运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和半制备HPLC等手段,对采自中国南海的柳珊瑚Echinogorgia rebekka中分离获得的共附生链格孢霉属真菌Alternaria sp.(WZL003)的发酵产物进行分离和纯化,利用NMR、MS等波谱方法,并与文献对照,确定化合物的结构;以海洋病原菌和污损菌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为对象研究化合物的抑菌作用机制。结果从该菌发酵液的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获得1个对V.anguillarum具有较强抑菌活性的蒽醌类化合物macrosporin。结论初步的抑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该化合物能破坏鳗弧菌的细胞壁和细胞膜,导致细胞通透性增加,胞内大量内容物外泄,最终导致菌体死亡,从而起到抑菌作用。本研究首次报道了macrosporin对鳗弧菌的抑菌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44.
目的对某院早产儿真菌败血症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对该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18例早产儿真菌败血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例早产儿胎龄为27~36周,出生体重为1 050~3 100 g,其中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8例;均有广谱抗菌药物用药史,感染前均长时间静脉营养,10例机械通气,2例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临床表现以呼吸暂停、抽搐、喂养困难、反应差等为主;出现症状时间为出生后3 h~52 d。13例(72.22%)早产儿血白细胞(WBC)计数异常,12例(66.67%)血小板(PLT)100×109/L,18例(100.00%)C反应蛋白(CRP)均增高,平均CRP浓度为(41.90±26.77)mg/L。感染病原菌以假丝酵母菌属为主,共17例(94.44%),其中包括近平滑假丝酵母菌7例,白假丝酵母菌5例,白假丝酵母菌生物变种4例,无名假丝酵母菌1例。用氟康唑及两性霉素B治疗,15例治愈(83.33%),2例好转(11.11%),1例死亡(5.56%)。结论早产儿真菌败血症以假丝酵母菌感染为主,临床缺乏特异性表现,应严密观察具有高危因素的早产儿临床症状,定期检测血常规及CRP等指标,及时给予抗真菌药物治疗,有助于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 CRSwNP )患者鼻窦内微生物感染对鼻内窥镜手术近期疗效的影响。方法对收治的101例行鼻内镜下Messerklinger术的CRSwNP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取上颌窦分泌物行微生物培养并鉴定,术后口服克拉霉素及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等常规治疗。术前及术后第12个月采用视觉模拟量表( VAS)、Lund-Kennedy内镜评分及Lund-Mackay CT 评分对所有患者进行主观及客观病情评估。结果微生物培养阴性(MCN组)22例,细菌培养阳性(BCP组)54例,真菌培养阳性(FCP组)25例。随访12个月,MCN组、BCP组和FCP组有效率分别为90.9%、85.2%、64.0%,MCP组与FCP组相比,FCP组与BCP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CN组与BCP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MCN组的VAS评分、Lund-Kennedy内镜评分和Lund-Mackay CT 评分最低,FCP组最高,MCN组与FCP组相比,FCP组与BCP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CRSwNP患者鼻窦内微生物感染可能对鼻内镜手术的疗效产生影响,有微生物感染患者的疗效不佳,特别是真菌感染患者的疗效更差,应用敏感抗生素是否可以改善CRSwNP患者鼻内镜手术的术后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6.
摘要: 抗菌药物及激素的使用,致真菌引起的感染逐年递增。真菌培养时间长、形态特征复杂且难以辨别。质谱技术的发展及其相关衍生和串联技术凭借其快速、操作简单、稳定可靠及优于传统鉴定方法等诸多优点,在临床致病真菌鉴定中具有不可估量的优势。本文就此技术在临床病原真菌检测及鉴定中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7.
<正>随着免疫抑制剂、广谱抗生素、激素的使用,真菌感染在临床感染中占了很大的比例,近几年对临床真菌感染的报道很多,同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实验结果也进行了调查,但对口腔真菌感染的详细调查报道较少,本文对我院口腔真菌感染的患者进行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材料患者口腔真菌感染患者全部来自我院2012-2013年口腔科收治的患者,真菌培养全部阳性。菌株患者临床分离菌株,白色假丝酵母菌标准菌株  相似文献   
48.
目的观察一种次氯酸钠发生器产生的消毒液的杀菌效果,为实际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悬液定量杀菌法,对其杀菌性能进行观察。结果该次氯酸钠发生器在设定条件下,可生产出含有效氯约3 895 mg/L的次氯酸钠消毒液。用含有效氯600 mg/L该次氯酸钠消毒液作用15 min,对悬液内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灭对数值5.00;含有效氯350 mg/L的该消毒液作用15 min,对悬液内大肠杆菌的杀灭对数值5.00;同样条件下杀灭白色念珠菌对数值达到4.0,则需要含有效氯300 mg/L。结论该次氯酸钠发生器产生的次氯酸钠消毒液对细菌繁殖体及真菌有良好的杀菌效果。  相似文献   
49.
目的通过1例慢阻肺并发严重口腔及喉咽部粘膜溃疡患者使用2.5%碳酸氢钠盐水漱口并联合静脉使用抗真菌药物于一周内得以治愈的病例来探讨使用2.5%碳酸氢钠盐水可以提高并加快口腔溃疡的愈合并能有效地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疾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50.
AM真菌对滇重楼光合参数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室温盆栽接种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观察灭菌土壤条件下接种28种丛枝菌根(AM)真菌对滇重楼光合参数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滇重楼与AM真菌形成了良好的共生关系。AM真菌诱导处理后,不同AM真菌对滇重楼叶片的光合参数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有所差异,AM真菌的施用能够提高滇重楼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强度,提高滇重楼叶片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及保护酶活性,增强了滇重楼抗不利环境的能力,促进了滇重楼的生长,而滇重楼与AM真菌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选择性。从综合接种效应来看,瑚状盾巨囊霉Racocetra coralloidea、美丽盾巨孢囊霉Scutellospora calospora、近明球囊霉Claroideoglomus claroideum、透明盾巨孢囊霉S. pellucida和明球囊霉Rhizophagus clarus是最适宜滇重楼大田栽培时推广应用的优良备选菌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