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72篇
综合类   87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10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总结支气管袖状肺叶切除术治疗66例中心型肺癌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在1987年1月至2012年8月期间收治的中心型肺癌66例,其中TNM分期Ib期18例(T2N0M0),Ⅱb期33例(T3N0M0),Ⅲa期13例(T2N1M0),IIIb期2例(T2N2M0)。支气管袖状肺叶切除51例,肺动脉和支气管双袖状肺叶切除15例。结果:手术死亡率1.5%(1/66)。术后并发肺不张4.5%(3/66)、脓胸1.5%(1/66)。术后随访1~60个月,1年生存率83.2%,3年生存率52.3%。结论:支气管或肺动脉袖状切除能提高中心型肺癌的手术切除率,并可最大限度保护肺功能,保证病人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2.
颈胸联合部肿瘤的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解剖学的划分,胸腔上界为与颈部器官相通连的胸廓上入口,然而临床遇到某些起自颈部的肿瘤,沿纵隔向胸腔内生长,或肿瘤起自胸部,主要来自纵隔,向颈部扩展超越胸廓出口到达颈部,这部分病变无论划分为颈部还是胸部肿瘤均欠妥,而且它们的外科治疗有其特殊性,文献报道甚少,我们暂且称之为颈胸联合部肿瘤。1997—05~2005—05,我们为16例病人施行了手术治疗,现就围手术期处理,病理类型,局部解剖特点,手术径路及方法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3.
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心脏手术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心内直视手术近来引起了普遍关注,我院自1995-06~2004-06,在418例心脏病中采用该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4.
袖状肺叶切除术治疗中心型肺癌52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总结支气管袖状肺叶切除术治疗52例中心型肺癌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在1987年1月~2008年5月期间收治的中心型肺癌52例,其中Ⅰb期17例(T2N0M0),Ⅱb期29例(T2N1M0,T3N0M0),Ⅲa期6例(T2N2M0);支气管袖状肺叶切除43例,肺动脉和支气管双袖状肺叶切除9例。结果:手术死亡率1.9%(1/52)。术后并发肺不张3.8%(2/52),脓胸1.9%(1/52)。术后随访1~48个月,1年生存率为80.21%,3年生存率38.23%。结论:以支气管或肺动脉袖状切除能提高中心型肺癌的手术切除率,并可最大限度保护肺功能,保证病人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5.
1997年6月至2004年8月,我院手术治疗5例先天性紫绀性镜面右位心,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6.
目的研究从人脐血中诱导分化出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并对此类细胞进行鉴定。方法术中取健康产妇的新鲜脐静脉血,采用淋巴细胞分离液梯度离心法分离出单个核细胞(mononuclear cells,MNCs),应用添加诱导因子的培养基于体外诱导分化,观察细胞生长状态。培养7d后将贴壁细胞与含Dil-ac-LDL和FITC-UEA-1的培养基进行孵育并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流式细胞仪检测培养细胞表面分子CD34及CD133的阳性率,RT-PCR检测培养细胞表达VEGFR-2mRNA。结果体外诱导7d后90%以上贴壁细胞摄取Dil-ac-LDL呈红色荧光和FITC-UEA-1呈绿色荧光双阳性。流式细胞仪检测CD34及CD133阳性细胞分别为(50.48±5.17)%和(19.12±4.37)%。RT-PCR检验培养细胞VEGFR-2mRNA呈阳性。结论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人脐血中提取MNCs在体外经诱导分化可以形成EPCs。  相似文献   
47.
目的 分析总结11例主动脉壁间血肿的临床特点、转归及治疗方法,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经CT血管造影(CTA)确诊的主动脉壁间血肿病例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结果 11例患者均有突发性持续胸背疼痛,其中伴有高血压10例,均行CTA检查确诊为主动脉壁间血肿.其中Stanford A型1例,Stanford B型10例.Stanford A型1例住院21 d疼痛缓解,控制血压出院,其余10例均给予降压治疗,住院观察7~31 d,血肿增大、疼痛不能缓解或伴发肋间动脉瘤,其中7例行腔内修复治疗,院外随访6个月至3年,血肿均逐渐吸收,无严重并发症;另3例病情好转出院,随访3个月至2年,2例血肿进一步进展为典型主动脉夹层.结论 主动脉壁间血肿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主动脉夹层;对疼痛不缓解或疼痛反复发作、伴有肋间动脉瘤形成的病例,推荐积极行腔内修复治疗.  相似文献   
48.
目的 观察大鼠肺动脉阻断不同时段肺功能及结构的变化及内皮素-1受体拮抗剂的肺保护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24只,雌雄不分,随机分成4组(每组6只),假手术组(Ⅰ组)、左肺动脉阻断45 min(Ⅱ组)、左肺动脉阻断60 win(Ⅲ组)、左肺动脉阻断60 min前静脉注射内皮素-1受体拮抗剂BQ-123,1 mg/kg(Ⅳ组).实验结束时,检测肺组织的湿/干比(W/D)、血浆内皮素含量(ET-1)、平均肺动脉压力(mPAP)、PaO2、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肺组织Fas蛋白表达的变化,同时观察肺组织光学显微镜下的变化.结果 与Ⅰ组比较Ⅱ组肺组织的W/D、ET-1、mPAP、PaO2、肺组织Fas蛋白表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W/D、ET-1、mPAP、Fas蛋白表达增加,PaO<<2下降(P<0.01).Ⅳ组与Ⅲ组比较,W/D、ET-1、mPAP、Fas蛋白表达降低,PaO2升高(P<0.01).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见Ⅱ、Ⅳ组肺组织损伤明显轻于Ⅲ组.结论 大鼠可以耐受左侧肺动脉阻断45 min,恢复灌注后缺血-再灌注损伤对肺结构和功能影响较小,而阻断60 min,再灌注后对肺结构和功能均有较明显损伤,内皮素-1受体拮抗剂具有一定的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肺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9.
心脏手术后纵隔感染的防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手术后给隔感染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方法对15例手术后纵隔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结果表明发生率为1.0%,术后心脏功能低下,转流时间过长、气管切开、二次开胸手术是导致感染的重要因素,全组死亡4例,死亡率为26.7%,其中2例死于纵隔感染。结论彻底清创,纵跑步 治疗纵隔感染的主要方法,提出预防纵隔感染的各种措施。  相似文献   
50.
目的 总结带上下血管蒂的改良胸骨翻转术治疗漏斗胸22例的经验.方法 1998年2月至2008年5月手术治疗漏斗胸22例,均为男性,年龄4~20岁,漏斗胸指数均大于0.2.全组均采用保留双侧胸廓内动脉和带腹壁上动脉的腹直肌蒂的胸骨180°翻转方式,翻转后两侧胸廓内动脉及两侧带腹壁上动脉的腹直肌均呈十字交叉状置于胸骨前.结果 全组病例术后胸骨凹陷均得到完全纠正,胸廓外形满意,术后无一例发生胸骨缺血坏死,切口均Ⅰ期愈合.术中胸膜破裂16例(73%),术后并发症主要为胸腔积液2例(9.1% ),均痊愈出院.术后住院10~15d(平均12d),随访3个月~4年,未见复发.结论 带上下血管蒂的改良胸骨翻转术治疗漏斗胸近远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