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3篇
  免费   550篇
  国内免费   223篇
耳鼻咽喉   18篇
儿科学   13篇
妇产科学   44篇
基础医学   336篇
口腔科学   83篇
临床医学   295篇
内科学   157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51篇
特种医学   76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221篇
综合类   731篇
预防医学   74篇
眼科学   26篇
药学   208篇
  6篇
中国医学   272篇
肿瘤学   701篇
  2024年   89篇
  2023年   378篇
  2022年   315篇
  2021年   280篇
  2020年   213篇
  2019年   206篇
  2018年   115篇
  2017年   133篇
  2016年   131篇
  2015年   132篇
  2014年   159篇
  2013年   130篇
  2012年   165篇
  2011年   144篇
  2010年   106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近年来,对恶性肿瘤发生发展过程及治疗策略的研究扩展到肿瘤组织与肿瘤免疫微环境(TIME)的联合作用,TIME由肿瘤细胞、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及其分泌的基质蛋白、血管内皮细胞、免疫细胞,以及一系列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细胞外基质组成。TIME的组成及表型会影响肿瘤的发展及疗效,针对TIME各组分的充分了解有助于治疗方案的制定和预后的预测。嗜酸性粒细胞(EOS)是TIME的重要组分,由骨髓中的多能干细胞分化而来,成熟后释放入血,随后迁移到组织中,该过程受多种细胞因子、趋化因子、黏附分子调控,EOS自身及肥大细胞、成纤维细胞等组分分泌一系列介质起趋化作用。成熟EOS含初级颗粒和特殊颗粒,包含一系列细胞毒性碱性蛋白,如主要碱性蛋白(MBP)、嗜酸性粒细胞源性神经毒素(EDN)、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和嗜酸性粒细胞过氧化物酶(EPX)等,并可分泌神经营养因子、白细胞介素及趋化因子等可溶成分。目前针对EOS的研究多集中于EOS水平对预后的影响分析、EOS与TIME其他组分的相互作用,而EOS促肿瘤或抗肿瘤的相关信号通路和确切机制尚不明确,相关组织学实验和临床试验较少,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相似文献   
42.
肝癌微环境主要由肿瘤相关巨噬细胞、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骨髓源性抑制细胞、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和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等细胞组分,以及细胞外基质、细胞因子等非细胞组分组成。免疫微环境在肝癌进程、免疫逃逸和治疗抵抗中发挥重要作用。近期,以调变炎症免疫微环境为基础的免疫治疗取得突破性进展,免疫疗法的出现为肝癌治疗提供了全新的选择,但仍存在客观缓解率较低、不良反应多和耐药问题。因此,深入研究微环境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探索免疫治疗的未来发展趋势可提高现有治疗手段的应答率,对肝癌精准诊断与治疗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3.
目的:利用三维共培养技术体外构建含多种细胞的胰腺癌微组织,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SCs)、内皮细胞(HUVECs)对Panc-1胰腺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方法:水凝胶复合细胞培养构建三维胰腺癌微组织模型。第一组:单纯Panc-1细胞;第二组:Panc-1细胞复合HUVECs;第三组:Panc-1细胞复合hBMSCs;第四组:Panc-1细胞复合HUVECs和hBMSCs。实时定量PCR分析胰腺癌肿瘤侵袭相关的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肿瘤上皮间质化E-cadherin和Snail基因。Western blot测定胰腺癌肿瘤侵袭相关的MMP-9、肿瘤上皮间质化E-cadherin和Snail蛋白。结果:HUVECs共培养不影响MMP-9、E-cadherin和Snail基因和蛋白的表达(P>0.05),hBMSCs共培养促进MMP-9和Snail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抑制E-cadherin基因和蛋白的表达(P<0.05),同时加入两种细胞促进MMP-9和Snail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抑制E-cadherin基因和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利用水凝胶为载体,加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内皮细胞与Panc-1胰腺癌细胞共培养,成功构建复杂的胰腺癌肿瘤微组织。通过对胰腺癌上皮间质转化相关机制研究,发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通过调节MMP-9和上皮间质化对胰腺癌的侵袭行为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4.
目的:观察产后应用乳杆菌活菌对阴道微环境改善及减少产后性生活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纳入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于我院分娩的顺产产后妇女120例,根据产后有无应用乳杆菌活菌胶囊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给予乳杆菌活菌胶囊纳阴,对照组未使用乳杆菌活菌胶囊。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前后阴道p H值、阴道炎患病率以及性生活疼痛情况等。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p H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研究组p H值为(4.40±0.66),对照组p H值为(5.69±0.70),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研究组滴虫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炎、外阴假丝酵母菌病患病率分别为3.33%、0.00%、3.33%,对照组分别为5.00%、16.67%、6.67%。两组细菌性阴道炎患病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研究组Ⅰ度、Ⅱ度、Ⅲ度、Ⅳ度性生活疼痛发生率分别为63.33%、18.33%、16.67%、6.67%,对照组分别为36.67%、31.67%、20.00%、11.67%。两组I度性生活疼痛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产后应用乳杆菌活菌胶囊纳阴能够显著降低阴道内p H值,改善阴道微环境降低细菌性阴道炎的发生。另外,其还能够有效减少产后性生活的疼痛。  相似文献   
45.
胆管反应是指在肝祖细胞介导的肝脏修复过程中形成的局部细胞复合体.这种复合体包括有激活的肝祖细胞、中间型肝胆细胞和反应胆管细胞.胆管反应对肝癌发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胆管反应中的肝干/祖细胞的恶性转化和迁移性是肝癌浸润和转移的基础,同时胆管反应又为肝癌的发生发展提供基质微环境.本文就胆管反应的分类、细胞多样性以及胆管反应在肝炎和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研究胆管反应对阐明肝癌的发病机制,探索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46.
目的 研究E-cadherin在白血病细胞膜表面的表达并确定与其下游信号分子β-catenin细胞膜定位的关系.方法 通过免疫荧光标记、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46例白血病患者和17名正常人骨髓细胞膜表面E-cadherin的表达,并分析其与β-catenin在细胞内分布的相关性.结果 白血病患者E-cadherin表达水平(中位平均荧光强度16.78)显著低于正常人(26.03);进一步随机选取14份标本测定细胞膜表面E-cadherin的表达及β-catenin的细胞膜分布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结果显示E-cadherin的表达与β-catenin的细胞膜分布明显相关(r=0.74,P=0.002);5-氮杂脱氧胞苷(5-Aza-CdR)诱导白血病细胞中E-cadherin表达后,β-catenin在细胞膜的分布增加,而细胞核内的β-catenin定位减少,初步证实E-cadherin表达后可募集β-catenin到细胞膜.结论 白血病细胞中E-cadherin表达降低或缺失可引起β'-catenin从细胞膜释放并进入细胞核,最终可能会引起β-catenin靶基因的转录.  相似文献   
47.
目的:了解原发性肝癌患者肿瘤浸润T淋巴细胞中CD4+及CD8+的表达特点。方法:收集3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均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背景)的癌组织(乙肝肝癌组)和癌旁组织(乙肝癌旁组)以及30例因良性病变而行肝切除的患者的新鲜肝组织(对照组),分离组织浸润淋巴细胞,用抗CD3、CD4和CD8单克隆抗体同时荧光染色,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表面标志的表达情况。结果:1)乙肝肝癌组、乙肝癌旁组及对照组CD3+CD4+T细胞占浸润淋巴细胞的比例分别为(22.31±3.68)%、(10.69±2.47)%及(4.21±4.26)%。乙肝肝癌组显著高于乙肝癌旁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01),乙肝癌旁组高于对照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9)。2)乙肝肝癌组、乙肝癌旁组及对照组CD3+CD8+T细胞占浸润淋巴细胞的比例分别为(26.10±5.82)%、(21.82±2.70)%及(41.31±14.01)%,乙肝肝癌组及乙肝癌旁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P=0.004),而乙肝肝癌组与乙肝癌旁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51)。3)乙肝肝癌组组织浸润淋巴细胞中CD3+CD4+T细胞与CD3+CD8+T细胞的比值为0.91±0.30,显著高于乙肝癌旁组(0.47±0.11,P=0.003)及对照组(0.11±0.13,P=0.000),CD3+CD4+与CD3+CD8+T细胞的比值出现失衡。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中T细胞亚群失调,表现为CD3+CD4+T细胞所占比例升高,CD3+CD8+T细胞所占的比例下降,CD3+CD4+/CD3+CD8+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川芎唪对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骨髓微环境的可能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免疫介导的再障小鼠模型,胃饲川芎嗪注射液4mg/次,1天2次,第10天用氧分压传感针测定活体尺骨骨髓氧分压(PbO2 ),再观察其骨髓切片组织学,体外成纤维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F),培养基质细胞层的粘附能力.结果:川芎唪治疗组尺骨中段PhO210.32±1.27KPa较正常组(12.35±1.05Kpa)低,P<0.01;而显著高于对照的再障组(4.32±2.86KPa)P<0.001.再障组骨髓微血甲扩张、断裂、淤血,造血组织容量百分率24.9±9.6%.川芎嗪组微血管较清楚、完整、无断裂及淤血,造血组织容量百分率为52.8±15.6%.再障胡CFU-F12.5±7.3明显低于川芎嗪组(31.5±10.6),p<0.01.川芎嗪组体外培养基质细胞层粘附正常小鼠骨髓有核细胞的能力为72.7±7.8%,与正常组(73.4±3.4%)无差异,明显高于再障组(56.2±9.8%),P<0.01.结论:川芎嗪能促进再障小鼠骨髓微血管的修复,增加微环境供氧,促进基质细胞生长及其粘附功能.川芎嗪通过改善骨髓微环境而使骨髓造血细胞增生.  相似文献   
49.
目的:脑组织中不同部位的的神经元因功能不同具有特定的细胞形态,移植的神经干细胞能不能在相应部位分化成其相应的神经元还不明确.实验拟观察人胎脑神经干细胞植入年幼大鼠脑后的成神经元分化的作用,探讨神经干细胞替代治疗小儿脑病的可行性.方法:实验于2007-04/07在海军总医院细胞实验室内完成.①实验材料:16周孕龄的人胎脑组织由海军医院妇产科提供,实验经孕妇及家属知情同意,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14只出生后10d的同窝年幼SD大鼠,雌雄不分,由北京大学医学部实验动物中心提供,为二级清洁动物,实验过程中对动物处置符合动物伦理学标准.②实验方法:自孕16周的人胎脑组织分离培养神经干细胞球,在脑脊液中培养诱导分化实验以证明其分化潜能.将培养14 d的神经干细胞球移植于10 d龄大鼠侧脑室内,于移植后第4,7,14天行人神经丝特异性标志的免疫荧光分析,显示神经元的分布和细胞形态.结果:①培养获得典犁神经干细胞球,呈漂浮生长,在小儿脑脊液中能分化为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②采用抗人神经丝混合单抗检测移植物的成神经元分化,移植后第4天,观察到阳性反应细胞在颗粒层表现为颗粒性细胞,锥体细胞层则出现长突起的锥体细胞,还有连接神经元样中间神经元,小脑内有单层排列的浦肯野细胞.对比各时间点的观察结果,阳性细胞分布位置未变,随着移植后天数的后延,阳性细胞数量呈减少趋势,但锥体细胞的突起明显加长.结论:体外培养获得的人神经干细胞经脑室途径移植于年幼大鼠,在脑内发生迁移,并分化成形态上与其所在位置的宿主细胞一致的神经元.提示宿主脑组织微环境在引导移植物分化成神经元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该结果对细胞替代治疗小儿脑病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0.
目的 探讨低氧微环境对脑胶质瘤干细胞(GSCs)凋亡及增殖的影响.方法 原代培养脑胶质瘤干细胞,特殊培养基筛选;将GSCs分常氧组(21%02)和低氧组(3%02),给予不同的氧浓度,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荧光显微镜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结果 倒置显微镜下可见低氧组细胞较常氧组生长更好;荧光显微镜下2组细胞的胞核形态完好,无凋亡像;流式细胞仪检测,与常氧组相比,低氧组细胞凋亡率无差异(P>0.05);MTT示:于72 h、96 h及120 h时低氧组较常氧组明显增殖(P<0.05).结论 适度低氧不会诱导脑胶质瘤干细胞凋亡;适度低氧微环境对胶质瘤干细胞有促增殖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