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4篇
基础医学   25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48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47篇
中国医学   13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8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研究通脉醒脑滴丸抗血栓和改善微循环的作用。方法:玻璃毛细管法测定小鼠凝血时间;角叉菜胶复制小鼠尾血栓模型,观察小鼠尾血栓形成情况;尾静脉注射高分子右旋糖酐复制小鼠软脑膜微循环障碍模型,观察小鼠毛细血管收缩率和血液流态变化情况。结果:295.40、147.70、73.85mg/kg剂量下,通脉醒脑滴丸具有抗凝血作用,可对抗由高分子右旋糖酐引起的小鼠软脑膜微循环障碍(P<0.05);复制模型24、48、72h后在295.40mg/kg剂量下,通脉醒脑滴丸能显著抑制体内血栓的形成(P<0.05)。结论:通脉脑醒滴丸具有抗血栓与改善微循环作用。  相似文献   
42.
鼻窦内镜手术(ESS)是近年来鼻科学领域中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诊治的一大革命,是一种创伤小、痛苦少的新手术方法。鼻内镜手术具有术野清晰、手术彻底,安全、创伤小、痛苦少,手术并发症少、治愈率高等优点。本院长期开展鼻内镜手术,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3.
目的观察莫西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对照试验,试验组38例给予莫西沙星0.4g静脉滴注,每天1次;对照组给予头孢曲松2.0g静脉滴注,每天1次,疗程均为7~14d。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在,临床疗效、细菌清除率、安全性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西沙星治疗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疗效确切可靠。  相似文献   
44.
目的:了解国内蛋白质组学在传统中医药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分析蛋白质组学在传统中医药研究中的发展趋势和研究热点。方法:基于中国知网(CNKI)、维普数据库和万方医药卫生数据库,收集2007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与主题相关研究型文献,运用Note Express v3.2.0.6915和Excel 2013等软件以及各数据库自带分析功能从发表时间、期刊分布、研究机构、研究人员、文献被引量、基金资助情况和高频关键词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索到1350篇有效文献。蛋白质组学近10年在传统中医药研究领域的年均发文量135篇,基本形成核心作者群体,发文量前3位的研究机构为浙江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对22个高频关键词分析发现,蛋白质组学技术在中医证型证候上研究较多,在中药及中药复方研究中以药效作用机制研究为主,通常以双向电泳-质谱联合为蛋白质组学常用技术分析方法,在治疗疾病方面,以心脑血管疾病上应用最多。结论:在国家大力支持下,蛋白质组学技术已成为中国传统医药研究领域热门技术,并逐步走向成熟,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传统医药现代化和世界化发展,但在少数民族医药领域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应加强该技术在民族医药领域的研究,以促进中国传统医药的全面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5.
狗皮膏大鼠长期毒性试验的体内血液铅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铅方法,测定狗皮膏长期毒性试验的大鼠血铅浓度动态变化规律,为狗皮膏的安全性用药提供参考。方法:连续外用给予大鼠高、中、低剂量(7,3.5,1.75 g.kg-1)狗皮膏90 d,于给药前、给药后10,30,45,52,60,90 d及停药后16,28 d取血,采用微波消解仪消解血液样品,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量血铅含量。结果:经方法学考察本次试验的标准曲线回归方程A=0.004 9X+0.017,r=0.999 5,检测限为0.380μg.L-1,精密度检查RSD 1.4%,混合血样中血铅值175.77μg.L-1,RSD 6.0%。大鼠给予狗皮膏后,血铅浓度逐渐升高,给药中、低剂量30 d后及高剂量10 d后血铅浓度达到稳定,给药量与血铅浓度具有剂量依赖性,停药后血铅浓度降低。结论:本方法测定准确可靠,适合于血铅的测定,狗皮膏长期大剂量外用可引起血铅升高。  相似文献   
46.
目的研究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对大黄游离蒽醌吸收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选取11只健康Beagle犬随机分为正常组(6只)及SAP组(5只)。制备SAP动物模型,两组经手术建立门静脉取血通道,给予大黄游离蒽醌(20mg/kg)灌胃,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法测定门静脉与股动脉血液血浆中5种大黄游离蒽醌(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及大黄素甲醚)浓度,应用MATLAB2007B软件计算吸收动力学参数,使用统计矩法获取药物吸收半衰期(t1/2ka)、吸收达峰时间(Tmax)、峰浓度(Cmax)、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及药物在肠血管隔室的平均滞留时间(mean residence time,MRT),计算相应药物从胃肠道转运进入血液的转运速率(ka)。结果两组门静脉、股动脉药物吸收成分种类相同。多数动物门静脉各时间点均检测到芦荟大黄素,均在定量范围之内;每只动物门静脉各时间点均检测到大黄酸,个别时间点低于定量限;部分动物门静脉各时间点检测到大黄素与大黄酚,多数高于定量限;仅在少数动物门静脉个别时间点检测到大黄素甲醚。两组股动脉多数时间点检测到大黄酸,但部分时间点大黄酸血药浓度结果低于定量限,仅少数时间点检测到较低浓度芦荟大黄素、大黄素与大黄酚,未检测到大黄素甲醚。SAP组45min股动脉大黄酸血药浓度及门静脉大黄酚Cmax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大黄酸AUC在正常组及SAP组动物分别占总游离蒽醌的59.32%和66.07%。结论 SAP对大黄游离蒽醌的吸收动力学参数无明显影响,肠道与肝脏可能对大黄游离蒽醌存在明显代谢或转化作用。  相似文献   
47.
目的:研究大黄、黄芩单用及配伍后水煎液中大黄酸和黄芩苷在内毒素血症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差异。方法:采用尾静脉注射内毒素(LPS)5 mg/kg制备大鼠内毒素血症模型,单次灌胃大黄水煎液(1.54 g/kg)、黄芩水煎液(0.77 g/kg)及大黄-黄芩水煎液(2.31 g/kg)后不同时间点采血,分离血清,高效液相色谱-荧光(HPLC-FLD)法测定大黄酸血药浓度,高相液相色谱-质谱(HPLC-MS)法测定黄芩苷血药浓度,以Kinetica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黄芩苷在单味药及药对中,吸收均呈现明显双峰现象。与单味药给药组比较,大黄-黄芩配伍应用后,药对中大黄酸、黄芩苷Cmax、AUC均有增加,T1/2和MRT均有所延长。结论:大黄-黄芩配伍后大黄酸与黄芩苷消除减缓,生物利用度均有所增加;配伍可能通过提高有效成分的体内含量及延长其作用时间而达到协同增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48.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examined the effect of oxygen glucose deprivation(OGD) post-conditioning(PostC) on neural cell apoptosis in OGD-PostC model and the protective effect on primary cortical neurons against OGD injury in vitro. Four-h OGD was induced by OGD by using a specialized and humidified chamber. To initiate OGD, culture medium was replaced with de-oxygenated and glucose-free extracellular solution-Locke's medium. After OGD treatment for 4 h, cells were then allowed to recover for 6 h or 20 h. Then lactate dehydrogenase(LDH) release assay, Western blotting and flow cytometry were used to detect cell death, protein levels and apoptotic cells, respectively. For the PostC treatment, three cycles of 15-min OGD, followed by 15 min normal cultivation, were applied immediately after injurious 4-h OGD. Cells were then allowed to recover for 6 h or 20 h, and cell death was assessed by LDH release assay. Apoptotic cells were flow cytometrically evaluated after 4-h OGD, followed by re-oxygenation for 20 h(O4/R20). In addition, Western blotting was used to examine the expression of heat-shock protein 70(HSP70), Bcl-2 and Bax. The ratio of Bcl-2 expression was(0.44±0.08)% and(0.76±0.10)%, and that of Bax expression was(0.51±0.05)% and(0.39±0.04)%, and that of HSP70 was(0.42±0.031)% and(0.72±0.045)% respectively in OGD group and PostC group. After O4/R6, the rate of neuron death in PostC group and OGD groups was(28.96±3.03)% and(37.02±4.47)%, respectively. Therefore, the PostC treatment could up-regulate the expression of HSP70 and Bcl-2, but down-regulate Bax expression. As compared with OGD group, OGD-induced neuron death and apoptosis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PostC group(P0.05).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PostC inhibited OGD-induced neuron death. This neuro-protective effect is likely achieved by anti-apoptotic mechanisms and is associated with over-expression of HSP70.  相似文献   
49.
目的:观察巴马汀对脂多糖(LPS)诱导的RAW264.7小鼠巨噬细胞一氧化氮(NO)的分泌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的作用。方法:采用LPS诱导RAW264.7巨噬细胞建立细胞炎症反应模型,加入不同浓度的巴马汀,采用Griess法测定NO的分泌量;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iNOS蛋白的表达。结果:巴马汀能明显抑制LPS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NO的分泌,以及iNOS蛋白的表达,并呈现出浓度依赖性。结论:巴马汀可通过抑制LPS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NO的分泌及iNOS的表达,从而发挥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50.
目的了解医护人员面对死亡事件时的情绪反应与现有应对措施,了解其对死亡教育课程的接受程度以及希望在死亡教育课程中获得的知识和信息。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13名急诊科医护人员进行深度访谈,了解其对死亡教育的认知;并利用咨询表调查其对死亡教育课程内容需求程度。结果共提练3个主题:死亡教育知识缺乏,对死亡事件的应对能力欠缺,死亡教育的开展与推广需要一个过程;医护人员对死亡教育课程内容8个方面的需求得分3.31~4.46,变异系数0.17~0.20。结论医护人员的死亡相关知识及能力亟待提高,对死亡教育培训需求较高且需求内容较集中。应对医护人员开展死亡教育培训,死亡教育课程目标与内容要突出在临床情境下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