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3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1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6篇
临床医学   65篇
内科学   76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43篇
外科学   52篇
综合类   183篇
预防医学   7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53篇
  1篇
中国医学   64篇
肿瘤学   2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探讨术前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对胃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间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收治的52例胃癌患者进行磁共振DWI检查.对应术中标记的淋巴结,分别测量淋巴结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及短径,并与术后病理结果相对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ADC值及短径对胃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结果DWI检测到转移性淋巴结180枚,非转移性淋巴结57枚,均为高信号。DWI上转移性淋巴结ADC值明显低于非转移性淋巴结[(1.059±0.196)×10^-3mm2/s比(1.402±0.285)×10^-3mm2/s,P=0.000];以1.189×10^-3mm2/s作为ADC值评估转移性淋巴结的最佳阈值,其敏感度、特异度和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78.9%、72.8%和0.840,其对术前N分期诊断的总体准确率为75.0%(39/52)。DWI上转移性淋巴结短径明显长于非转移性淋巴结[(8.08±3.99)mm比(6.75±2.70)mm,P=0.005];以5.05mm作为淋巴结短径评估转移性淋巴结的最佳阈值时,其敏感度、特异度和AUC分别为88.3%、29.8%和0.602,其对术前N分期诊断的总体准确率为67.3%(35/52)。结论磁共振DWI对胃癌淋巴结转移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以ADC值及淋巴结短径作为诊断标准可用于术前N分期的诊断。  相似文献   
42.
目的观察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大剂量火箭液体推进剂偏二甲基肼(UDMH)和四氧化二氮(N2O4)吸入性急性肺损伤(ALI)的保护性作用.方法42只大鼠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毒物暴露组(暴露组)和毒物暴露+NAC治疗组(NAC干预组).制模动物在静式染毒柜中染毒,UDMH和N2O4质量浓度分别为0.98 mg/L和0.19 mg/L,均染毒10 min.NAC干预组染毒后立即经尾静脉注射NAC150 mg/kg,3 h后再次补充50 mg/kg NAC腹腔注射;另两组均以等量生理盐水代替.各组动物均于实验后6 h测定肺组织湿/干质量比(W/D)、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蛋白含量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肺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血浆丙二醛(MDA),并观察动物一般情况及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暴露组大鼠肺W/D、BALF中蛋白和LDH以及血浆MDA等均明显增加,而肺组织SOD、GSH-Px活性则明显降低;NAC干预组上述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暴露组大鼠有明显憋喘症状,病理学表现为明显的肺泡内渗出和肺间质水肿;而NAC干预组上述改变明显减轻.肺W/D与肺组织SOD和GSH-Px活性均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662和-0.707(P均<0.01).结论NAC对大剂量UDMH和N2O4吸入性ALI有保护性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和防治脂质过氧化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43.
目的:观察柏硝祛毒洗剂对肛裂术后疼痛、水肿、出血、伤口愈合指标的影响,证实其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0例肛裂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应用柏硝祛毒洗剂)和对照组60例(应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2组均熏洗20 min/次,2次/d,疗程为9 d,分别对2组术后3、6、9 d的疼痛、水肿、出血、伤口愈合指标进行观察和检测。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3.33%,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2组术后第3、6、9日疼痛、水肿、出血、伤口愈合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组间比较,术后第3、6、9 d治疗组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或P0.01)。结论:柏硝祛毒洗剂用于肛裂术后,可明显减轻疼痛、水肿、出血症状,促进伤口愈合。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术(RFA)联合小剂量卡培他滨治疗老年大肠癌术后肝转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46例老年确诊为大肠癌术后肝转移患者,其中25例接受射频消融术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联合治疗组),21例仅接受单药卡培他滨化疗(单纯化疗组),每日给药剂量为1 500 mg/m2,分2次口服,连用2周,3周为一周期。分别按照实体瘤的疗效评价标准(RECIST1.1)和三期增强CT评价化疗和RFA近期疗效,随访患者的远期生存情况并记录RFA并发症及化疗不良反应。结果联合治疗组获得完全缓解(CR)13例,部分缓解(PR)5例,稳定(SD)4例,进展(PD)3例,有效率(RR)和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72.0%和88.0%;单纯化疗组获得CR 0例,PR 6例,SD 7例,PD 8例,RR和DCR分别为28.5%和61.9%。联合治疗组的RR和DCR均高于单纯化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8.627、4.272,P=0.003、0.038);肝内1个病灶的RFA疗效优于2~5个,直径≤3 cm病灶的RFA疗效优于3~6 cm(P0.05)。联合治疗组的1、2、3年生存率依次为72.0%(18/25)、52.0%(13/25)和21.4%(7/25),均高于单纯化疗组的47.6%(10/21)、19.0%(4/21)和4.7%(1/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FA主要并发症为发热和局部疼痛,两组化疗不良反应相似,以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为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RFA联合小剂量卡培他滨治疗老年大肠癌术后肝转移疗效确切,可有效控制肿瘤,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45.
目的 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及射频消融术联合调强放疗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疗效,并分析相关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63例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癌栓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先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1~3次,然后射频消融治疗肝内原发灶,最后采用调强放疗针对门静脉癌栓行外照射治疗.放疗结束后6~8周观察癌栓及肝内肿瘤的近期疗效,随访1、2、3年生存率观察远期疗效,对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近期疗效中门静脉癌栓完全缓解9例(15.0%),部分缓解36例(60.0%),稳定10例(16.7%),进展5例(8.3%),癌栓有效率为75.0%;肝脏原发肿瘤完全缓解19例(31.7%),部分缓解30例(50.0%),稳定6例(10.0%),进展5例(8.3%),肝内肿瘤有效率为81.6%.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3.3%、45.0%、27.0%.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x2=53.046,P=0.000)、肝炎病史(x2=6.472,P=0.030)、肿瘤大小(x2=7.293,P=0.026)、肿瘤数目(x2=24.382,P=0.000)、癌栓类型(x2=28.085,P=0.000)、肝功能Child-Pugh分级(x2=6.184,P=0.040)是影响患者远期疗效的危险因素.结论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肝内原发肿瘤,调强放疗治疗门静脉癌栓疗效较好,不良反应低,肿瘤反应率高;ECOG评分、肝炎病史、肿瘤大小及数目、癌栓类型、肝功能分级是影响其长期疗效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6.
目的:以神经生理学的交互抑制理论为指导,探讨纠正脑卒中下肢呈非典型运动模式的方法。方法:从当地医院住院1个月的348例脑卒中患者中,共选出下肢呈非典型伸肌运动优势模式和屈肌运动优势模式43例(约12.36%)。随机分成实验组24例和对照组19例。两组均采用常规的ROM训练、ADL训练等方法进行,但实验组增加了交互抑制理论指导的训练,然后比较康复治疗前后的效果。结果:两组的Fugl-Meyer下肢功能积分、Carr-Shepherd平衡评分和Barthel指数均提高(P<0.01),并且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以躯干为主导的矫正异常运动模式的方法,能明显改善脑卒中下肢屈曲模式及非典型伸肌模式,有利于提高肢体随意运动、平衡能力及步行模式。  相似文献   
47.
目的观察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手术效果。方法切开复位后按左右侧选择不同锁骨钩钢板内固定及韧带修补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35例。结果35例均获随访,时间6~24个月。结论切开复位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48.
目的对比分析我国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成人单发跖骨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回顾性比较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国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63所医院诊治的成人单发跖骨骨折患者资料,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及骨折分型等。将东部地区35所医院的患者资料定义为A组,西部地区28所医院的患者资料定义为B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骨折分型和骨折部位。结果A组4779例,B组1708例,A组成人单发跖骨骨折占同期成人足部骨折的21.28%(4779/22455),低于B组的26.88%(1708/6354);A组成人单发跖骨骨折占同期成人全身骨折的2.48%(4779/192991),高于B组的2.10%(1708/81143),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男女比分别为1.21:1和1.4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768,P=0.001)。A组患者中位数年龄(43岁)大于B组(40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275,P〈0.001)。A组21~30岁(19.02%)、31~40岁(18.62%)年龄段患者跖骨骨折构成比低于B组(22.66%、21.60%),51—60岁(21.09%)年龄段患者跖骨骨折构成比高于B组(14.64%);A组患者87.A型(40.18%)、87-C型(5.52%)骨折构成比低于B组(44.38%、8.20%),而87-B型(54.30%)骨折构成比高于B组(47.42%),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跖骨骨折部位分布构成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东、西部地区均以第5跖骨的发病率最高,跖骨近端骨折构成比最高,西部地区单发跖骨骨折的构成比、男性骨折的构成比均高于东部地区。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食管癌根治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81例行根治性手术的食管癌病人的临床资料。选择性别、年龄、ASA评分、既往高血压、糖尿病史、手术情况、术前及术后实验室检查结果等对食管癌术后吻合口漏发生可能有影响的非重复特征性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主要危险因素。结果行食管癌根治术病人381例中,发生吻合口漏37例。单因素分析表明,肿瘤部位、手术方式、吻合部位、吸烟史、中重度阻塞性肺疾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第二天CRP水平为其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吻合部位、吸烟史、术中出血量及术后第二天CRP水平是吻合口漏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颈部吻合、吸烟史及术中出血流量是吻合口漏发生的重要因素,术后第二天CRP水平在早期诊断吻合口漏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0.
目的了解徐州市泉山区学龄儿童甲状腺B超异常与当前碘营养状况的关系,为防治及科学补碘工作提供数据支持。方法整群随机抽样抽取200名8~10岁的学龄儿童,进行甲状腺B超检查,并采集尿样,检测尿碘含量。结果 200名儿童甲状腺B超异常率为17.5%,不同性别、年龄异常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尿碘中位数为205μg/L,不同性别、年龄尿碘中位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甲状腺B超异常与正常学生的尿碘中位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泉山区学龄儿童的碘营养在超适宜范围,但与甲状腺B超异常无相关关系,已不是泉山区学龄儿童甲状腺B超异常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