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1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66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12篇
皮肤病学   4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76篇
预防医学   31篇
药学   193篇
中国医学   476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31.
毋启桐  王金金  杨安南  周宁  赵强  李凯  张振凌 《中草药》2021,52(21):6493-6500
目的 探讨盐炙对补骨脂丸中代表性成分煎出的影响,以及成分与止泻药效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HPLC-MS法测定补骨脂丸及3种补骨脂丸模拟品水煎液中13种代表性成分的含量差异,并结合不同给药组对脾肾阳虚泄泻模型大鼠的胃肠激素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相关指标的影响,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代表性成分与止泻药效进行相关性分析,寻找药效贡献较大成分。结果 与3种模拟品(模拟I~III号)相比,补骨脂丸水煎液中黄酮类成分如芦丁、异补骨脂二氢黄酮、新补骨脂异黄酮、补骨脂二氢黄酮、补骨脂宁、异补骨脂查耳酮及补骨脂二氢黄酮甲醚的含量较高,挥发油类成分如茴香醛、反式茴香脑及补骨脂酚的含量较低;与模拟II、III号相比,香豆素类成分如补骨脂素及异补骨脂素的含量较低。不同成分对止泻药效的贡献具有差异,黄酮类和挥发油类成分与止泻药效的关联度较高,香豆素类成分(如补骨脂素与异补骨脂素)与止泻药效的关联度较低。结论 补骨脂、小茴香盐炙后组成补骨脂丸,能促进黄酮类成分煎出,抑制挥发油类、香豆素类成分煎出,这可能是盐炙增强其止泻作用的关键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32.
目的 探索补骨脂宁治疗肺癌的潜在分子机制。方法 利用不同浓度的补骨脂宁干预A549细胞,采用噻唑蓝(MTT)法、高通量测序技术、趋势分析、基因本体(GO)功能注释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的方法分别检测A549细胞的增殖能力,筛选补骨脂宁抑制A549细胞增殖的关键基因以及关键通路,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对测序的结果进行验证,探讨补骨脂宁治疗肺癌的潜在机制。结果 补骨脂宁可明显抑制A549细胞的增殖,并调节细胞内4 364个基因的表达。通过趋势分析发现这些差异基因分别聚类在20个基因表达模式中,其中前4个基因表达模式具有统计学意义,且均为显著下调趋势,说明补骨脂宁主要通过抑制某些基因的表达,发挥抗增殖的作用;通过组间差异基因的比较,笔者发现随着补骨脂宁浓度的增加,下调基因也随之增加,细胞增殖趋势越加减弱,与趋势分析结果一致,因此,笔者着重分析高浓度补骨脂宁干预组的278个差异基因,GO分子功能结果显示,补骨脂宁主要改变细胞和代谢的过程,KEGG通路富集结果显示,补骨脂宁主要通过影响类固醇生物合成、脂肪酸代谢、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酮体的合成与降解和类固醇激素的合成等通路发挥作用,因此选取显著富集于脂质代谢通路并且P<0.01的差异表达基因LSS,硬脂酰基辅酶A脱氢酶(SCD),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合酶基因(HMGCS1),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ANGPTL4)进行验证,Real-time PCR显示补骨脂宁可以抑制LSS,SCD,HMGCS1的mRNA表达,升高ANGPTL4的mRNA表达,与测序结果基本一致。结论 补骨脂宁主要通过靶向脂质代谢途径相关的代谢因子,抑制A549细胞增殖,从而达到治疗肺癌的作用。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补骨脂二氢黄酮甲醚对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rotein,Aβ)诱导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采用Aβ(1.5×10-4mol·L-1)诱导的PC12细胞作为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细胞模型,并以补骨脂二氢黄酮甲醚(1×10-6mol·L-1)、雌二醇(1×10-5mol·L-1)进行干预。实验设置空白组、Aβ组、补骨脂二氢黄酮甲醚组、雌二醇组。采用四甲基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试剂盒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Aβ组的细胞存活率、线粒体膜电位及SOD、GSH-PX活性明显降低(P<0.01),细胞凋亡率、MDA含量以及IL-1β、IL-6、TNF-a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Aβ组相比,补骨脂二氢黄酮甲醚组的细胞存活率、线粒体膜电位及SOD、GSH-PX活性明显升高(P<0.01),细胞凋亡率、MDA含量以及IL-1β、IL-6、TNF-α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补骨脂二氢黄酮甲醚对Aβ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可能与提高其抗氧化酶活性及线粒体膜电位,减少炎症因子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34.
目的::比较补骨脂-肉豆蔻不同溶剂提取物对肠易激综合征( IBS)内脏高敏感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新生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6组,各8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采用母子分离结合乙酸灌肠法复制内脏高敏感大鼠模型,于造模第6周起,给药组分别给予补骨脂-肉豆蔻醇水双提物、醇提物、水提物和匹维溴铵灌胃,1次/天,连续2周。观察各组大鼠结肠组织病理学变化及大鼠内脏高敏感性相关指标,并采用免疫荧光检测大鼠结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 CRF)和CRF1型受体蛋白表达。结果:补骨脂-肉豆蔻醇水双提物、醇提物、水提物均能够升高内脏高敏感性大鼠腹部回缩反射阈值( P<0.05~P<0.01),降低结肠CRF、CRF1型受体表达。结论:补骨脂-肉豆蔻不同溶剂提取物对内脏高敏感性大鼠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以补骨脂-肉豆蔻醇提物疗效最佳。  相似文献   
35.
补骨脂为传统补肾益阳中药,主要含有香豆素、黄酮及单萜酚类成分,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具有雌激素样作用及抗衰老、抗炎等作用,研究其活性成分在体内的时-量关系能够更详细地阐明其作用过程和规律,有利于更清晰地认识补骨脂有效成分的作用机制,并依此设计用药剂量。从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四个方面就补骨脂中活性成分的药代动力学进展进行综述,旨在说明机体对该药的处置规律并展望补骨脂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6.
补骨脂异黄酮为中药补骨脂中的黄酮类成分,具有抗菌、抗炎、抗癌、抗骨质疏松等多种药理作用。该文研究了新补骨脂异黄酮在Caco-2细胞模型中的吸收机制。采用Thermo Syncronis C18柱,流动相为甲醇-0.1%甲酸水溶液(90∶10),流速0.2 m L·min~(-1),电喷雾电离正离子模式(ESI+),以柳胺酚为内标物质建立新补骨脂异黄酮在Caco-2细胞孵育液中浓度的检测方法,考察时间、浓度、P-gp蛋白抑制剂维拉帕米、MRP-2蛋白抑制剂MK-571和BCRP蛋白抑制剂Ko143对新补骨脂异黄酮吸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新补骨脂异黄酮在10~2 000μg·L~(-1)具有良好的线性,且专属性、基质效应、提取回收率、精密度、准确度和稳定性均符合测定要求。新补骨脂异黄酮在Caco-2细胞模型中的转运与时间和浓度呈正相关。15,30,50μmol·~(L-1)的新补骨脂异黄酮ER分别为1.64,1.94,0.99。与对照组相比,盐酸维拉帕米,MK-571,Ko143均可促进新补骨脂异黄酮的转运,其中盐酸维拉帕米和Ko143的作用较为显著。新补骨脂异黄酮在Caco-2细胞模型中的吸收以主动转运为主,同时存在被动转运,可能存在肠道转运蛋白的外排机制。  相似文献   
37.
胡彩霞  张国强  冯佳  田菲  江绍乾 《中医学报》2016,(11):1799-1802
目的:探讨补骨脂汤联合中波高能紫外线照射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白癜风患者11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57例予以西医常规治疗,研究组57例予以补骨脂汤联合中波高能紫外线照射治疗,测量并记录两组患者炎症因子、T细胞亚群及NK细胞状况,补体及免疫球蛋白水平,同时对比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7.19%,研究组有效率91.2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降低,血清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血清抗黑素细胞抗体及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水平升高,治疗后CD3+、CD4+及CD4+/CD8+水平升高,治疗后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 G)、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 A)及补体3(complement-3,C3)、补体4(complement-4,C4)水平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骨脂汤联合中波高能紫外线照射治疗可以提高白癜风患者的疗效及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38.
采用UPLC-MS/MS多反应监测(MRM)定量分析,以氯霉素为内标物在正离子模式下建立血浆中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补骨脂酚及氢二异丁香酚药物浓度的测定方法,研究口服补骨脂-肉豆蔻药对配伍前后主要成分的药代动力学过程。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A组、B组、C组)并分别灌胃补骨脂提取液、补骨脂-肉豆蔻药对提取液、肉豆蔻提取液,于不同时间点采集血浆样品。血浆样品中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补骨脂酚和去氢二异丁香酚分别在0.098 125~39.25,0.084 375~33.75,0.046 875~18.75,0.11~2.2 mg·L~(-1)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稳定性的试验结果表明,该类成分的血药浓度测定方法稳定可靠。采用DAS 2.0计算所得药代动力学参数在配伍前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结果表明补骨脂和肉豆蔻配伍能影响主要成分在体内的药动学过程,使分布更广泛,代谢消除更快。  相似文献   
39.
探讨补骨脂对幼龄小鼠脂肪肝(NAFLD)的防治作用及机制。该实验采用高脂饮食建立幼龄小鼠NAFLD模型,给予补骨脂颗粒剂(低、高剂量)治疗5周后,检测血糖、血脂(TC,TG,LDL-C,HDL-C)、空腹胰岛素、肝功能(ALT,AST)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观察肝组织形态学改变,检测肝脏甘油三酯(TG)含量、CD44蛋白表达,同时检测肝组织核因子κB(NF-κB)p65磷酸化(p-p65)及非磷酸化蛋白(p65)表达及其下游细胞因子(TNF-α,IL-8)水平。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补骨脂组HOMA-IR,ALT,AST,空腹血糖,血脂(TC,TG,LDL-C),肝脏TG含量降低(P0.01,P0.05),HDL-C水平升高(P0.01,P0.05),肝细胞脂肪变性减轻,汇管区纤维组织增生及炎细胞浸润改善,肝脏CD44蛋白表达减少,肝组织TNF-α,IL-8水平、p-p65/p65明显下降(P0.01)。高剂量组疗效优于低剂量组(P0.01,P0.05)。结果表明补骨脂对幼龄小鼠脂肪肝具有防治作用,还可调节其糖脂代谢紊乱、改善肝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下调NF-κB的活性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40.
高家荣  徐双枝  韩燕全  魏良兵  宋俊梅 《中草药》2017,48(12):2401-2406
目的建立补骨脂-肉豆蔻药对含药血清指纹图谱并分析补骨脂-肉豆蔻药对的入血成分。方法对20只SD大鼠分别ig 10个不同批次的补骨脂-肉豆蔻药对提取物,采用UPLC法比较体外供试品、含药血清和空白血清指纹图谱,分析其入血成分。结果测定给药后入血成分并建立UPLC指纹图谱,标出13个共有峰(相似度均在0.90以上),其中10个峰来源于体外供试品中原型成分,3个峰为代谢产物。结论首次采用血清药物化学方法,建立了补骨脂-肉豆蔻药对血清指纹图谱,反映补骨脂-肉豆蔻药对口服给药吸收入血情况,为其体内药效物质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