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34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105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58篇
妇产科学   15篇
基础医学   187篇
临床医学   463篇
内科学   224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409篇
特种医学   18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20篇
综合类   985篇
预防医学   293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431篇
中国医学   330篇
肿瘤学   2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122篇
  2012年   191篇
  2011年   207篇
  2010年   191篇
  2009年   161篇
  2008年   353篇
  2007年   262篇
  2006年   228篇
  2005年   402篇
  2004年   320篇
  2003年   223篇
  2002年   139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以颅脑损伤为代表的神经外科手术,常常为了缓解颅高压而施行去除部分颅骨骨瓣,即去骨瓣减压术。因此造成了术后颅骨缺损,给患者带来躯体和心理上的影响。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颅骨修补术不仅能恢复患者颅腔的完整,起到安全与美观的效果,而且术后患者的脑血流能得  相似文献   
32.
刘越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8):2857-2858
脑梗死是由于脑部供血障碍,导致部分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坏死或软化所致,其起病突然,病死率高、后遗症率高,是当今危害人类健康的四大疾病之一.丹参是我国传统中药,属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其根入药,具有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的功效[1],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常用中药.笔者查通过查阅近年来的大量文献,现将丹参的临床应用及其药理作用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3.
陈子才  梁裕盛 《临床医学》2013,33(2):108-110
纳洛酮自从1960年合成、1971年应用于临床以来,国内外对其基础与临床研究越来越深入,其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几乎囊括所有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早在1985年,中华医学会就将其列为危重症抢救必备之药。现将纳洛酮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4.
小编的话在一档红遍全国的选秀类电视节目中,有一个七岁的新疆小女孩娜娜展示才艺时,在一分钟的时间里原地转了106圈,从而震撼了所有人的眼球,更是差点把旁边的主持人周立波转得头晕,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转圈小达人。好多人羡慕,好多人赞叹,好多人模仿,不过在我来说,更多的却是担忧。从医学的角度来看,我们并不赞同这种原地转圈的做法,可能对于成年人来说,并不会有多大的隐患,但是对于  相似文献   
35.
装备     
首个可以探索毛细血管的显微设备,医生使用现有工具无法进入狭窄的动脉检测患者血管,且检测包括脑组织在内的许多部位也很困难。近日,瑞士科学家设计了一种可以快速便捷地进入毛细血管的显微设备。该工具柔性很强,使用时将设备一端固定,另一端即可随着血流不断深入各类毛细血管,克服了现有硬质材料的局限性。如果联合计算机控制,该设备可快速准确地实现血管内释放、转向和定位。相关研究发表在《自然·通讯》上。  相似文献   
36.
目的 为了改善丹参酮ⅡA(TanⅡA)的溶解性、增加脑组织中的药物浓度,制备TanⅡA聚合物脂质纳米粒(TanⅡAPLNs)并进行体外释放、药动学、脑组织分布研究。方法 建立TanⅡA含量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以纳米制剂的包封率和粒径为指标,优化TanⅡA-PLNs的制备工艺,分别优化TanⅡA与蛋黄磷脂(Egg-PC)的比例、Egg-PC与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的比例、有机相与水相的比例;进行TanⅡA-PLNs的处方验证、稳定性考察、体外释放考察。建立TanⅡA在血浆和脑匀浆中的液-质联用(LC-MS)检测方法。SPF级雄性SD大鼠6只,随机分为2组,给药前12 h禁食,一组ig 25 mg·kg-1的TanⅡA混悬液,另一组尾iv 5 mg·kg-1的TanⅡA-PLNs溶液,于给药后5、15、30、60、120、240、360、480、720 min眼眶取血约0.5 mL,LC-MS法进行药动学检测。取KM小鼠4只,尾iv DiR标记的TanIIA-PLNs,给药30、60、120、240 min后处死解剖,通过荧光成像观察TanIIA-PLNs在组织中的分布情况。取KM小鼠12只,随机分成4组,给药前12 h禁食,尾iv 2.5 mg·kg-1的TanⅡA-PLNs溶液,于给药后30、60、120、240 min处死小鼠,剥离完整大脑组织,称质量,加入2倍超纯水匀浆,LC-MS法检测TanⅡA水平。结果 TanⅡA-PLNs的最优处方为TanⅡA∶Egg-PC为1∶4、Egg-PC∶PLGA为5∶2、有机分散体系∶水分散体系为1∶15。以Egg-PC/PLGA作为脂质纳米粒的膜材,采用纳米粒沉淀法制备的TanⅡA-PLNs的平均粒径为272 nm,Zeta电位为-4.93 mV,包封率为88.2%,载药量为18%。在避光、干燥(室温)的条件下TanIIA-PLNs冻干粉稳定。TanIIA原料药在48 h内释放完全,累积释放率为(93.75±0.75)%,与Korsmeyer-Peppas释放方程拟合程度较好; TanIIAPLNs在400 h左右释放完全,累积释放率为(89.44±2.22)%,与零级释放方程拟合度最好。药动学结果表明,大鼠尾iv TanⅡA-PLNs给药剂量是ig TanⅡA原料药剂量的1/5,TanⅡA-PLNs的AUC0-tt1/2ß是TanⅡA原料药的2.8和1.5倍。组织分布实验结果显示,30 min时肝组织显示荧光; 60 min时脑组织显示出荧光,120 min时脑组织荧光最强,240 min时脑组织荧光变弱。TanⅡA-PLNs给药2 h后,TanⅡA脑匀浆质量浓度为235.5 ng·g-1结论 制备的TanⅡA-PLNs均一稳定,包封率较高,聚合物脂质纳米颗粒的应用提高了TanⅡA的血药浓度,可增加药物在脑部的暴露。  相似文献   
37.
急性脑梗死是神经系统常见病,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严重类型,具有起病急、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的特点。早期溶栓治疗是减少脑组织坏死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我科2009年8月~2011年12月采用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56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溶栓治疗期间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8.
急性双侧旁正中丘脑损害的诊断与MRI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急性双侧旁正中丘脑损害的临床表现、诊断及其MRI特点。方法:对9例急性双侧旁正中丘脑损害患者的临床表现、MRI特征及其病因诊断等资料进行分析:男性4例,女性5例;年龄26~80岁。首发表现为嗜睡2例,呼之不应、少言寡语1例,头晕、视物旋转2例,记忆力减退4例。临床诊断为双侧旁正中丘脑损害时昏迷5例,嗜睡1例,木僵样状态1例,记忆力下降2例。伴发异常眼征的4例,发热及脑膜刺激征1例。9例均在拟诊双侧旁正中丘脑损害时2d内行颅脑MRI检查,包括T1W、T2W与Flair成像,检查距首发中枢神经系统表现时间为3h~15d。结果:基底动脉尖综合征2例,可逆性缺氧性双侧旁正中丘脑损害综合征1例,不典型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1例,单纯性双侧旁正中丘脑梗死3例,韦尼克脑病2例。MRI检查显示;基底动脉尖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双侧旁正中丘脑伴发枕叶、颞叶及小脑半球、中脑损害;韦尼克脑病主要表现为双侧旁正中丘脑伴有尾状核头部、第Ⅳ脑室底、第Ⅲ脑室与中脑导水管周围脑组织对称性损害,其余病例仅表现为双侧旁正中丘脑损害。随访结果显示:2例死亡,1例意识程度严重低下,2例神经系统缺损症候部分好转,另4例分别在治疗2周~1年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颅脑MRI随访显示2例韦尼克脑病和1例可逆性缺氧性双侧旁正中丘脑损害综合征患者旁正中丘脑异常信号为可逆性,其余4例均为不可逆性损害。结论:急性双侧旁正中丘脑损害临床表现复杂,以脑血管疾病与代谢性疾患多见,MRI检查具有较大的辅助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9.
目的:脂肪干细胞来源于成脂细胞,取材容易,已经成为干细胞研究一个新的方向.观察脂肪干细胞移植脑冻伤大鼠的脑组织局部组织学变化以及神经行为学变化.方法:实验于2006-01/2007-08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病学实验室完成.①实验材料:SD大鼠,雌雄不限,体质量300 g左右,由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动物学部提供.实验过程中对动物处置符合动物伦理学标准.②实验方法:体外培养并传代SD大鼠脂肪干细胞,并用BrdU标记.制作大鼠的脑冷冻伤模型,实验组在冷冻伤动物脑内移植脂肪干细胞,对照组在冷冻伤动物脑内移植培养基,假手术组仅行颅骨开窗,每组15只.③实验评估:分别在移植细胞后1,3,5,7,14,30 d对实验动物进行NSS神经行为学评分,并制作脑组织切片,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BrdU阳性细胞.采用Tunel染色检测凋亡细胞,脑组织RT-PCR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等因子mRNA表达.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大鼠在3~14 d NSS神经行为学评分降低(P < 0.05).②免疫荧光检测显示,Brdu标记的脂肪干细胞在大鼠脑组织内存活并且迁移.③Tunel法检测显示,3 d后实验组凋亡细胞数目明显少于其他组.④RT-PCR检测显示,与其他两组比较,移植脂肪干细胞的大鼠脑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更高.结论:脂肪干细胞可以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存活,并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它可以引起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等因子的高表达从而减少细胞凋亡,加速神经功能修复过程并达到保护脑组织的目的.  相似文献   
40.
七叶皂苷钠抗脑出血后脑水肿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通过动态观测脑出血模型大鼠脑组织含水量变化,评价七叶皂苷钠抗脑出血后脑水肿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将85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脑出血模型组,假手术组,治疗组A,治疗组B。采用胶原酶VII 0.4IU复制大鼠脑出血模型,假手术组为生理盐水对照组,治疗组A,治疗组B是采用不同剂量的七叶皂苷钠,测定七叶皂苷钠治疗前后6,24,48,96h脑组织含水量的动态变化。结果:七叶皂苷钠治疗后各脑区的含水量比模型组均有减少,其中绝大部分脑区明显减少(P&;lt;0.05或0.01),而且从5~10mg/(kg&;#183;d),存在一定的量效关系,呈负相关,右侧在6~96h的相关关系为Y=80.658-0.465X(Y代表脑含水量,X代表治疗剂量,R^2=0.217),左侧在24h的相关关系为Y=79.57-0.553X,R^2=0.306。结论:七叶皂苷钠具有明显减轻出血后脑水肿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